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2016-10-27 17:10:35)
标签:

旅游

原创摄影

冰岛

冰川

白额黑雁

分类: 驴影浮光
离开船还有些时间,继续在湖边来来回回拍那些浮冰打发空闲。六月的冰岛虽然已进入夏季,但这里因靠近冰川还是比较冷,但不太怕冷的人上着冲锋服、下穿牛仔裤一般也就够了。这样的大自然想象中在北美才能找到,没想到欧洲这么发达的地区也能有这样的纯自然。但游客的来访仍属于人类活动的范围,多少对冰川还是有一定破坏作用的吧,也许再过几年来看的话,冰川退缩到更远的山区里去了。随着人类在地球上的进化与征服,自然界在不断萎缩退化,这是作为一个游客很矛盾的心理。

岸边找到一块即将融化尽的冰块,晶莹剔透,不用摆放细节就很美。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P1

竖起相机拍了一张,消融的冰块是冰川的缩影。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P2

相机放在地上贴着水面收纳到的景色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P3


看到这样的湖就想着能在湖边捡到天鹅精灵脱下的羽衣。那谁谁谁说了,你又不是王子,凭啥想吃天鹅肉?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4


天使的翅膀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5


感觉蓝冰浮在水面上,错觉。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6


想起李可染大师的画作《牧牛图》,水牛半潜在湖中,只少了手里摇着柳条的牧童。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7


正感到无聊之际遇到一个很专业的摄影师,机器没看清,起码不是佳能,镜头貌似200mm以上的定焦。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8


拍摄对象是这群带着小家伙的大雁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9


摄影师就是不一样,不是一张一张拍,而是咔嚓咔嚓机关枪似的连拍,前后十几分钟估摸着拍了上千张。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0


拍这么多后期在电脑上怎么挑选呢?真为他伤脑筋。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1


对面的游客为了不惊动大雁也不敢走过来,站在原地默默地按快门。这是两只打头阵的青壮年尖兵。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2


后面跟着两个拖家带口的小家庭,根据特征回来后在网上查出这种大雁叫“白额黑雁”。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3

 

网络资料:

白额黑雁,雁形目(Anseriformes)鸭科(Anatidae)水禽。学名Branta leucopsis。类似小型加拿大雁,背色暗,脸白色,颈和喙周围黑色·越冬于英国北部岛屿及丹麦、德国和荷兰海滨。英文名:barnacle goose,亦翻译为“藤壶雁”,中世纪人们以为本种来自藤壶(藤壶为一种小甲壳动物,附着于水下岩石或船底等),因此视此种大雁为 “鱼” ,并可在星期五吃。

白额黑雁中等体型(62厘米)的深灰色雁。嘴和脚黑,尾下羽白色。灰色的颈部两侧具特征性白色图纹,有时在前颈形成半领。胸侧多近白色纹。雏鸟颈部无白斑,但翅上多白色横纹。


每个家庭各有四个雏儿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4

 

山坡上的人并没注意到这个眼福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5


看来它们早已把这片岸上游客纷纷、水面船只来往穿梭的地方视为自己的家园。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6


70mm最多只能拍到这样了,大雁游近后摄影师的快门响的更密了,200mm定焦头里的画面肯定很美。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7

 

也许觉得岸上人太多了,亲雁决定换个地方登陆。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8


终于找到一个平安的地方上岸休整,担任警戒的亲雁伸长脖子提高警觉。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19

好啦,告别大雁,留下职业摄影家继续“打机关枪”。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P20


另一枚被冲到岸上的冰块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1


大旅行社的水陆两栖车满载游客奔向冰川湖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2

时间差不多了,爬到坡上往回走。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P23


坡上有一处不知谁摆放的螺旋形石头阵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4


冰川湖全景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5


反正冰岛到处都是这种天荒地老的感觉,你喜不喜欢它都在那里。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6


一层云,一层山,一层冰,一层湖,一层坡,人在其间是点缀。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7


过会儿坐船在这些冰山间穿梭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8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29


冰川湖通过一截不长的河流汇入大西洋,冰岛一号公路的斜拉桥是这里的地标。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0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1


这里是那家大旅行社的地盘,有咖啡馆、礼品店和厕所等设施。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2


从大旅行社走到小旅行社必须再次穿过遗鸥孵化的领地,最好的方式是抱头鼠窜。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3

 

网络资料:

遗鸥喜欢栖息于开阔平原和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咸水或淡水湖泊中,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滨湖生有泥淖沙洲和浸——漫水的寸苔草滩,湖周种植有沙柳、柠条的固沙林带。遗鸥每年春天都成群地来到这里,站立时头颈伸得很直。每当晴好天气的黄昏时刻,众多外出觅食的遗鸥纷纷归来,在岛屿及附近水面上嘻戏、欢娱,一片十分喧闹壮观的景象。



终于安全穿越回来,大喘一口气。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P34


每个游客都要穿上这样的防水服,很暖和。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5


笑看别人如何遭殃,不断地遭受俯冲轰炸。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6

 

网络资料:

遗鸥的适应性很狭窄,尤其对繁殖地的选择更是近乎苛刻,它只在干旱荒漠湖泊的湖心岛上生育后代,其他地方不繁殖。
每年3月,遗鸥陆续北迁,这时,它们已更换了一身崭新而色彩绚丽的羽毛,为长途跋涉飞临巢区、吸引异性之一并结成配偶而做好了准备。有的在迁徙途中就相互结识、配合成对,而绝大多数却是到达繁殖地后,才相配成亲。
迄今在地球上发现的遗鸥巢无一不在湖中之岛上。湖心岛的中央部位,裸露而多石子的地面是首选巢址。早迁到达的遗鸥的巢造得较为精致,先用嘴和脚在地面上掘出2-3厘米深的浅坑,然后摆放锦鸡儿、白刺等灌木细枝,内铺禾草类、绒草和羽毛,并在巢外围加一圈小石子固定。后迁来者搭建的巢往往相当简陋,有的只为一浅穴,内垫灌木枝叶和杂草。
在孵化后期和育雏期间,遗鸥会集体护巢。如有人或天敌接近巢区,成千上万只亲鸟几乎倾巢而出,在巢区上空狂飞乱舞,大声惊叫,有的不顾一切地向下俯冲,有的居高临下排泄粪便对付入侵者。
遗鸥的繁殖期为5-67月初,成群营巢繁殖,5月初即见有个体开始营巢。通常营巢于荒漠和半荒漠湖中的或海子的湖心岛上,营建起成片的巢群,巢连着巢,巢间的最近距离有时仅有7厘米巢外径19-27cm,内径11-14cm,深2-6cm。主要由枯草构成,里面垫有羽毛。每窝产卵2-3枚,也有1枚或4枚的,孵化期24-26天。卵的颜色为白色,被有褐色或黑色斑点。刚出壳的雏鸟体重为50克左右,全身被有浅灰色的绒羽,嘴、脚均为黑色,趾间有蹼。出壳后的第二天就可以行走,在亲鸟的嘴里啄食,但十分怕冷,时常依偎在亲鸟的翅膀下面,10月南迁。


人和遗鸥都很固执,谁都不想离开这块风水宝地。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7

 

网络资料:

据统计,在原苏联的繁殖种群数量在2000对以上,中国内蒙古西部的沙漠湖中发现的繁殖种群约1200多对,截止至2006年,估计全球总的种群数量约有3000对左右。为了保护这一珍稀物种,国际鸟类保护委员会已将其列入世界濒危物种红皮书,中国把它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在大量的物种的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的今天,能够在自然界发现较大的遗鸥种群,是一件非常振奋人心的幸事,随着对遗鸥鄂尔多斯繁殖群体的研究的开展,对这一物种的保护和管理工作也在不断加强和完善。现在在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湖畔已经建立起了很多标志牌,说明这里是珍禽遗鸥的重要繁殖地,使人们更加了解和爱护它们。在这一地区建立以保护遗鸥为主的自然保护区,以及推荐其加入《国际重要湿地名录》等工作也在积极筹划中。

参加小旅行社的游湖必须先坐一段车向东绕开大旅行社的领地,然后来到湖边换乘橡皮艇,但最终看到的景物应该是一样的。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38

冰川,鸥们来啦!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

P39


同船的游客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40


陆续登上橡皮艇,手握方向盘的冰岛帅哥是这次的导游。

摸摸地球的肚脐眼儿(21)P41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