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坐公交

(2008-11-02 23:22:26)
标签:

杂谈

分类: 心路随笔

2008-11-2

 

坐公交

 

 

在北京坐公交,实在需要相当的技巧和体力才行,甚至,还要些许“功夫”。

 

来京城混,也有七八年了,一直住在北京西郊,远离喧嚣,在庆幸拥有清新的空气、静谧的夜晚和无人打扰的周末的湖光山色、暖暖的阳光按摩之外,最感触的是“进城”的公交车。

 

这些年来,坐公交的机会并不多,绝大多数时候,不是骑摩托就是开车,但零零散散的坐车生活总是有很多感悟,没办法的情况下,把感悟当享受吧,因为,无法改变的,必须去适应,无法适应的,只有离开,好在,我还没到那个地步。

 

记得第一次坐公交回租住的房子。那是一个冬天,深度寒冷的冬天。刚刚着陆北京的冬天。

 

从中关村到西苑,从西苑到颐和园北宫门,从北宫门到我的“家”,这是一个并不漫长的地理路程,但是,我却花费了足足三个多小时,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到达我的家。当时,京郊并不发达,路况极差,走走停停地,在拥挤不堪的公交车上感受“归巢”的滋味,可惜,这滋味真的苦涩。我非常纳闷,这么荒芜人家的野外,这么多人挤在一起,晃晃悠悠奔着那个遥不可及的住处,那是什么样的地方啊?

 

汽车一直在不紧不慢中行进着,车是很老旧,接近报废的长长的那种,速度像牛,比蜗牛要快,司机一般都是浑身土气,车四面漏风,要是人少,这车在冬天夜里坐,还不冻坏了啊。好在这么多“站友”一起奋斗着。

 

车的安全这个时候不做任何考虑,看了一眼公交车的驾驶台,太有意思了,除了换挡把是一根实实在在的铁管,方向盘是一个实实在在的铁圈,其他地方,都是黑黑的洞洞,仪表一个不亮,车灯只有昏黄一点,很多地方是司机自己用胶布粘着,做个记号,起步换挡的时候是惊人的咔嚓咔嚓声,我怀疑,司机根本不用踩离合踏板,或者,根本那个踏板就不好使。更专业的是,司机经常是加油之后,车动了,就熄火滑行,滑行到足够慢了,再点火,之后,再滑行,再点火。。。如此,无数次重复,直到你到家,他还在那么干着,可怕啊。。。估计是,为了车队的省油指标吧。

 

我经常毫不顾忌地站在人群中间,不用扶任何把手,紧紧地,依靠别人就能很稳定了,这是拥挤的好处,我猜测,这趟车小偷一定很少,因为,工作起来太不方便,起码,连抬手的机会都不好找。

 

我开始动摇自己的选择,这个首都怎么这个样子啊,我每天要八个小时坐车,八个小时工作,只剩下八小时了,除了吃饭洗漱,能睡觉吗?还别做梦或者胡思乱想,因为,实在挤不出时间了,。。。后来,学会了适应,会像马一样,站着睡觉,不是,是站着打盹,不能沉睡,过了站就麻烦了,仍在荒郊野外,我找谁去啊,这车没有报站的习惯。

 

就这样,我熬了一个多月的日子,之后,就不再坐公交了。

 

在这个短暂而漫长的日子里,我没见过京城的太阳,一直是早出晚归,一直是两头奔波,而且,八年前的北京,沙尘暴、空气污染是很严重的,也怪不得这混沌的感觉。

 

有一天,一个朋友问起我的住所,我说了,他很兴奋的样子,说,你的住处不错啊,西山美景、翠湖鸟飞,。。。啊!我吓了一跳,不是吧,这一个多月了,我居然从没看到过山,也不知道有水啊。。。晕,不仅是别人。

 

日子被限定了空间,那么,你看不到,并不是你的问题,也不是社会的问题,这是历史。

 

再后来,我不再坐车了。

 

之后的七八年,也很少坐车了,受不了那可怕的生命浪费。

 

现实来讲,已经改变很多了,我所居住的地方成了海淀区的开发区,虽然远离市区,但是房价和发展趋势好像比很多地方都快了很多很多。

 

偶尔,现在的北京实行汽车限行措施,开不了车的日子,只能坐车,而此时与初来咋到的感觉也大不相同了,更多时候的坐车,也当成了体验生活的一部分。

一次办事归来坐地铁,正赶上下班高峰,在二号线的站台上,几次来车,我居然没有一次挤上去,怪了,这体格还不至于那么差吧,可能,总感觉,下一次会好一些,人会少一些,等几分钟罢了。事实证明,我的想法是错误的。

 

终于,我决定不顾一切了,来了车,我向前,再向前,当我看着那铁板一样的人墙,又畏惧了,犹豫了,此时,站台上的一个协管员,大吼一声,一个肩膀,就把我撞上了车厢,。。。门,慢慢地关上了,说明,我成功了!车开起来了,我饱含敬佩地望了一眼那个“撞”我上车的人。。。不会吧,居然是一个女孩,一个标清淡定,若无其事的女孩,她,就是一个协管员,我无语了,。。。这个办法很科学,要是一个男子汉负责“撞”人上车,未免会生出很多麻烦,一个女孩撞你,无论什么乘客,都不好说出什么吧,不错,高,实在是高!谢谢她!

 

再后来的坐车,我也学到了一些技巧,比如,上车之后,直奔车后,因为,那里通常是人不多的地方,如果有铁栏杆之类的区域,我就钻到里面,一屁股坐在栏杆之上,貌似“练功”,其实,就是为了一般人不这么干。

 

车来了,所有人都一拥而上,争先恐后,奋勇攀登,激烈的对抗场面让我想起NBA的蓝前疯抢,我基本上是乐呵呵看着,多好玩啊,四个人卡在一个小门上,互相笑着,喊着口号,炫耀着体力,发扬着更高、更快、更强的精神,真逗!

 

说明白,不是俺体力不济,常常想,我要是拼了,这帮人不是我的对手,好歹,俺还练过真正的功夫呢。但是,我知道,只要我上车,哪怕有座位,也一定要让给别人的,老人、孩子、妇女、弱者,这些人哪趟车都有,于是,我根本就没有机会找到座位,何必呢,。。。

 

道歉一下,多年以前,曾有过没有买票的经历,不是不想买,实在是胳膊太短,嗓门太小,无法让售票员知道,我那虔诚而执着的消费者的心理,算了,不买就省下了这几毛钱。建设小康和谐也不差这一点吧。

 

总结下来,这些年坐车,除了人比座少的情况,我基本是站着,或者挤着,最理想的状态是很舒服地站着。满足了。

 

后来,我学会了在拥挤中听歌,在拥挤中发短信聊天,在拥挤中体味周围人或喜或悲的故事,在拥挤中感受这没有距离的陌生。

 

这何尝不是一种快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