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伦敦8•日不落帝国的落日

标签:
风景海外情感休闲原创摄影杂谈旅游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千禧桥 |
分类: 驴影浮光 |
当初拟定伦敦行系列的题目时,骄傲地定位“走在伦敦”,意思是随意自在的自由行可以把伦敦看个够、走个透。现在把这些仓促间咽下的素材从瘤胃里倒回嘴里反刍一番,惭愧地发现“走过”的不如“错过”的多。不住下来洗一个盘子、清扫几间厕所,个中五味难以体会,所看到的都是皮毛。
这天待赶到圣保罗大教堂前时已经日近黄昏、羹冷席散了。即使充分利用了伦敦地下蜘蛛网般的地铁交通总还是不能赶在正点儿上。这座大教堂的正面在东面,到达时只有背面在夕阳中还有些光亮,正所谓:得之桑榆,失之东隅。
P1
从地铁站口钻出来第一眼看到的是坐落在Cheapside大街南侧小巧得像乖乖女一般的圣玛丽教堂(St.Mary-le-Bow Church),据说有资格发出纯正伦敦音的人必须出生在能听见这座教堂钟声的范围内,这下可为自己顽固而蹩脚的英语发音找到理论依据了。该教堂还因保存着两块从十三世纪流传下来的弓形的石拱而闻名。
P2
马路对过是一座叫做“One New Change Shopping Centre”的现代化购物中心,地上建筑面积51,000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20,000平方米,其中零售商业面积达33,000平方米,2010年10月开张。
P3
经过购物中心再往前走右拐就霍然出现了仰慕已久的圣保罗大教堂
P4
网络资料:
圣保罗大教堂(英语:St.Paul's Cathedral,直译为“圣保罗座堂”),是英国圣公会伦敦教区的主教座堂,坐落于英国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纽盖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是鼎盛期巴洛克风格建筑的杰出代表,并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位居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被誉为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现存建筑建于十七世纪。
伦敦教区成立于604年,当时的主教座堂位于Ludgate Hill并奉献给圣保罗。Ludgate Hill本身与宗教有历史悠久的联系。据信这里起初是古代巨石阵遗址。后来是一座奉献给女神狄安娜的神庙,与当时位于西敏的阿波罗神庙遥遥相望。
当时只顾着追逐光线,实际上这边是圣保罗大教堂朝西的背面,所以如果要拍该教堂的标准像应该上午来访。
P5
网络资料:
圣保罗大教堂被誉为古典主义建筑的纪念碑,由英国建筑师克里斯托弗·雷恩(Christopher
Wren,1632年—1723年)设计。大教堂原方案的平面是希腊十字形,带有一个突出的门廊。建筑总高108米,教堂的平面由精确的几何图形组成,布局对称,中央穹顶高耸,由底下两层鼓形座承托。穹顶直径34.2米,有内外两层,可以减轻结构重量。正门的柱廊也分为两层,恰当地表现出建筑物的尺度。四周的墙用双壁柱均匀划分,每个开间和其中的窗子都处理成同一式样,使建筑物显得完整、严谨。但两旁仍有两座有明显哥特遗风的钟塔。
圣保罗大教堂为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伦敦圣保罗大教堂工程从1675年开始,直到1710年完工,共花费了75万英镑。
由于跑错了边而无缘目睹正门庄严的柱廊,边角上的钟楼在落日余晖中披金戴银也极尽奢华。
P6
网络资料:
其主体建筑是两座长150米、宽39米的两层十字形大楼。十字楼的中间,拱托着一座高达111.4米的穹窿圆顶建筑。圆顶底下高出十字楼的部分,是一个两层圆楼。底层四周的走廊外面,建有一圈圆形的石柱。顶层则有一圈石栏围拢的阳台,人们可以站在这里欣赏伦敦的市景。
穹窿顶盖的上端,安放着一个镀金的大十字架。教堂正门面西,门前有一道由六对高大的圆形石柱组成的走廊。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人字墙顶上,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教堂正面建筑的两端,有一对互相对称的钟楼。西北角的钟楼里,挂着一组和谐音调的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吊着一具重达17吨的大铜钟。这具英格兰最大的铜钟,在每天半夜1点,由教堂人员敲打5分钟。
每天听着那么多钟声也够吵闹的,反正听多少下英语也不会带半点伦敦口音了,还不如这么哑巴似的静静地望着,灵魂才能生烟、出窍。
P7
网络资料:
教堂的正门前面,有22级台阶。台阶下面的小广场上,有一座于1712年建立的女王安妮的石雕像,歌颂在她的“太平盛世”里,这座圣保罗大教堂的落成。安妮女王以嗜酒著称,正巧大教堂的前面原来是一排酒馆。
圣保罗大教堂的里面,是用方形石柱支撑起来的拱形大厅,里面放着一排排的长条木椅,正面是牧师传教的讲坛。伦敦教区的主教就在这里讲经。大厅的墙壁和天花板,有各种精美的雕刻和豪华的装饰。大厅周围,有许多厅室,是陈列教堂文物和教士们办公的地方。
同其他有名的教堂一样,这里也有一些王公达官们的坟墓和纪念碑。英国历史上著名的海军上将纳尔逊(1758~1805年)和英国首相惠灵顿将军(1769~1852年)的墓室就在这里。这两位将军都是十九世纪初期同拿破仑作战的英雄。
英国王室在西敏寺举办大多数重要婚礼、洗礼和葬礼,但查尔斯王子和戴安娜王妃的婚礼当年却是在圣保罗座堂举行的。
由于来的时间晚了,根本没有入内参观的机会。
P8
附近还有一座伦敦山达基教会教堂(Church Of Scientology London)。山达基教(英语:Scientology)是一套特立独行的信仰与修行活动的宗教体系,由L·罗恩·贺伯特创立于1952年。山达基教从开始就饱受争议,它常被媒体、前山达基教徒抨击为邪教。山达基教教导人们:人是不朽的精神个体,而此个体已经忘却了他自己真正的本质。山达基教在美国与其他某些国家已被合法认定为可免除税捐的宗教,但在某些国家如英国、加拿大、德国、法国、俄罗斯及中国并没有取得宗教地位。
P9
与大小教堂犬牙交错的竟是很多教育设施,这是成立于1484年的伦敦纹章学院(College Of Arms)正门。
P10
圣本特教堂(Church Of St Benet)一角
P11
著名的伦敦城学校(City Of London
School)是一所成立于1834年的住宿制男校。1986年搬迁到现址,现有10-18岁男生900名,教员100名,非教职员工100名。该校教风严格、水平出众,拥有很多优秀的校友,如英国前首相赫伯特·阿斯奎斯(Herbert
Asquith,1908年–1916年)、财政和内政大臣查尔斯·里奇(Charles
Ritchie)和印度国务秘书埃德温·蒙塔古(Edwin Montagu)等政治家、战争英雄西奥多·贝利·哈迪(Theodore
Bayley Hardy)以及其他钢琴家、大法官、物理学家、英格兰板球队队长和作家等各方面人才。
P12
圣保罗大教堂前泰晤士河上的大桥叫“千禧桥”(The Millennium
Footbridge),甭问,准是2000年建成的。
P13
千禧桥是一座横跨泰晤士河的钢绳悬索步行桥,位于南华桥(下行)和黑衣修士铁路桥(上行)之间,大桥的建设始于1998年,2000年6月10日竣工并开通使用。
该大桥的绰号是“颤抖的桥(Wobbly
Bridge)”,原设计绳索较松,行人走上去后一颠一晃的。后很多行人反映感觉不舒服甚至有些害怕,同时桥梁出现横向共振。随后桥梁被迫在开放两天后关闭,经过两年修整、加装了37根液体阻尼器后完全消除了摆动,于2002年重新开放。
大桥的南岸有环球剧场、泰晤士画廊和泰特现代美术馆等设施。
千禧桥英文名中“Millennium”(千禧)一词发音与汉语的“迷路”很接近,结果当时光顾着看镜头里的画面、随着光线变化调整相机设置、捏快门,愣是在结构这么简单的一条“直肠子”桥面上与家人走散。
P14
走散就走散吧,一时也无暇顾及去找了,先抢下眼前以秒为单位变化的美景再说。
P15
这可是货真价实的“日不落帝国”的落日啊
P16
昔日的“日不落帝国”如今各处业已充满了来自世界各地的移民和难民,世界各人种在这里展开了一场血缘大融合的运动,随之诞生了由多种肤色组成的“彩虹家庭”。
P17
千禧桥南端的登桥口设计很独特,河岸两侧的行人拐一个180度的弯才能上桥。
P18
大桥的设计方案来自南华理事会和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在1996年举办的一个主题投标竞赛。最终获奖作品是来自Arup公司主题为“光刃(Blade Of Light)”的方案,作者为福斯特及合作伙伴和安东尼·卡洛爵士(Foster and Partners and Sir Anthony Caro)。大桥总长度为325米,桥面铺设4米宽的铝甲板,八根悬索的合计拉力为2,000吨,大桥的工作负荷可满足5,000人同时登桥。
纤巧的桥身像一截蜻蜓的尾巴或少女紧束的小蛮腰。
P19
也正是桥身小巧的原因,使这里成为观看圣保罗大教堂的一个好角度。从中可以看出设计者力图使桥身不遮挡大教堂的良苦用心。
P20
天色在不觉之中暗下来很多,伦敦金融城华灯初上。
P21
光线太暗、内心有少许浮躁的不安,这张有点糊了。当时也使用了脚架,兴许是行人在桥面形成的震动造成的。
P22
当时还未封顶的欧洲第一大厦——夏德大厦也亮了起来
P23
尽情拍足了片子后竟与家人“不期”而遇,心里的不安消除后片子也重归沉稳和清晰。
P24
随后去了上述的那座豪华的现代商厦里转了一圈,人穷了眼光就差,什么东西都没看上眼,反而被标价打得眼冒金星。想想这条大街还叫“Cheapside”(廉价的一边)呢,什么鬼哈罗德百货(Harrods)之类的,不是尿憋急了就免进了吧(据说其豪华洗手间里的洗手液都是奢侈品牌呢)。
去地铁站的返程途中发现夜色中圣保罗大教堂的圆顶此时更是流光溢彩,如同影射着天堂一般。实在是懒得再从双肩背中翻出脚架折腾了,于是指点小鸥用卡片机捏下P25这张,版权归他所有,不敢贪子之功。
P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