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2013-09-06 02:49:36)
标签:

风景

旅游

挪威

实拍

奥勒松

分类: 驴影浮光

细雨中背着全部家当走下了“极光号”客轮。诺大一条客轮数百乘客,在奥勒松下船的只有寥寥不到十人,略感孤单。昨夜遇到的几个英国来的中国同路人的目的地也是峡湾深处的盖朗厄尔镇(Geilanger),但因客轮在此停留时间较长,游客可以下船到城里去逛逛。

奥勒松比卑尔根小很多,加之下着小雨,出了港口发现身边几乎就没有其他行人了,只有按着事前打印好的地图摸索寻找那间从网上预订的青年旅舍,一心想着到了旅舍放下沉重的背包,然后一头钻进松软的被窝,野猪般地睡个香甜的大觉。这间青年旅舍是网上所能找到的奥勒松全城最低价,虽然比卑尔根的贵了十来块钱,但含早餐,事后证明早餐供应的菜品相当厚道。 

 

奥勒松的建筑看起来与卑尔根有很大的不同,这是为什么呢?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

 

好不容易在一条冷僻的大街角上找到了奥勒松青年旅舍(Ålesund Hostel),进门办理入住手续后被告知,青年旅舍每天上午九点至下午四点闭门谢客,任何旅客不得在店内滞留。额滴老天啊,这下可摊上大事儿啦!就是说不但不能躺下睡觉,还要在雨中去消磨七个多小时。这小城奥勒松虽然五脏俱全,但毕竟是仅是一只麻雀。

好在行李可以先寄存在旅舍的大厅里,于是背上装着相机、干粮和水的背包再次回到湿冷的雨中。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奥勒松城徽

 

奥勒松的城徽自1898年4月1日起使用,从中可以看出,该城自古以捕鱼业为生,是作为挪威中西部的一个渔港而发展起来的,为捕鱼、鲸和海豹的基地,有海产品冷冻熏烤厂、鱼肝油提炼厂,并有造船、纺织、服装和捕鱼设备等产业。奥勒松的咸鳕鱼干出口量占世界贸易的四分之三。

 

无奈又回到码头附近,从熟悉的地方开始逛起。先找到一座能遮风避雨的上下船的走廊,坐在里面把早饭干掉。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

 

奥勒松(挪威语:Ålesund)是挪威一个人口为45,033(2013年统计)的港口城镇、直辖市。

 

然后就去找刚才在船上看见的那排漂亮房子,后来才知道这就是奥勒松最著名的一个画面,相当于卑尔根的布吕根。这里是位于奥勒松城内的一个内港湾,据说当夕阳斜射进港湾时,对面的房子十分童话。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

 

据传说,公元十世纪时诺曼底公爵王朝的创始人刚罗尔夫(Gangerolf)挪威习惯称之为罗尔(Rollo)的公爵是奥勒松开埠的创始人。至今世上至少有三座罗尔的纪念雕像,一座在奥勒松的市镇公园,在法国上诺曼底首府鲁昂(Rouen),另一座在美国北达科他州的法戈(Fargo, North Dakota)。

 

奥勒松最著名的Fjellstua观景台也被笼罩在云雾中,虽然从城市公园上去只有418级台阶,可这时上去啥也看不见呐。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

 

来到奥勒松最大的感觉是这里的建筑与挪威其他城镇有很大不同,到处都是石材建筑,很少挪威木屋。原来这是有历史缘故的。

过去的奥勒松也是木屋建筑为主,1904年1月22日夜至23日,一场地狱般的大火使彻底摧毁了这座木结构的城市,一夜间上万人无家可归。所幸这场大火中全城只有一位名叫Ane Heen的76岁老太太不幸丧生。这场火灾后在挪威形成了这样一句口头禅:“自奥勒松火灾以来从没这么糟糕过……”而当地人在讲述一些历史事件时也常爱用“大火以前”和“大火之后”这样的表达方式。大火之后,此前常来此度假的德国皇帝凯瑟·威廉姆二世很快伸出了援助之手,派出四艘战舰和大量军人参与救灾、搭建临时庇护所。除了生活物资和建筑材料以外,还提出再建城市的规划方案,以石材为主,按当时德国流行的“新艺术”(Art Nouveau)建筑风格重新打造了这座小城。当时参与设计和建设的有二十名来自德国的建筑师,其他三十名挪威建筑师也大多在德国受过教育。也正是出于这个缘故,奥勒松是二战期间该地区唯一没有遭到纳粹德国破坏的城市。在奥勒松市的公园里现在还有一座纪念凯瑟·威廉姆二世的塑像。


一座典型的德国“新艺术”风格的建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5

 

内港码头边一组海燕的雕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6

 

位于市中心的一座酒店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7

 

奥勒松新艺术中心(Jugendstilsenteret),建于1905-07年,建筑师为Hagbarth Schytte Berg。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8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9

 

奥勒松内港全景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0

 

渔夫纪念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1

 

所谓内港是奥勒松城内的一个南北走向的狭长港湾,将全城(半岛)分为东西两部分,中间由一座桥梁连接。桥头的雕塑:烘制咸鱼干的老妇人。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2

 

一片雨雾茫茫,想想还有七个小时要这么无家可归地混下去,心头也是茫茫然,完全提不起游览的兴致。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3

 

桥栏杆上的奥勒松市徽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4

 

奥勒松救世军总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5

 

墙上的徽章周围写着:血与火,救世军。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6

 

沿着湿漉漉的街道向城西走去。此时雨虽不是很大,但在雨中走上几十分钟后也会发现衣服被淋湿了,好在穿着防水的冲锋服,这种衣服在北欧很实用。苦不苦,想想红军两万五。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7

 

偶尔有车辆经过,但大街上没有一个人影,如同走在一座鬼城。也曾想找一间咖啡馆坐下来歇个脚,但看见一杯咖啡“仅售”98克朗(约12欧元)的牌子后随即打消了这个念头。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8

 

既来之则安之,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索性就把这座小城走透透。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19

 

规模稍大的建筑都是酒店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0

 

民宅基本是这样的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1

 

发现了一座教堂,终于可以有一个室内可以进去躲躲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2

 

奥勒松教堂(挪威:Ålesund kyrkje)是挪威奥勒松市一座教区教堂,坐落在城中心。大石头教堂始建于1909年,由建筑师斯维尔•克努森(Sverre Knudsen)设计。内设约800人的座椅。

 

看看教堂钟楼上的时间,磨蹭了半天原来才在小城里眷缱缠绵了两个多小时,还有大把时间需要打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3

 

教堂进门处挂在墙壁上的一个艺术瓷砖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4

 

奥勒松教堂内景,初看一眼就觉得比卑尔根大教堂有看头。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5

 

虽然建筑主体是石材的,但内部的天花板还是以木材为主,显得古朴而温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6

 

主祭台周围的空间由刺绣的纺织品包裹着,图案和色彩很雅致,让人联想起敦煌壁画。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7

 

管风琴比较简单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8

 

自内向外看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29

 

据说这座教堂的彩色玻璃窗都是德国皇帝的馈赠品,虽说百十年的历史不算悠久,但其间经历了两次世界大战的战火洗礼,能够完整保存下来还是不容易。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0

 

相比在卑尔根大教堂看见的彩色玻璃窗来说,这里的堪称豪华经典了。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1

 

反映海上渔民生活场景的内容也算是比较稀罕吧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2

 

总得感觉这座教堂外观比较朴素,但内部还是很有看头的,当然也是兼顾避雨,时间充裕所以拍得比较细致。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3

 

主祭坛细部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4

 

这些图案不是绘制的而是绣品,类似壁毯,在至今走过的其他教堂还没见过。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5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6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7

 

教堂一隅的耶稣殉难像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8

 

主祭坛后的彩色玻璃窗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39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0

 

北欧的教堂里大都会悬挂着帆船的模型,以前的博文里解释过,不再啰嗦。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1

 

换个角度看一眼全景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2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3

 

走出教堂,回到毛毛雨中接受大自然的洗礼。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4


教堂的北侧有一座小墓园,稀稀拉拉有几座墓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5


墓园内的二战死难者纪念碑

在挪威做背包族的那些日子•33

P46

未完,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