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丹麦风景风俗海外情感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杂谈安徒生墓墓地 |
分类: 驴影浮光 |
今年七月初去哥本哈根办点私事,在Nørrebro附近这栋老公寓里暂住了两晚。因为事前没有特意安排游览的打算,所以哥本哈根热门景点的观光和介绍又要留待日后了。
与公寓隔一条马路的对面是一道长而笔直、但又不太高的墙,墙内树木高大、花影丛生,一派郁郁葱葱。当然,来之前已经做好了功课,知道那墙内就是丹麦著名童话家安徒生长眠的墓地——辅助公墓(丹麦语:Assistens Kirkegård)。于是一个雨后的傍晚,闲步走进这座大花园般的墓地。
P1
对这座墓地最早的认知来自旅丹博友小草的博文《Assistens墓园(安徒生,玻尔等人长眠处)》。
公墓的墓葬形式在中世纪的欧洲各城市都较盛行,每座大城市都有一座主要的公墓。后因人口规模不断扩张、历史不断沉积,特别是黑死病在欧洲肆虐后,各地的公墓都相继扩容,出现了城市“辅助公墓”。而哥本哈根的这座“辅助公墓”于黑死病消失不久的1760年11月6日建成开园,至今已有二百五十年的历史了。
这座墓园规模很大,目前占地面积有二十公顷(相当于28座足球场),并已从单纯的公墓转变为纪念公园。哥本哈根市民也很喜欢在夏日的午后来这里消遣。据说哥本哈根市政府有计划到2020年将这座墓园的三分之一完全转换为公园,供市民享用。
园内一条近于东西向的笔直大道将墓园分为南北两部分,这条路既是墓园的主干道,也可供市民穿行。两侧高大的钻天杨和一人多高的绿篱定下了墓园绿色的基调。

P2
绿篱内就是整洁、花园般的墓区了。
P3
绿篱间开设了很多小路口,再由支路将墓园分隔为一块块的小墓区。
P4
P5
与高大的树木相比,丹麦人的墓地一般都很矮小,前来瞻仰的人都是俯视先人而非平视或仰视。
P6
以前介绍丹麦墓园时总被那些五光十色的花草所吸引了,不知不觉“花草控”的老毛病就hold不住了,因而被有的朋友斥为“标题党”。吸取教训,多关注一下墓地本身。
这样的墓碑是简陋还是有创意?
P9

P10
走进墓园,更惹人眼的不是墓地和墓碑,而是树木和花草构成的园林景致。
P11
微距一张雨水珠,不会再有朋友说带着喷水壶自己喷的吧。

P12
这样的墓碑是不是太简陋了,多少有些寒碜?但百年之后墓前还有绿色的植物和鲜花,这不比压在身上高大华美的墓碑更令逝者欣慰吗。
P14
虽然是有两百五十年历史的老墓园了,但园内并不是显得很局促。

P15
哀声哀色的鸽子

P16
大多数的墓地和墓碑还是很简朴,但环境十分整洁,养护十分到位。

P17
这里安葬的也许是为国捐躯的烈士,因时间关系实在无法一一细究。
P18
一篷薰衣草,永世飘香。
P19
这样的墓碑已经算是很豪华的了
P20
墓碑上方的雕塑,裸肩、赤脚、拿着一束玫瑰花的少女。

P21
后人每年来扫墓时带着红色油漆,静静地描画一遍寄托哀思。

P22
墓碑下方镶嵌着一个竖琴的浮雕,想必生前是一位音乐家。

P23
非基督徒也可以在这座墓园安葬,这位就是来自伊拉克的库尔德人。而一般欧洲的墓地都是按宗教分开的。

P24
雷人的墓碑

丹麦人的墓地里常见这样的长明灯,有的放在墓碑前,有的悬挂在附近的树枝上。
草坪已经转化为花甸,是进化还是退化?

P27
娜塔莎·萨阿德(Natasia Saad),丹麦著名说唱和雷鬼音乐歌手(rapper and reggae singer),母亲是丹麦知名摄影家Kirstine Saad,父亲是苏丹人。2007年6月24日因车祸香消玉损于牙买加的Saint Catherine,时芳龄仅三十三岁。

P28

P29
这座墓园最大的看点就是安徒生长眠的墓地,墓园内到处可见这样的指路牌。
P31
这就是影响波及全世界的丹麦一代童话大师安徒生的墓。墓碑不高,已经被周边的侧柏所湮没。

P32
这块墓地属于安徒生生前的生涯好友Edvard Collin(1808-1886)的家族墓地,这位好友和夫人离世后墓葬也曾陪伴在安徒生墓周围,后迁往弗雷德里克堡公墓(Frederiksberg kirkegård)。
墓碑上用丹麦文镌写着:诗人

P33
墓碑的下方镌刻着安徒生写于1830年的诗《老人》(Oldingen)中最后的一段章节:
Den Sjæl, Gud i sit Billede
har skabt,
Er uforkrænkelig, kan ei gaae tabt;;
Vort Jordliv her er Evighedens Frø,
Vort Legem’ døer, men Sjælen kan ei døe!
试译:
其灵魂,上帝在其形体中已经创造,
廉洁,永不可迷失,
我们的人生就是这世间永恒的种子,
我们的肉体可以死去,但灵魂永生!
几位东欧青年在安徒生墓前瞻仰
P34
挂在松针上的露珠形同睫毛上的泪珠

P35
宋代词人沈蔚在《天仙子》中道:景物因人成胜概。这句话被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学家引用甚频繁。其实就是这个道理,哥本哈根的“辅助墓园”充其量就是一座历史悠久、规模宏大的墓园,正是有了安徒生等丹麦名人长眠在此,才成为值得世界各地的人们前来瞻仰、流连的名胜地。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