关于认真

标签:
育儿 |
分类: 育儿随笔 |
孩子在小学中年级之前,通常成绩都90以上,作业虽然潦草,正确率也还可以。家长们会说:我家孩子也不笨,就是不认真,太马虎,考试很难考满分。这时候的家长还轻轻松松,孩子还小嘛,不能让他搞得太累,玩着学就好,反正落不下。
孩子到了四五年级,慢慢会露出一些端倪,有些题目不会做了,有些背诵的东西背不下来了,但问题还不会很严重,不足以引起家长的重视。直到了初中,有许多孩子,因为平时没养成好的学习态度和习惯,被初中猛然增多的课程和猛然加快的学习进度一下子甩出千丈之外。这时候,家长和孩子的焦虑都来了。加上孩子青春期的特殊情况,许多家长束手无策起来。甚至有的妈妈被孩子愁得暗地里抹眼泪。
今年因为老公接了初一年级,我也更多的直接或间接的接触到类似家长,这让我越来越觉得,孩子从小有一个认真的态度和习惯真是太重要了。其实在这之前,我一直在主张孩子玩着学的这类家长之列。小栋一二年级的时候,我很少监督他的作业和考试问题,他的字总写得像抬筐,张牙舞爪,而且从来不愿意动手写字,考试也很少满分。我常想,随着年龄增长,他的心智会慢慢成熟,那些潦草和因为马虎而造成的小错误都会慢慢得到改善。
前一段时间,小栋出现过一些状况。因为马虎、读题不细致,几次考试都比较糟糕;每当周五放学后第一句话就会问:妈妈今天我们去哪儿玩?整个周末,心思都放在如何玩得更开心上面。这也是导致他学习的时候不能静下心来的原因之一。在学校里,也是丢三落四毛毛糙糙。生活中我本是一个粗枝大叶丢三落四的人,这一点很快遗传给小栋,导致他的学习生活也找着东找不着西。加上缺少我的有效监督,慢慢问题出现了。
小学低年级,在学习方面,因为马虎产生的问题,不能排除心智不成熟的原因。但除此之外,跟缺少家长耐下心来细致的引导有太大的关系。当我们发现他的问题,一点一点帮他捋正,让细致成为一种习惯,相信因为马虎而生出的问题会少之又少。如果不及时帮他改正,问题只会越来越严重。
昨天在家收拾厨房卫生,边抹边想,这学习也像打扫卫生。你可以只抹方便抹的地方够得着的地方,这样省时省力,大致看起来也算比较干净,但细看会发现存在问题,比如说盘架刀架下面、比如说瓶瓶罐罐下面、比如说油烟机上面,这些抹起来不方便的地方,因为懒因为时间紧,就把它排除在外了,这次嫌费力不抹,下次因没时间不管,久之污垢就会越来越深成为卫生死角。学习同样如此,容易的愿意看愿意学,困难的马马虎虎得过且过,慢慢就出现了死角,死角越来越多,最后想一下子清除干净就势比登天了。
最近几次查小栋的家庭作业,几次发现他的作业中有空白的题目。这些题目或是不会做或是没读懂也或是稍动脑筋转个弯就可以解决的。他空白放着,就是一种不求甚解的态度。什么叫完成作业?学会了就叫完成。把困难留下来,就是在慢慢积累死角,等死角多了,问题就会越来越严重。作业,要下功夫的是不懂不会的东西,而不是为了应付老师布置的任务。
从小栋的学琴中我也悟出了这个理。他的识谱,一直比较慢,当然这不排除我批评过多打击了他的积极性的原因,但这只是原因之一。更重要的是他没有养成认真对待事物的习惯。一首曲子,其实只要从头到尾一点一点捋下来是没有多少难度的。但往往他弹到周四周五,有些地方还是摸不准找不到音。缺少的就是一点点啃的精神。遇到感觉比较难的地方,他会一带而过,凭着感觉应付过去了事,而不是耐下心去研究究竟应该怎么弹。如果真正静下心来找对音准指法,多弹上两遍,这个小坎就会过去,但通常缺少的就是对待这个小坎的决心。
我常常回忆起中学时的一位几何老师,那时他已近退休年龄。他天天把一句话挂在嘴上:科学,来不得半点的马虎和虚假。对待学习没有严谨的态度,为了图省时省力不求甚解马马虎虎,注定不会优异。
最近江南卧龙胖老吴有篇新博,如何培养一个人坚强的意志品质?说想培养自己坚强的意志,第一要做的是,必须经常逼自己做自己不喜欢做的,但是能够提升自己的事情!
这也是一种态度。拿到学习上,可以理解为一种对待科学的丝毫不懈怠的态度,认真的态度。费时费力克服学习中遇到的困难你指定不喜欢做,刺激好玩电子游戏你指定喜欢玩。对待学习中的困难问题,你逼迫自己去攻克了,你就用这种坚韧的态度战胜了它。第二次你又攻克了一个难题,第三次、第四次。。当这种对待困难方式成为一种习惯,一个态度,你越来越从中尝到甜头得到益处。
想尽办法引导孩子养成一种态度,对待学习严谨认真的态度,把工作做在前面,后面会更省心更省力,孩子也会更优秀。当认真的态度成为一种习惯,你就可以静待花开,当不认真的态度成为一种习惯,你就等着暗地抹眼泪了。至于好的态度、习惯如何养成?众家都是我的老师。我在反思学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