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欧散策·山拥水绕的因斯布鲁克之二

标签:
情感风景杂谈海外旅游文化原创摄影风俗 |
分类: 驴影浮光 |
与上篇介绍的那些富丽堂皇的建筑相比,觉得因斯布鲁克老城的小街小巷更有味道,也许是旅欧的时间还不长、走过的地方还不多的缘故吧。
因斯布鲁克的老城里仍然完好地保持着中世纪城市的容貌,在狭窄的小街上,歌特风格的楼房鳞次栉比。巴洛克式的大门和文艺复兴式的连拱廊比比皆是,展现出古城的风貌。
网络资料:
弗里德利希公爵大街东端,建于1358年的市政厅内,有一座修筑于1442~1450年的城市塔楼(stadtturm),是因斯布鲁克老城区的象征。塔高57米,原来是座了望塔,塔楼上还曾设有牢房。后来于1560年重建,用小圆顶代替了尖顶,撤消了监狱和了望的功用。现在成为著名的观光游览景点,在塔楼的33米处有一座回廊,游客们可以从这里饱览茵斯布鲁克市的全景及四周环绕的山峰。
巴洛克风格的木门,应该有些年头了吧。
建筑外墙装饰得极尽奢华,如果放在别的地方也许显得很做作,但融合在因斯布鲁克的大街上就显得很融洽。
虽不是浮雕但也很有欧式风味。
一组商业幌子,设计各具匠心。
仰望头顶的飞机从低空滑飞而过,导游适时介绍说这里还是南北、东西交通的要冲,想必自古也是兵家必争之地了。
现代建筑的设计业很考究,楼前有一个露天溜冰场,很多小孩子在滑冰,父母则坐在旁边的一座临时搭建的暖和的咖啡屋里边享用着咖啡或啤酒等饮料边看着自己的孩子在冰上旋转。突然想起与《克莱默夫妇之争》开始的几个画面十分相似。
多气派的书店。哦,对了,因斯布鲁克还是一座大学城呢。
过道里的照明也很有艺术性。
历史、宗教、文化、体育和艺术把因斯布鲁克打造成了一个什么样的小山城呢。这里似乎与世隔绝,却又与外界的一切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