迈开腿,讲科学,走出健康!
我们从十月二十日开始迈开了双腿,准备一直走向健康。十几天来我们克服了时间冲突、岗位(照顾孙子)冲突、活动冲突......坚持着实现了每天的一小时多的走步锻炼,我还上网查了科学走步的知识,进一步结合自己锻炼实际,从中悟出了一些锻炼的道道,说出来与大家交流。
这是网上总结的十二条走步的好处:(我略有删改)
1.
在户外新鲜空气中步行,大脑思维活动变得清晰、灵活,可有效消除脑力疲
劳,提高学习和工作效率。
2.
步行能增强血管弹性,减少血管破裂的可能性。
3.
步行能增强心脏功能,促进人体血液循环。
4. 步行能增强肌肉力量,强健腿、足、筋骨,关节灵活。
5.
步行可以增强消化腺的分泌功能,促进胃肠有规律的蠕动,防病、减病症。
6.
步行是一种静中有动、动中有静的健身方式,可以缓解神经、肌肉紧张。
7. 步行应定时坚持,可以缓解心脏缺血性症状、降低血压、缓解心慌心悸。
8.
步行可减少甘油三脂和胆固醇在动脉壁上的聚积,减少血糖转化成甘油三
脂的机会。
9.
步行能减少人体腹部脂肪的积聚,保持人体的形体美。
10.
步行能减少血凝块的形成,减少心肌梗塞的可能性。
11.
步行能减少激素的产生,过多的肾上腺素会引起动脉血管疾病。
12. 步行可以强健身体,提高身体免疫力,减少疾病,延年益寿。
这是十月二十四日在文化中心走步时,捎带脚拍的,有点“不务正业”了。
在文化中心走步。




我的小卡片机随身装在口袋里,随时可以抓拍一张。
这位老兄正在整理像机,准备好好拍哦拍。
二十三日参加完丰采园重阳节活动,闺女下午就接我们到她们家过节来了,并且留我们住几天,好好体会一下初三学生的紧张生活,我们只好接受了。
从她们家到文化中心很近,不到五分钟的路。我们只转了半圈,就是一个多小时。
走步锻炼应该注意事项:
1.选一双合脚的软底运动鞋。如果是专门的跑鞋更好,这样可缓冲脚底的压力,以防止不太运动的关节受到伤害。
2.穿一套舒适的运动装。这样能让自己的心情和身体放松,从繁忙的工作生活中走出来。
3.准备一壶清茶水。可适当加些糖、盐,因为清茶能生津止渴,糖、盐可防止流汗过多而引起体内电解质平衡失调。
4.选择一条合适的运动路线。在运动中人体耗氧量会增加,如空气不好,甚至有废气等污染物,反而使运动效果适得其反。所以,长走路线应该是人流量少、通风、空气好,离汽车越远越好。
5.长走时间要恰当。长走锻炼时间最好选择在每天太阳升起以后,下午3点也是最佳的锻炼时间。长走运动不等同于平常的走路、散步或逛街,每周锻炼至少3次,并且每次不少于30分钟。

走步的种类:
1、散步:每分钟走50-60米。
2、一般步行:每分钟走70-80米。
3、快步走:每分钟走100米-110米。
4、急步走:速度比快步走还要快,这种走步不适合于中老年人健身锻炼采用。

走步的级别:
根据运动时耗氧量的多少,运动强度大致可分为四个等级。即:最大强度、大强度、中等强度和小强度等。
科学研究表明:从健身和提高心肺功能的角度来讲,有氧运动(在运动中,机体通过加快了的呼吸和心跳,心脏输出血液的含氧量能满足人体的需要,不负氧债)是最佳的运动强度控制范围。有氧运动的强度通常是中等运动强度(健康中老年人每分钟心率约110次左右)。而走步中的散步和一般步行,只是小强度的运动。这种小强度的运动虽然也是有氧运动,但它不能达到有氧运动最佳、最理想的程度。因此,为了提高走步对保持和增强心肺功能的效果,应该提高走步的速度。原来采用散步锻炼的,应逐渐提高到一般步行的速度来锻炼;原来采用一般步行锻炼的,应逐渐提高到快步走的速度来锻炼。大家一定要循序渐进,必须杜绝负氧债,就是胸部感觉抽紧、重一点会感觉憋气。(我的亲身体会)

办公族要“弹着走”: 走路也有技巧,赵之心教授力推“弹着走”。“这样走10分钟,比遛弯儿两个小时都管用”。技巧是,每走一步,脚的十个脚趾和前脚掌都要主动发力,特别是大脚趾头要用力,这样脚弓也会参与用力,蹬地速度要快,才能产生弹跳感,脚跟基本不沾地或者只是轻沾地。我在电视上学过,就是没坚持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