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朋友都说,在天无三日晴的卑尔根赶上一个这么阳光灿烂的好天气真是幸运,但由于心里一直放不下船票的事,所以一直打不起精神来,只是在自以为“走不丢”的区域内来回闲逛。反正也是从丹麦过来的人,对晒太阳这件事儿没有任何抵触。
Lille
Lungegårdsvannet湖的字面意思是“小肺湖”。想想在多山地、少平地的卑尔根市中心开拓出这么大一块平地作为城市的绿肺可谓是城市规划的真知灼见。如果在某些地方的话,早就被填平开发房地产了,盖上十几栋钢筋水泥的大厦,起个“XX广场”或“XX花园”的好名字,要多气派有多气派。
P1
蒙克美术馆近景
P2
从蒙克美术馆旁这条过道走到拉尔斯·希尔斯路(Lars Hilles
gate),就可以看见一座现代气派的音乐厅——卑尔根格里格音乐厅。
格里格音乐厅(挪威语:Grieghallen)是一座1500座位的音乐厅,建于1978年,长期以来卑尔根爱乐乐团的专用演出场所。
P3
网络资料:
爱德华·哈盖鲁普·格里格(Edvard Hagerup
Grieg,1843年6月15日-1907年9月4日),挪威作曲家,出生于卑尔根,祖先是苏格兰人。他具有民主主义、爱国主义思想倾向,作品大多以风俗生活、北欧民间传说、文学著作或自然景物为题材,具有鲜明的民族风格,是挪威民族乐派的代表人物。
卑尔根的蒙克美术馆虽然规模不大,但建筑本身十分精致。
P4
市中心留下绿肺,居民们的住宅都被“赶”到了山上。
P5
沿湖转了一圈又回到联欢广场。
P6
广场的南侧也有一座喷水池,规模比北边的还大些。
P7
广场东西中轴线的延长线上就是欧勒•布尔广场,中间被一条城市主干道克里斯蒂大街(Christies
gate)隔开。
P8
广场最显赫的位置坐北朝南耸立着著名挪威政治家、有“挪威船王”之称的克里斯蒂安•米克尔森纪念碑。注意,头上的不是帽子而是一只海鸥。这些鸥呀,专门喜欢站在伟人头上排污。
P9
彼得•克里斯蒂安• 赫斯列伯•凯尔斯豪•米克尔森(Peter
Christian Hersleb Kjerschow
Michelsen,1857年3月15日-1925年6月29)出生于卑尔根,律师,平生致力人权和民主事业,是挪威君主立宪制的主要倡导者。
西挪威装饰艺术博物馆和草坪上的“施威路德纪念碑”(Sæverudmonumentet)
P10
哈拉尔•西武•约翰•施威路德(Harald Sigurd Johan
Sæverud,1897年4月17日-1992年3月27日)是挪威著名作曲家,该纪念碑建于2000年,设计者为法国抽象概念艺术家伯纳•文内特( Bernar
Venet)。
这件作品带有典型的文内特风格,转了好几圈也没有悟出与音乐家施威路德有什么干系。

P11
钢琴的键盘吗?
音乐亭(Musikkpaviljongen,1888年)四周围是一个小型的街心花园,浪漫主义情调十分严重。
P13
恍惚间来到了巴黎的街头(那谁谁谁说了,一听就知道你没去过巴黎。)
P14
没事儿,巴黎那种地方七老八十了也能去,而来挪威做背包客可要趁着年轻。

挪威雕塑家因格布里特•维格(Ingebrigt
Vik,1867年3月5-1927年3月22日)制作于1917年的格里格全身纪念像,背景是卑尔根电报大楼。
P16
欧勒•布尔广场(Ole
Bulls Plass)
P17
网络资料:
奥莱·鲍诺曼·布尔(Ole
Bornemann Bull,1810年2月5日 -
1880年8月17日)是挪威小提琴家和作曲家。布尔出生于卑尔根,四五岁时就能熟唱母亲教给他的所有歌曲,九岁起担任卑尔根歌剧院乐团首席小提琴并与卑尔根爱乐乐团合作演出小提琴独奏,被誉为一代音乐神童。其后,他以学习法律的名义获得家庭的经济支持到德国和法国留学,一度并不得意,直到十九世纪三十年代初才在巴黎崭露头角,随后在英法等国享受到极高声誉并赚取了大量的财富。功成名就锦衣还乡的布尔于1858年与朋友合作成立了演剧团,大力推广以挪威语而非当时的官方语言丹麦语演出歌剧和话剧。布尔小提琴演奏技艺被认为与尼可罗·帕格尼尼(Niccolò
Paganini,1782年10月27日-1840年5月27日)齐名,曾经与匈牙利著名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弗朗茨·李斯特(Franz Liszt,1811年10月22日-1886年7月31日)多次在舞台上合作。
来到挪威这么多天终于被晒出汗来了,觉得布尔拉琴的这个树荫下好风凉。
P18
该雕塑由挪威丹麦籍雕塑斯蒂芬·阿贝尔·辛丁(Stephan Abel
Sinding,1846年8月4日-1922年1月23日)于1901年设计制作的。
看看挪威人的假山堆得怎么样?虽然比不得乾隆御花园,但在欧洲来说已经有很高水准了,毕竟挪威也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嘛。水池的步石像王莲,一个金发的小女孩在上面蹦跳着走过。
P19
这一带应该算是卑尔根最热闹的商业黄金地段了
P20
揭露了地球引力秘密的街头雕塑
P21
从最热闹的黄金地段走出没几步,唰地就冷清了下来。其实这里也还算是奥莱·布尔广场的一部分。
P22
SUNDT
motehus时尚购物大厦
P23
走到山顶,就来到了国立大剧院前,这里也是奥莱·布尔广场和城市公园的西终点。
P24
国家大剧院(Den
Nationale Scene)是卑尔根最大的剧院,也是挪威最古老的演剧团体常驻演出场所之一。1850年,该剧团在挪威著名小提琴家奥莱·布尔的倡议下成立,1877年11月30日上演了挪威著名剧作家亨里克·易普生的剧作《社会支柱》(Samfundets støtter)。1909年该剧团迁入眼前这座由建筑师埃纳尔·奥斯卡·休乌(Einar Oscar Schou)设计的新剧院。1920年剧院向后方进行了扩建,二战中门厅和演出大厅部分损毁,不久后修复。
卑尔根国家大剧院前-伫立着易卜生全身塑像
P25
网络资料:
约翰·亨里克·易卜生(1828年3月20日-1906年5月23日)是十九世纪挪威著名剧作家、戏剧导演和诗人,被称为“现实主义戏剧之父”。主要代表作有:培尔·金特(Peer
Gynt),人民的敌人(An
Enemy of the People),皇帝与加利利人(Emperor and Galilean),玩偶之家(A
Doll's House)和建筑大师(The
Master Builder)等。易卜生剧作的演出数次在全世界仅次于莎士比亚。
P26
站在剧院前的台阶上,一眼可以望到Lille
Lungegårdsvannet湖中的喷水柱。
P27
古典主义的建筑外观,凝聚着德国建筑沉重厚实的味道。
P28
剧院前的草地上散布着几座青铜雕塑
P29
这个不知是谁,也姓“格里格”
P30
不光是伟人,连这么小的孩子也不放过。
P31
剧院正面上部装饰,怎么女神不是维纳斯呢?
P32
侧面外墙装饰
P33
看来这位百岁老人还挺硬朗的
P34
走着,看着,在历史中打发着时间。
P35
入口的挑檐和上方的阳台
P36
方方正正的卑尔根国家大剧院本没什么特色,但外部点缀的小雕饰生色不少。
P37
待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