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原先有三座工人文化宫,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简称“一宫”,坐落河北区现在的意式风景区内,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简称“二宫”,坐落在河东区中山门附近,天津市第三工人文化宫简称“三宫”,坐落在南开区南丰路上,曾经被命名为南开人民文化宫、李纯祠堂、庄王府,她是天津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下面依次介绍。
第一工人文化宫
http://www.tjhbq.gov.cn/uploadfile/200736155057124.jpg
整修后的原意租界回力球场(现一宫)
天津市第一工人文化宫(简称一宫)。这里原是荒凉的盐滩(古称盐坨)。明、清以来,为盐商贮盐之所,庚子后为八国联军意大利侵略者辟为公园,设网球场。1934年,外国人在此地招标兴建回力球场。1936年竣工开业,取名为“海莱运动场”,实际上在这里干着聚首行骗、荒淫无耻的勾当。
解放后,党和政府对这块地方进行了改建修缮,扩大面积。仅1958年,工会就拨款200余万元,扩建了剧场,以及图书馆、游艺厅。由原来占地三千多平方米的地基扩充到一万三千多平方米。人们永远铭记着1950年1月1日一宫剪彩开幕的那天,敬爱的周恩来总理特地赠予图书一部。黄敬同志、黄火青同志的亲笔题词,为一宫增添了光彩。从此成为天津市百万产业工人大军的文化艺术、体育娱乐的活动中心,电影演员郭振清,歌唱演员于淑珍、关牧村,工人作家阿凤、万国儒,鼓词演员董湘昆等都是从这个文化摇篮里哺育成长的。
(这两张照片是网上下载的)
第二工人文化宫
第二工人文化宫创建于1951年,是全国占地面积(24万余平方米)最大的园林式工人文化宫,是全市380万职工开展文化体育娱乐活动的重要场所之一,是广大职工的学校与乐园。由于二宫设施阵旧老化、园林区域面积大,缺乏资金投入更新改造,存在着景观整体性差,绿化布局形式单一,建筑风格不统一;缺乏湖区水循环系统,水体污染严重等问题,已满足不了广大职工文化体育活动的需求。为让广大职工群众更多地享受到天津市发展带来的实惠,以优美的市容环境作为天津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助推器,天津市委、市政府做出决定,对二宫实施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加大绿化面积、整治湖水山林,彻底改变公园面貌,并将二宫整体改造提升工程列入今年重点民心工程之一。该工程已从今3月1日全面展开,到7月中旬竣工,并将免费向全市职工和市民开放。二宫改造提升工程完成后,将极大地改善该宫的整体环境,提升文化品位,使工会资产做到保值增值,更好地发挥职工文化宫的功能和作用。






推荐博文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ca56c6a0100f9bz.html
枫叶正红的BLOG《天津市第二工人文化宫的人文景观》
原天津市第三工人文化宫(三宫)

先要说说她的身世:清末义和团运动兴起,当时的庄亲王载勋曾在自己王府里接待了许多的义和团首领,并允许义和团在府里设立拳坛,八国联军攻破北京、庄王受难、府邸破败。民国初年,时任江苏督军的李纯,看中了这所王府,于是就利用搜刮的民财,花费了几十万银洋,将其买下,拆卸后运回天津重建。自1913年起开始动工,历时10年方建成。其建筑设计,是本着“原拆原建”的原则施工的,保持了庄王府的原有风格和特色。此事被人上告到了当时民国大总统袁世凯处,于是袁世凯派人调查。李纯无奈,一面用重金贿赂调查的官员,一面又声称自己所建的是家祠,用以蒙混过关。这座王府就被人称为李纯祠堂了。她其实就是北京的庄王府。解放以后,将其辟为了南开人民文化宫,在六十年代初又增建影剧院,这里真正成为了劳动人民很好的休憩场所。那高大的牌楼和路两旁整齐的侧柏,汉白玉的小石桥和潺潺的流水,以及用很大的方砖铺就的庭院和小巧玲珑、装饰精巧的戏台,还有那曲曲折折的画满了各种图画的回廊和鸟语花香的清幽环境,都给大家留下了很深的印象。这次修建后的天津庄王府形成为风格各异的三道亭院,山水宜人,能捞鱼狩猎,山石造景独特、池内流水潺潺、周边绿色植被点缀,让人回味无穷;清代宫廷建筑风貌跃然入目,修缮实录展示原汁原味的的文化遗产,而且再现全市各种民俗绝技绝活儿的制作工艺、技术及过程;还原真实的王府生活,将“满汉全席”王府祭祀,王府婚庆习俗等等情景再现游人面前。
(这些照片是网上下载来的)
这是紧靠南开区地税局的门
这是里面
这是靠剧场的角门
这是戏台
这是表演
这是表演
这是表演
这是表演
这是表演 推荐博文
http://manzu.blog.sohu.com/149711454.html
正黄旗满族阿哥的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