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北欧红嘴白头鸥
北欧红嘴白头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6,974
  • 关注人气:2,64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2010-01-26 00:00:00)
标签:

风景

风俗

海外

建筑

景点

旅游

文化

休闲

原创摄影

杂谈

美泉宫

雕塑

凯旋门

分类: 驴影浮光

从“海神泉”的东西两侧都可以上山,贪凉的游客可以绕道选择走更远一些树林中的小路,图省力的就只有在火辣的大太阳底下从中部呈八字形的碎石路向山上攀登。

随着视点的逐步升高,美泉宫和南花园如一幅装裱完好的画轴越展越开。来到这里,才开始感觉到美泉宫的大气和灵动,适才略显花哨的花坛也显得端庄了许多。

即使压抑了N年的怨气,到此也可以大大地长舒一口气。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

 

网络资料:

1765年,奥地利早期古典主义的代表人、建筑师约翰·费迪南德·赫岑多夫·冯·霍恩贝格(Johann Ferdinand Hetzendorf von Hohenberg,1733年2月7日—1816年12月14日)接手皇宫的艺术设计,他在山脚下挖掘了“海神泉”(Neptunbrunnen),在山顶美泉宫的最高点建造了凯旋门(Gloriette),凯旋门从视觉上同皇宫花园紧密合一,用来纪念带来和平的正义战争。

 

借着“海神泉”的雕塑拍几张美泉宫也别有风趣。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2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3

 

“海神泉”假山的中部设计了一个水帘洞,这里也是游客们热衷留影的名所。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4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5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6

 

登山的路上还是有些阴凉所在,正是歇脚、拍照的好地方。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7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8

 

从这里角度可以看出可以美泉宫的北门外有一条延长的中轴线,后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而逐渐湮没。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9

 

山顶的凯旋门(Gloriette)是为了纪念玛丽亚·莱西娅女皇1757年战胜普鲁士的弗利德里希大帝的军队而修建的。1993年管理当局对凯旋门进行了一次彻底的修缮,并根据史书记载为凯旋门中部的两侧装上了玻璃。凯旋门前的草坪间特意开辟了一方水池,虽然不深、景色也乏善可陈,却正好可以装下凯旋门的倒影。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0

 

全景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1


 局部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2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3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4

 

游客从两侧可登上凯旋门,楼梯上古代武士的石塑像护佑两厢。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5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6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7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8

 

凯旋门南侧是一洼前圆后方的碧水,这里应就是山下“海神泉”的源头、储水池。

近代西方园林中喷泉的历史始于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台地园。顾名思义这是一些营造在起伏的台地地形上的花园,利用台地的高低落差,上方修建池塘,下方设置喷泉,形成自然的水压。而将喷泉艺术发挥到极致并声望蜚然的则是勒·诺特主持设计的凡尔赛宫。但凡尔赛宫不具备地势高低落差的地利,为此,勒·诺特专门派人在几十公里外的塞纳河边修建了十八座摩天轮般巨大的水车,并通过专用水渠输送到凡尔赛。据说现在塞纳河边仍保留着几座大水车,有机会要去实地证实一下。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19

 

从凯旋门楼顶眺望美泉宫和部分维也纳市区。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20

三都五地纪行12•美泉宫之三

P2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