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2015-07-19 10:27:54)
标签:

原创摄影

文化

中国园林博物馆

菊花碧桃

闲扯

分类: 驴影浮光

京城的三伏天本该是挥汗如雨、吴牛喘月、全年最热的日子口儿,小孩子的冰棍拿在手里没嘬几口呢就开始往下滴嗒糖水儿,鸣蝉高亮地在树冠上兴致勃勃鼓噪着:“伏天儿,伏天儿”,挂在外墙上高高低低的空调室外机几乎二十四小时嗡嗡吹着加剧着城市热岛效应的热风,连向日葵都被晒得耷拉下脑袋,再不敢一直用热眼痴痴盯着暗恋的日头……。今年可赶上了,一场连阴雨送来清凉,气温一连几天都在28度上下盘桓。前几天一高兴胡诌了一个顺口溜儿发在微信上,转晒在此博朋友们一笑:

每天傍晚一场雨,毛豆花生酒少许。

小葱蘸酱可劲造,你说神仙算老几。

 

 在二楼俯视进门时观览过的缩微木雕“圆明园四十景”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


二楼展厅里还有另一座精彩的木雕作品——立雕版《清明上河图》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P2


这也是这一组精美的红木雕塑作品,可惜放在玻璃罩子里保藏拍摄时反光很大。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

真材实料,做工精细。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


网络资料:

清明上河图,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风俗画,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图宽25.2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北宋汴京的城市面貌和当时社会各阶层人民的生活状况。是汴京当年繁荣的见证,也是北宋城市经济情况的写照。
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814个各色人物,牛、骡、驴等牲畜73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九艘。房屋、桥梁、城楼等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生动立体地再现二维的古代经典绘画作品也算是一大亮点,博物馆的收藏物有所值。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5


博物馆内还有一个免费开放的图书馆,有咖啡等茶饮出售,游客可在此阅读有关园林和花卉等方面的书籍,享受安宁。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6


此外,博物馆内还有一个文化大厅,定期延请园林专家在此举办系列文化讲座,名曰:园林文化大讲堂。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7


大讲堂正座和背景的灰砖雕刻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8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P9

 

博物馆后院有一个古典风格的戏台建筑,名曰:清音阁。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P10


院子里摆放着仿制紫禁城的大铜缸,很有几分皇家风范。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1


后院设有接待游客的快餐厅,二楼是仅供内部待客的雅座。雅座外间陈放着天坛祈年殿的缩微木雕。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2


这件藏品与一楼门厅的“圆明园四十景缩微木雕”同出自上海大师之手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3


这件作品还未公开展示,难得一见。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4


细部欣赏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5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6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7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P18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19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0


雅座外是博物馆的室外园林——塔影别苑,借景北京园博园的主景建筑“永定塔”。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1


餐后宾主步入塔影别苑散策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2


塔影别苑因环境而设计,利用鹰山为背景,结合人工营建的水系、建筑、植物等要素构筑一处北方水景园林。利用桥、堤、岸、舫的变化将周围景物融为一体,突出水景造园思想,巧于因借,利用水面将鹰山永定塔引入园中,倒影成趣。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3


午餐处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4


院子里盛开的碧桃和丁香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5


另一处园中园“半亩轩榭”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6


“半亩轩榭”取自原内城弓弦胡同(今黄米胡同)的北方私家园林的代表“半亩园”的局部复建。“半亩园”始建于清康熙年间,1984年被全部拆除。园中叠石假山誉为京城之冠,传为清代造园家、《闲情偶寄》作者李渔所创作。复原设计截取园中最具特色的云荫堂庭院,涵盖了丰富多变的园林建筑形式,局部二层,景区面积约1200平方米,是北方私家园林的典型代表。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7

 

京派私家园林的代表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8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29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0


天气晴好时塔影倒悬,闹中取静,园名由此而来。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1


园无水不活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2


《三元风水学》主张“山主人丁水主财”,水上安桥锁住“财”。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3

 

人间四月芳菲尽,桃李烂漫花乱开。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4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5


主人介绍这是一种碧桃新品种——“菊花碧桃”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6


花瓣如菊,柳叶眉,丹凤眼。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7


塔影别苑中的“澄爽榭”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8


这是普通常见的碧桃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39


一座重檐套圆亭,原型现在天坛公园内。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0

 

“万寿双环亭”由两个重檐八柱圆亭组合而成,结构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覆盖孔雀蓝琉璃瓦,下层檐施三踩斗拱,上层檐施五踩斗栱,为典型的皇家园林建筑做法。据说为国内古代建筑仅有的一例。原建于西苑(今中南海),是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乾隆皇帝为其母亲五十大寿所建,所建平面形状寓意一对寿桃,取意“吉祥长寿”之意,1976年移建于天坛公园西北隅。



 从塔影别苑看中国园林博物馆南立面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1


镜影亭,原型取自颐和园“知春亭”。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2


湖水上漂浮着一对大秀恩爱的黑天鹅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3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4


岸上的几只白天鹅也不怕人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5


甚至有些人来疯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6


其中一只叫“大白”的白天鹅更是粘人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7


见了饲养员就离开鹅群甘愿与人为伍了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8


虽然人鸟语不通,宁愿大眼儿对小眼儿。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49


别了,好客的棣棠,别了,中国园林博物馆。

中国园林博物馆扫描(四)

P50

  

全文完,感谢跟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