屌丝度假天国克罗地亚·23

标签:
杜布罗夫尼克旅游原创摄影欧诺佛喷泉古城墙 |
分类: 驴影浮光 |
吃饭午饭稍作休整就走出遮阳伞走进烈日继续在杜布罗夫尼克老城里钻巷子。条条大路通罗马,古城内的每条巷子都是相通的,但作为游客在短时间内走遍所有巷子也是不可能的,抱着走到哪儿算哪儿的心态随便捡了一条巷子朝南溜达过去,不久就撞到了南墙。这时发现古城除了狭窄幽闭的巷子迷人外,周围的一圈城墙也可以攀登,于是决定尽快找到登墙出入口,把剩下不多的宝贵游览时间用在高处。
沿着城墙走是个稳妥的办法,但很有可能会兜大圈子浪费时间,向打听一下一时也找不到一个本地人,只好跟着一帮散客先摸索着。
杜布罗夫尼克的老城墙都是天然的石块垒砌的,既随地势高低起伏、婉转曲折,又不失严整稳固。
P1
钻过一个小城门,可看到辽阔蔚蓝的亚得里亚海。
回看身后,除了花影细碎地砸在鹅卵石的地面外寂静无声。
P4
白色的窗棂搭什么花都醒目

P5
这里的地势比城中心部高很多,老城里的人一辈子甭打算购置家用轿车了。

P6
错落有致的老城立面,这时想爬到更高处看房顶的欲望更加强烈了。

P7
这时听见一对貌似德国老夫妇游客向一个当地老妇人打听城墙登临处,虽然没听见具体在哪儿,但跟着他们走就是啦。

P8
蓝天下的万国旗

P9
走着走着发现回到游人如织的老城中心。著名景点多明尼加修道院就在眼前,但由于急着上城墙,所以只有割爱啦。旅途中时间不太充裕时的选择和割舍是最纠结的。
多明尼加修道院(Dominican
Monastery)始建于1225年,十四世纪中叶建成,自1390年至二十世纪一直是该地区研究哲学和神学的学术中心。
其后的几个世纪中多明尼加修道院的教堂多次重建,在法国人占领期间(十八世纪末)一度被用作军队仓库。南门原为罗马式,1419年改建为哥特式拱门。钟楼的基座也是罗马式,中段是晚期哥特式,楼顶为巴洛克风格。
多明尼加修道院的回廊是最美丽的部分,采用了文艺复兴时期哥特式的形式。
多明尼加修道士具有收藏艺术品的传统,因而现在更改为博物馆。最著名的绘画是十六世纪意大利威尼斯画派大师提香(Tiziano
Vecellio,英文名:Titian,1488年 – 1576年)所作的“玛利亚与拉斐尔”(Mary Magdalene with
SS Raphael),其他还有代表杜布罗夫尼克蓬勃发展的十五世纪和十六世纪的艺坛绘画作品。
匆忙中只拍了一张拱门上的雕花装饰

P10
看,站在高高的城墙上往下俯瞰,那感觉一定棒棒哒。

P11
修道院对面是另一个著名古迹——欧诺佛喷泉(Onofrio fountain),建于1438年,曾是旧城供水系统的一部分,但在地震中被毁,喷水系统已经失灵了,现仅作为游客的饮水处加以利用。
P12
周边的雕塑都很精美,散发着五百年历史的芬芳。
P13
P14
后来知道登城有三处:皮乐门(Pile Gate)、普洛切门(Ploce
Gate)和希沃特·伊万堡垒(Sv Ivan
fort),我们这次走的是皮乐门,费用每人100库钠(100人民币)。

P15
杜布罗夫尼克城墙(克罗地亚语:Dubrovačkegradske
zidine)是一系列包围和保护杜布罗夫尼克老城的公民防御石墙和堡垒。起源于公元七世纪一个拜占庭兵营,随着后世众多的扩建和改建,逐渐成为中世纪最伟大而牢固的城防系统之一,在漫长的中世纪从未被敌军攻陷过。
1979年,杜布罗夫尼克老城及杜布罗夫尼克城墙作为主体加入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
城墙全长近两公里(1940米),最高处达约25米的高度。现存城墙和防御工事的大部分建于十四和十五世纪并一直延续到十七世纪。
整体建筑结构复杂,保存完整,其中包括三座圆形和14座四方形塔和一座五棱堡(壁垒),两个角楼防御工事和大圣约翰堡。其中波卡炮台堡垒(Fort
Bokar)是欧洲最古老、保存最完好的堡垒,昔时炮台上架设的120多门大炮对城防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战火硝烟散去,祈祷和平鸽在杜布罗夫尼克老城上空永远翱翔。可惜被太阳晒得有点儿无精打采,你对和平就这么木有信心吗?

P16
雄伟的圣劳伦斯城堡,御敌一侧的墙壁近12米厚。
终于如愿登上城墙,这下可以饱览老城的真容了。

P18
先低头看看下面的那个欧诺佛喷泉

P19
多明尼加教堂的钟楼:罗马式基座也是,晚期哥特式中段和巴洛克风格楼顶的组合。下方是老城主街斯特拉姆。
主权的宣示

P21
这就是杜布罗夫尼克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景观

P22
因为老城的巷子窄,所以单位面积内罗列的屋顶也格外地密实。

P23
北面的山顶处是守护该城的北方门户“帝国要塞”(Utvrda
Imperial);右下方的明塞塔炮楼(Minceta Tower)是“不可战胜的”杜布罗夫尼克的城市象征。

P24
再有时间的话,可租用皮划艇在海面上近观焦岩和城堡。如果想把杜布罗夫尼克走透透,最理想的游览时间是2-3天。

P25
穷游就只能走马观花了

P26

P27
高高低低,俯仰皆有景。

P28

P29
陡峭的焦岩也是城防的有机体
建设在岩石上了临海城墙
P32
下面游曳的不是来犯的炮舰,而是观光游艇。

P33
城墙的兴建起源于拜占庭帝国,1463年市政当局决定对城墙进行大规模扩建,他们邀请到佛罗伦萨的建筑师米开罗佐·迪·巴托洛梅奥(Michelozzo
di Bartolomeo,1396年–1472年)指导全市对防御工事进行改进。

P34
坚固的城墙和防御工事最终保佑了城市的繁华和延续。现在老城外的北山上也密布了新城区的各色建筑。

P35
与老城形成交叉火力的瑞沃林城堡(Revelin
Fortress)独守在一座焦岩岛上,建于十六世纪。

P36
身后护卫着绵延的新城

P37
海天一色,继续旅途。

P38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