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2010-02-08 00:07:57)
标签:

风景

风俗

海外

建筑

景点

旅游

文化

休闲

原创摄影

杂谈

名人墓地

分类: 驴影浮光

圣麦斯墓地里虽然荫交影错,但茫茫墓海中迟迟找不到仰慕已久的世界音乐大师们永眠之地,不禁越来越心急上火,汗珠子开始吧嗒吧嗒地冒。儿子也抱怨起来了,这么大老远的花费这么长宝贵的时间真是不上算。怎么办、怎么办?!顾不上拍片子了,在碑林的甬道间疾走、疯子一样到处寻找。可是眼睛扫过的墓碑上都是些陌生的名字,而且极目之处连半个人影儿都没有。 

难道就将这样与安眠在天堂之中的大师们失之交臂了吗?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

 

这个时候第二个鬼运气忽然降临了,冥冥之中似乎看到了上帝那张慈祥、带着光环的面庞和充满睿智的指尖。

 

烈日下,墓园的大门外稀稀拉拉走来一队貌似来自东欧、不到十人的小型旅游团,由一个年轻的导游带领着。他们一行心无旁骛,直奔主题而去。

果不其然,跟着他们立即就找到了此行的目的地,就这么偶然、就这么简单,估计把三年买彩票颗粒无收而积攒下来的运气都一次性耗尽了。事后回想一下,如果没有第一个幸运、而在其他车站下了车,当然也就不会碰到这第二个运气,也许真的就与大师们擦肩而过了。

 

音乐大师们的墓地集中在一处圆形的小花园中,所以找到其中一位就等于找到了全体。

 

约翰·施特劳斯(小施特劳斯)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 

 

小施特劳斯的这座墓碑为纯白色花岗岩雕刻而成,在墨绿的树荫丛的包裹中十分显眼。不规则的自然轮廓造型、精工细作的雕塑,无不体现出他本人音乐创作中那种浪漫、华丽、绚烂、流畅而细腻的艺术风格。 

 

网络资料:

小约翰·施特劳斯(Johann Strauss,1825~1899),老约翰·施特劳斯的儿子,奥地利著名的作曲家、指挥家、小提琴家、施特劳斯家族的杰出代表;出生在风行跳舞的维也纳一个音乐世家家庭,与父亲同名。被世人誉为“圆舞曲之王”。其创作以《蓝色多瑙河圆舞曲》、《维也纳森林的故事圆舞曲》、《艺术家的生活圆舞曲》、《春之声圆舞曲》和《安娜波尔卡》等一百二十余首维也纳圆舞曲著称。

 

舒伯特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3

 

网络资料:

弗朗茨·泽拉菲库斯·彼得·舒伯特(德文:Franz Seraphicus Peter Schubert,1797年1月31日-1828年11月19日)是奥地利作曲家,他是早期浪漫主义音乐的代表人物,也被认为是古典主义音乐的最后一位巨匠。舒伯特在短短31年的生命中,创作了600多首歌曲,18部歌剧、歌唱剧和配剧音乐,10部交响曲,19首弦乐四重奏,22首钢琴奏鸣曲,4首小提琴奏鸣曲以及许多其他作品,被称为“歌曲之王”。

 

“竭力为善,爱与自由甚于一切,即使忘了王位,也不要忘记真理。” ——贝多芬(1792年手记)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4

 

贝多芬的墓地不大,方尖碑造型的墓碑也不显很高魁,没有多余的雕塑和装饰,也不见他音乐中的那种雄浑、壮烈而奔放的气魄和格调,莫非魂归他乡的“交响乐之圣”身后遇到了冷遇?

 

网络资料:

路德维希·凡·贝多芬 Ludwig van Beethoven(1770-1827)伟大的德国作曲家、维也纳古典乐派代表人物之一,对世界音乐的发展(从古典主义时期到浪漫主义时期)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被世人尊称为 “乐圣”。

贝多芬的主要作品有《第九合唱交响曲》、《第五命运交响曲》、《第六田园交响曲》、《第三、第四、第五皇帝钢琴协奏曲》、《月光曲》、《悲怆钢琴奏鸣曲》、《庄严弥撒曲》,《命运》等等,这些都是摆脱古典主义、展现自由、热情奔放的美丽乐章。

贝多芬于1827年3月26日在维也纳辞世;死时没有一个亲人在他身旁,但是在同月29日下葬时却形成了群众性的一个浪潮,所有的学校全部停课表示哀悼,有两万群众护送着他的棺枢,他的墓碑上铭刻着奥地利诗人格利尔巴采(1791-1872)的题词:“当你站在他的灵柩跟前的时候,笼罩着你的并不是志颓气丧,而是一种崇高的感情;我们只有对他这样一个人才可以说:他完成了伟大的事业……”

 

莫扎特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5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6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7

 

莫扎特的墓地被安置在音乐家墓园的正中央,位置显赫,光线明快,而且墓碑体量也最为高大,看来这位音乐神童格外受到了维也纳和奥地利人民的爱戴。但是遗憾的是这其实并不是莫扎特真正的墓地,充其量只能说是一座纪念碑吧。也许正因如此,维也纳人对莫扎特总怀有一份歉疚,即使两百多年后的今天仍然深深地歉疚着,墓碑前众多的鲜花就说明了这一切(再次感谢小巴不良的指点)。

网络上关于莫扎特最后的日子是这样描述的:

《魔笛》上演后所获得的巨大成功为濒临崩溃的莫扎特带来难以形容的最后的欣慰。1791年12月4日深夜,他躺在冷冷清清的病榻上,喃喃自语地想象着《魔笛》的演出盛况。凌晨一点,他悄悄地闭上了双目。此时,豪华的威登歌剧院内灯火辉煌,舒适的包厢座无虚席,维也纳各界人士济济一堂,正在津津有味地欣赏着大师的新作《魔笛》。
出殡那天,狂风呼啸,大雪纷飞。恶劣的气候迫使几位送葬的亲友都在中途返回,只剩下一个掘墓老人赶着灵车踽踽独行……。这是一个埋葬罪犯、流浪汉与贫民的坟场,下葬的墓穴里已有两口他人的棺材。莫扎特的夫人康斯坦采当时重病卧床,没能到场。当她数日后前往坟地时,已无法找到准确的墓址。人类文明史上的一代奇才就这样无影无踪地消失了。

 

网络资料:

沃尔夫冈·阿玛迪乌斯·莫扎特,W. A.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年1月27日-1791年12月5日)生于奥地利萨尔茨堡粮食街9号,卒于维也纳,终年35岁。
奥地利作曲家,欧洲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作为古典主义音乐的典范,他对欧洲音乐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作用。莫扎特一共创作了22部歌剧、41 部交响乐、42部协奏曲、一部安魂曲以及奏鸣曲、室内乐、宗教音乐和歌曲等作品。
莫扎特在海顿等古典主义早期作曲家的基础上,将钢琴协奏曲这一体裁发展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峰。他作有29部加K.107三首钢琴协奏曲,他对于欧洲器乐协奏曲的发展同样作出了杰出的贡献。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典型作曲家,与海顿、贝多芬并称为维也纳古典乐派三大作曲家。
莫扎特的主要代表作有:歌剧22部;以《费加罗的婚礼》(The Marriage of Figaro)、《唐璜》、《魔笛》最为著名;交响曲41部,以第三十九、四十、四十一交响曲最为著名;钢琴协奏曲27部,以第二十、二十一、二十三、二十四、二十六、二十七钢琴协奏曲最为著名;小提琴协奏曲6部,以第四、第五小提琴协奏曲最为著名;此外,他还写了大量各种体裁的器乐与声乐作品。

 

约翰·施特劳斯(老施特劳斯)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8

 

唯有老施特劳斯的墓地在音乐家墓地花园的外面,若不是偶然路过差点就遗漏了。墓碑为黑色大理石,规模与他儿子的墓碑相比小了好几号,也俭朴很多。(最初把老施特劳斯和小施特劳斯的墓地给搞颠倒了,想当然地认为雄大的墓地一定是“老子的”,而儿子的理应略逊一筹。后经精通德文的良师益友小巴不良再次善意提醒才纠正过来,特此鸣谢。原来这座墓碑上的“VATER”在德语中是“父亲”的意思。吃一堑,学一个德语单词。)

 

网络资料:

老约翰·施特劳斯一生写过一百五十多首圆舞曲,几十首波尔卡和进行曲。但他的最大功绩,是他和作曲家约瑟夫·兰纳一起共同奠定了维也纳圆舞曲的基础,因此,老约翰·施特劳斯被人们称之为“圆舞曲之父”。
老约翰·施特劳斯虽然写上了上百首圆舞曲,数十首波尔卡舞曲和进行曲,但是在他的作品里,影响最大、流行最广莫过于《拉德斯基进行曲》了。这支曲子是老约翰·施特劳斯于1848年写成的,编为作品228号。

 

音乐家们的墓园大致就是这样的情形,回来以后整理照片时发现没有海顿的,只能留下遗憾了。

大家是否能发现音乐家的墓碑上都有一个共同的标志,那是什么,代表着什么特殊含义吗?期待有识之士再作详解。

其他还有一些有特色的墓地,既然顺拍了,大家也就顺眼看看吧。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9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0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1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2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3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4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5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6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7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8

 

很喜欢这座墓碑的造型:两人相拥、含混在一起,不离不弃。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19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0

 

园林绿化成为墓地的主题,想必主人生前也爱供花侍草吧。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1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2

 

还有一座日本人的墓,网上搜索了一下,好像是一位音乐理论家或翻译家,翻译出版过梅纽因所著《梅纽因小提琴演奏法》。

看来只要有银子谁都可以在这里永眠。现在就开始攒,还赶趟儿吧?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3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4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5

三都五地纪行14•天堂之旅(下)

P26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