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鹃,就献给父亲节吧

标签:
海外花卉实拍微距文化休闲原创摄影植物风景杂谈父亲节 |
分类: 鸥家植物角 |
不知哪年哪月哪个好事之徒整出这么一个“父亲节”。
给人当老爸的一年到头每天都沉浸在节日的气氛中,而过这个鬼“节”却如背负芒刺。都说父亲的肩膀是宽的,可承担不起家庭重任的肩膀再宽也是羸弱的;都说山的脊梁像父亲的背影,但挺不直的脊背又何尝不是佝偻的;都说父亲的胸襟是宽广的,而郁闷、阴暗且失落的心灵同样照不进一米阳光……
永远要牢记:一个男人被父亲,是妻和子女的功劳。
算了,既然都说有这个劳什子“节”,这个有,只当有,那就借着今天万里无云的好天气附庸风雅一把、满头扎起杜鹃花自嘲一下吧!
P1
本文图片陆续拍于五月中下旬到六月中旬之间,由于光线不同色彩、质感差异较大。P1-4摄于6月18日午后。
网络资料:
杜鹃花分布非常广泛,北半球大部分地方都有分布,南半球分布于东南亚和北澳大利亚。中国横断山脉周围的云南、四川、西藏以及喜马拉雅山南麓尼泊尔、锡金、印度北阿坎德邦等地分布种类最多的大形杜鹃。其它映山红亚属种类分布较多的地方有中国大陆南部、台湾、印度支那半岛、朝鲜半岛及日本。而南下至东南亚,尤其以新几内亚岛上蕴藏着约占杜鹃花属三分之一数量的着生杜鹃的族群。北美和欧洲分布较少。南美和非洲分布极少。70%的杜鹃花种类生长在海拔1700~3700米的地区。在中国的分布中,云南有245种,西藏有180种,四川有181种(其中贡嘎山地区共有80种,多数为特有种,是中国杜鹃花分布最多的地区之一),广西有60余种,贵州有约60种。自十九世纪中期以来,罗伯特·福琼、约瑟夫·虎克、乔治·弗雷斯特、亨利·威尔逊、约瑟夫·洛克等西方人从中国大规模引种杜鹃种源,使得杜鹃花在欧美的分布大大增加,并进而遍布全世界的园林。目前多数专家认为:中国西南部至中部地区最有可能是杜鹃花起源的中心。
P2
难道这只蜜蜂也是辛劳的父亲?慰问一下。
P4
P5
欧洲黄杜鹃(P5、6):学名:Rhododenron
luteum,原产东欧。
P6
P7
黄铃杜鹃:(P7、8):学名:Rhododenron xanthocodon,原产西藏(墨脱),生于混交林或冷杉林,海拔3355—3660米。。常绿直立灌木或小乔木,高1.5—7.5米。乳黄色,无斑点,花管长约2厘米,外面无鳞片,裂片圆形至长圆形,长约1厘米,稍开展。
P8
P9
P10
P11
P12
大宇杜鹃(P13、14):学名:Rhodedenron schlippenbachii,原产宁南部和东南部、内蒙古;朝鲜和日本。常生于低海拔的山地阴山阔叶林下或灌丛中。
P14
卵叶杜鹃(P15、16):学名:Rhododenron callimorphum,原产云南。
P16
P17
日本野生常绿杜鹃(P17):学名:Rhododenron
kiusianum,原产日本。
片子跑了焦,反而生出一种莫名朦胧美。
P18
P19
西洋杜鹃变种(P19、20):学名:Rhododenron
occidentale cv. 'Polomar'。
P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