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兰四月天21•眷恋中的别离

标签:
风景海外荷兰旅游实拍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杂谈景点 |
分类: 驴影浮光 |
鸥家游记随走、随瞧、随拍、随拉、随扯,完全按当时的顺序自然陈述,与常规游记相去甚远,说白了纯属就是小学语文老师最忌讳的那种“流水账”。因此,唠唠叨叨、疲疲塌塌、稀稀松松、拖拖拉拉、涣涣散散也在所难免。好在常来鸥家坐坐的博友们都如同淬过火的精钢般宽容大度。
就在新教堂所在的市场广场东南角,有一座比天井大不了多少的小广场,不知叫什么名字。小广场周围也围满了小旅馆、餐馆、咖啡座和酒吧,虽然比不上市场广场上的气派光鲜,但看起来价格更实惠,属于“丰俭由人”那一类,因此决定在这里找一家用晚餐。
P1
广场一隅立着的奶牛雕塑
P2
转了一圈最后选定广场东北角上这家名叫“比利啤酒”(Bill Beer)的小店
P3
这是一家美国家庭餐馆的连锁店,不光卖啤酒,老少咸宜哦。
P4
边啃着店里送的面包,边研究菜单。
P5
店内一景
P6
临窗的位子不错,抬头就能看见新教堂婀娜的钟塔。
P7
一盘烤鱼,量很大,有美国菜的风范。
P8
小鸥要了一份烤羊肉卷
P9
吃晚饭时隔着窗户就看上了小广场上挂着的这个幌子,从“比利啤酒”出来立即赶过来拍。抱歉,当时光线已经有些昏暗,加之酒劲上冲,身姿有些踉跄,结果拍糊鸟。
P10
小镇的学校也在附近
P11
小广场西侧就是玛丽杰西教堂
P12
玛丽杰西教堂(荷兰文:Maria van
Jessekerk)建于1875-1882年,由埃弗特•马格瑞(Evert
Margry)设计。马格瑞是荷兰著名教堂建筑设计大师皮埃尔•库帕斯(Petrus Josephus Hubertus (Pierre)
Cuypers,1827年-1921年)的学生,而库帕斯则因生前留下一百多座教堂设计杰作而闻名于世。该教堂属于典型的新哥特式风格的教堂建筑,线条没有传统哥特式教堂那么繁复、华丽,是罗马天主教设在代尔夫特的教区教堂。原来这个教堂是献给圣约瑟夫(St.Joseph)的,自1971年改名玛丽杰西教堂。该教堂是天主教在宗教改革后在代尔夫特镇中心修建的第一座教堂,原因是当初的两座主要的天主教教堂——老教堂和新教堂相继改为新教教堂。因此,这座玛丽杰西的钟塔特意设计为双塔,意指要与前两座教堂抗衡。遗憾的是教堂周围十分狭窄,没有拍出双塔的感觉。
P13
原路走回时再次路过市场广场,又拍了几张暮色深沉中的新教堂和市政厅。
P14
P15
市政厅不很高大,但很敦实。
P16
P17
P18
当然又见到了五塔造型的老教堂
P19
P20
这次从老教堂的身后走过
P21
P22
P23
P24
这座门洞上方的雕塑被铁栏保护着,门楣上写着“1651”,看着令人心远。
P25
一夜无话,在享受了B&B的床铺和早餐后,背上双肩背、拖着行李箱走向代尔夫特火车站,直奔一站地之遥的荷兰第二大城市、行政之都——海牙。
前一篇:荷兰四月天20•枕河人家
后一篇:旧年里的橱窗和新年的流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