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边边框框教养训斥话不投机育儿 |
分类: 育儿随笔 |
在教育孩子上,我和老公时常发生分歧。昨天又闹了一出。
等孩子睡下,我们理论了半个晚上,最终还是没达成共识。我觉得这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何况栋是一个心细的孩子,并不是那种蛮横无礼的。老公的做法让我觉得过份,偶尔一次两次不打招呼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吗?以老公的意见是见到叔叔阿姨一定要打招呼,最起码爸妈提醒的时候是一定要喊的,而且以后不用爸爸妈妈天天跟在后面提醒,见到认识的叔叔阿姨要主动喊阿姨叔叔好。
许多孩子也并没有逢人便喊“叔叔阿姨好”,但是这并没有影响到他(她)的可爱和优秀,最少我是这样认为。礼貌是要讲的,但孩子终究是孩子。孩子代表的是人最天然的状态,孩子会有心情不佳的时候,他会毫不保留表现出来,这时他或者没有心情喊什么叔叔阿姨好;身边发生了有趣的事,他好好奇还来不及,这时他或者没有心思喊叔叔阿姨好。我觉得这都是正常的,根本没有必要如临大敌地诉责他,也没有必要逼迫他。
父母是孩子的榜样,身教大于言传。带孩子外出遇见熟人主动打招呼讲礼貌,这本身对孩子就是一种教育,只要父母做得好,孩子自然会学到。即使偶尔会出现例外,是完全可以原谅的。成人已经习惯于被社会道德的边边框框所约束,其实根本不用强加,孩子慢慢也会适应和形成这样的习惯。
再者说,没有礼貌也并不等于没有教养。礼貌是可以培养的,是一种经过后天训练可以形成的习惯。教养该是更深刻的东西,是一个人的内在修养和气质的表现。这不是一朝一夕就形成的。的确有专家这样说:礼貌和教养是两回事,需要分开来看。礼貌是外在的,是可以后天培训出来的,但是教养是深藏于内心的,和生长的环境密切相关。只要父母处处以身作责给孩子做好的榜样,相信孩子不会差到哪里去。
孩子有不良的行为的确需要家长的提醒和引导,严重的错误该惩罚该训斥也是可以的。又回到事情本身,我还是觉得老公是过火了,
思来想去我做得也不对。不应该当着栋的面和老公对顶。但这硬碰硬的时候谁都不想缩回去。老公嫌我不但不开口表明态度,而且把音响打开置之不理,这样让孩子分不明是非,究竟是该喊还是不该喊?老公的意思是让我这样对儿子讲:儿子啊,你爸说得对,对人就是要讲礼貌。。云云。这话我是要说,但不一定非要当时就讲给儿子听啊,儿子被训斥了已经怯了,我不想再添一把火。事后解释并非不可以。何况老公当时的态度我并不认可,所以当时我根本就没打算要开口帮腔。但老公觉得我这是在袒护儿子,没有经纬分明。所以,闹剧便上演了。
全是为了儿子好,但事实上因为争吵,不但没教育到儿子,而且伤害到了儿子,让小小的心灵又怯又疚。上楼的时候,儿子对我说,妈妈今晚都地我不好,我不讲礼貌你才会和爸爸吵架。看着儿子的可怜样,我内疚我们都做错了!这事没完,我还要继续找可恨的老公理论,谁的错谁改,一定要找到那个共同的平衡点!这样才会还让儿子健康快乐地成长,家庭也才会更幸福和美满。
为了评个是是非非,索性让大家来公断。支持拍砖都欢迎,提出可行性意见的更是感谢!

-
0(0%)
-
0(0%)
-
0(0%)
-
0(0%)
-
0(0%)
-
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