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马踏春芭坂湖

标签:
春色风景海外旅游情感文化原创摄影杂谈植物古诗词 |
分类: 驴影浮光 |
奥城正西数里处,有一野湖,丹语名Brabrand Sø。湖为条状,阔于东西,狭以南北,呈东西走向。湖区内叠峦漫漫、草木茵茵,窃命之曰“芭坂湖”。
春日载阳,有鸣仓庚,携子往游,不负桑田。茫茫旷野,林木未苏,莺啼鹂啭,花草不惊;南鸭虽眷眷以试水,北鸿仍遥遥而望归。自古良辰美景,务须诗歌为伴,鸥不才,不忍辱没湖光、冒犯山林,惟断取前贤咏春佳句,提兴赫威。图文兼览,或可会雅意于未言。
垂柳覆金堤,蘼芜叶复齐。
水溢芙蓉沼,花飞桃李蹊。
湖色荒野,蒿密人稀,不见“轻舟恣来往”,更别奢望什么“波影摇妓钗”了。
雪罢冰复开,春潭千丈绿。
轻舟恣来往,探玩无厌足。
波影摇妓钗,沙光逐人目。
倾杯鱼鸟醉,联句莺花续。
泽兰渐被径,芙蓉始发池。
未厌青春好,已观朱明移。
终于在“采桑歧路间”遥遥望见几个人走过来,不知其中是否有“美女妖且闲”。
从曹植这首叙事诗中可以得知,早在汉代就有“剩女”了。她们出身名门,自身修养好,自己的事能自己做主,一心指望把自己的终身大事托付给高义之士,令平庸“众人徒嗷嗷”。
美女妖且闲,采桑歧路间。柔条纷冉冉,落叶何翩翩。攘袖见素手,皓腕约金环。
头上金爵钗,腰佩翠琅玕。明珠交玉体,珊瑚间木难。罗衣何飘飖,轻裾随风还。
顾盻遗光采,长啸气若兰。行徒用息驾,休者以忘餐。借问女安居,乃在城南端。
青楼临大路,高门结重关。容华耀朝日,谁不希令颜。媒氏何所营,玉帛不时安。
佳人慕高义,求贤良独难。众人徒嗷嗷,安知彼所观。盛年处房室,中夜起长叹。
芭坂湖北畔,负阴抱阳,连绵横亘着一片别墅区。湖畔人家,不彰奢华,尽享“柳烟丝一把”的自然环境与结庐人境之趣。
人在玉楼中,楼高四面风。
柳烟丝一把,暝色笼鸳瓦。
能在此有个一砖半瓦者,皆非等闲,吾等“杂宾”只能在“门庭”(私人领地)之外窥视一二。
闲居枕清洛,左右接大野。
门庭无杂宾,车辙多长者。
住宅多属别墅,平时居住者并不多,主人们只是周末过来打扫一下,而到了夏天城里的人才搬过来消夏。此时,古朴的咖啡寮门庭冷落。
暗牖悬蛛网,空梁落燕泥。
看来“小谢城”虽然“城高跨楼满金碧”,但还没接通有线电视,因而接收卫星信号的“锅”比比皆是。
敬亭山下百顷竹,中有诗人小谢城。
城高跨楼满金碧,下听一溪寒水声。
梅花落径香缭绕,雪白玉珰花下行。
萦风酒旆挂朱阁,半醉游人闻弄笙。
都说近来经济衰退,很多丹人断供并出售未供完的住房。但仍有很多人家拥有空置的第二套、第三套住房。平时只能是空楼闲等闺人还。
桃之夭夭,其叶蓁蓁。
之子于归,宜其家人。
天上玉堂东。阳春是梦中。
隔湖眺望刚才路过的湖北别墅区。清风徐来,绿影乍起,即将到来的该是怎样一个夏天呢?
清风此地多,白日空自永。
芭坂湖南畔邻接着一处森林,面积很大。然时令尚早,林内阴瘴气盛,湿寒彻骨,遂未敢莽然擅入。
南有乔木,不可休息。
汉有游女,不可求思。
野彴度春水,山花映岩扉。
北林积修树,南池生别岛。
手拨金翠花,心迷玉红草。
列坐遵曲岸,披襟袭兰芳。
众鸟鸣茂林,绿草延高冈。
骑车沿湖转了一圈,发现周边仍有不少风水宝地闲置着、荒废着。不由想到:
谷口闻钟声,林端识香气。
愿言投此山,身世两相弃。
开春后,游荡在湖水里的公母野鸭子也情投意合、出双入对起来。
寒山者,唐朝一僧人也,原来也曾望断春水羡鸳鸯。“自怜生处乐,不夺凤凰池。”,简直就是要美人不要江山嘛。岂知江山在握,美人自拥。
止宿鸳鸯鸟,一雄兼一雌。
衔花相共食,刷羽每相随。
戏入烟霄里,宿归沙岸湄。
自怜生处乐,不夺凤凰池。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
湖畔不乏垂钓的好去处,水深、草肥,“槎头鳊”肉必丰腴,就是不知道那些野鸭、海鸟们嘴下是否留情。转念一想,置办一套鱼具少说也得上千丹朗,要是再白搭上几大张糖饼还没赶上拨儿,那“二个他妈妈”还不……看来,“纤手脍红鲜”的美肴是遥远的愿景,目前还无福消受。
石潭傍隈隩,沙岸晓夤缘。
试垂竹竿钓,果得槎头鳊。
美人骋金错,纤手脍红鲜。
因谢陆内史,莼羹何足传。
多像一条条刚钓上来的鲜鱼,用火棍串起,沾满糙盐、辣椒粉和孜然,就等着放到BBQ的烧烤架上去吱吱地流油了。
据说,饥肠辘辘的原始人看见草原上狂奔的剑齿虎也会流哈喇子滴。
哈,别胡思乱想了,还是保持一颗“清净心”回家去爆搓野韭菜来印证心中的“法王印”吧。
别了,芭坂湖。
回首望去,一枝去岁的荻花像一竿大旗在风中扑扑喇喇地摇曳着,搅和得人心帜荡漾。
真佛不肯认,置功枉受困。
不知清净心,便是法王印。
黄云紫塞三千里,
女墙西畔啼乌起。
虽然跨下非乌骓赤兔辈一日千里的“猎马”,但为了追赶飞骑在前的儿子,只得卖老命穷蹬,耳畔的急风竟也是呼呼啸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