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段奇清的博客
段奇清的博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14,718
  • 关注人气:90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吃完面条听古琴

(2023-04-07 14:16:33)

吃完面条听古琴

段奇清

有人说,莫言的谈吐与思维独具特色。这是说,无论写作还是说话,他都能不落俗套,常常会出人意表。

1987年五月,莫言和玛拉沁夫、从维熙、高晓声、王安忆、张承志、叶文玲、张炜、程乃珊等知名作家组成的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西德。

其中有一件事:受德国汉堡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的华人教授关愚谦的邀请,代表团一行去他家做客。将离别时,关教授让大家在他的家庭记事本上留言。在莫言前面留言的是高晓声,他写了: 同是一个“汉”。莫言接过记事本挥笔写下:吃完面条听古琴。

原来,那天关教授请代表团吃的是意大利面,餐毕,则让住在楼上的丈夫是中国人、妻子是日本人的一对留学生夫妇演奏了中国古典名曲《平沙落雁》。莫言的留言,在场的人看了皆不禁哈哈大笑。

“出人意表”的思维能给人快乐,但也并不全都是欢欣。

一次代表团到了德国一个小城市参观,只见满街都是鸽子,它们丝毫没有怕人的意思,作家们伸开手,它们会直接停在手掌上向作家们要吃的。大家看了个个“啧啧称奇”,不禁发表感慨。几个人说后,莫言评论开了:“这么多的鸽子,要是摆在国内,中国人早就会想方设法怎样把它们尽快地变成大便。”这样的“出人意表”,是不是有些杀风景?作家群里顿时有人发出“嘘”声。

不禁想起莫言曾说过,他是为了能够顿顿吃上饺子,才干上写作这一行的。看来,上面的这两次“出人意表”都离不开一个“吃”字。中国人说“吃饭大于天”,尤其是由鸽子向人要吃的,联想到中国人的“吃”,这应该说是一种朴实,是一种真情实感的流露。当时国人吃的问题确实仍没得到很好解决,他的朴实情感是一种悲天悯人,是一种爱的情怀。他的爱之情怀有时还表现在:对无意间伤害到自己的人默默无语,恰如他的名字一样:莫言。

此次访问中的一天,代表团去观看柏林墙。为了让游客能登高,以瞭望东柏林市容,西德在墙的这边建了许多座铁制瞭望塔。那天下车后,莫言并没有同大多数作家一样赶紧拍照留念,而是与一位同伴直奔铁塔而去。由于刚刚下了一场大雨,游客顿时显得有些拥挤起来,有的快步往塔上攀登,有的则急急从塔上往下,人来人往,真个是“摩肩接踵”。

莫言和同伴靠前靠后,几乎是平行地往瞭望塔上挤。快要到平顶的时候,那位同伴的正前方下来一个约莫六十开外,身材丰腴的女士。她左手拿着雨伞,见有人迎面往上,她下意识地往左一让,她手中的雨伞不巧正碰到了往上攀的莫言。女士虽说感到自己的雨伞碰了一下游人,但见没人说什么,她也就径直往下走。

到了瞭望塔顶的平台上,莫言却捂着眼睛蹲在地上“哎哟……哎哟……”地哭了起来。原来,那位女士的雨伞尖擦伤了莫言的左眼角,疼痛与担心那只眼会瞎,使得他再也忍不住了,蹲在地上哭了起来。莫言的“出人意表”,让同行的作家们吃惊不小!但它也反映了莫言对无意间犯错之人的宽容,彰显出的是一种大度。

莫言在柏林墙痛哭后的两年,即1989119日,柏林墙倒塌了。由此有人富有联想地说,中国古时有孟姜女哭长城,“哭倒了长城”一说;莫言痛哭柏林墙,“哭倒了柏林墙”。因为柏林墙的倒塌,使得近二十万东德公民进入西德,与他们自1961年因筑起柏林墙而被迫分离的亲人及朋友们再度团聚。说莫言“哭倒了柏林墙”,似乎是一种调侃,但是否可以说,有人是在以“联想的方式”,来表达莫言爱的情怀。

国际上有人认为莫言的小说,是以世纪为计量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的美学品位和价值观。他的逆向思维、不落俗套,比如在留言本写上“听古琴”,透着的是国家情怀及对人类的爱,是一种大美的美学品位。此或许是他“出人意表”的不同凡响与惊人之处。

 

发表于《知识窗》 2021年 第3

字数:1433

地址:湖北省仙桃市新城壹号512202室   邮编:433000

电话:13135997369    0728-3274271   QQ 547213055

微信号:13135997369身份证:422427195812070333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仙桃市宏达路营业所  户名:段奇清  账号:6052 3021 6200 540409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