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艺术健儿
艺术健儿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14
  • 关注人气:7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怀念]秦腔表演艺术家郭明霞老师

(2010-11-09 22:22:29)
标签:

郭明霞

楷体

gb2312

铡美案

四贤册

艺术专业

艺术健儿

杂谈

分类: 美好回忆

    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炬成灰泪始干

                          ——著名秦腔名家郭明霞逝世十周年祭

                                                                   

    为了纪念著名秦腔表演艺术家郭明霞老师去世十周年,我们专程赶往古都咸阳,拜访了她的家人,代表广大戏迷表达对郭明霞老师深深的怀念之情。

    刚进家门,就感到浓厚的到艺术气息,四周墙壁上挂满了郭明霞的剧照和名人题字。有些剧照是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如【斩秦英】【二堂献杯】等等。郭明霞的爱人王宇雄老先生拿出更多的剧照资料向我们讲述了郭明霞的精彩人生———http://s5/middle/5c44c00dg949f92bd46e4&690

http://s3/middle/5c44c00dg7543285484e2&690

http://s9/middle/5c44c00dg75432855f8f8&690

http://s13/middle/5c44c00dg75432860bedc&690

http://s1/middle/5c44c00dg754328623e20&690

http://s14/middle/5c44c00dg75432865523d&690

http://s12/middle/5c44c00dg75432869dafb&690

http://s2/middle/5c44c00dg7543286cda81&690

http://s11/middle/5c44c00dg7543286fe79a&690

http://s6/middle/5c44c00dg754328730265&690

http://s16/middle/5c44c00dg75432876149f&690

http://s12/middle/5c44c00dg7543287c374b&690

http://s10/middle/5c44c00dg75432880c269&690

http://s6/middle/5c44c00dg75432883bf35&690

http://s13/middle/5c44c00dg75432886cc0c&690

http://s11/middle/5c44c00dg7543288b634a&690

http://s13/middle/5c44c00dg7543288ffedc&690

http://s11/middle/5c44c00dg754328919b8a&690

http://s4/middle/5c44c00dg754328930633&690

http://s4/middle/5c44c00dg754328961883&690

    郭明霞1938生于陕西高陵县一个农村家庭,自幼就喜欢秦腔,当时家里条件还可以,父亲给山西一个大户人家当掌柜的,母亲和六个孩子在家,郭明霞最小,上面有五个哥哥。当时四哥郭维民唱男旦,在咸阳一带很有名,被人称为‘西北红’。有一次母亲带着大哥和明霞一起去看四哥,团长见明霞长得机灵,就让她唱一段,因为她在学校文艺队是骨干,经常参加各种演出,也算小有名气。郭明霞一点也不怯场,随口唱了一段,团长听了很惊讶,想让她留在剧团,但母亲只有这一个宝贝女儿,不愿让女儿受这份苦,坚决不同意。最后经过四哥和大哥的反复劝说,母亲才勉强答应了。当时郭明霞刚完小毕业,已经15岁了,有一定的文化底子,这在当时的演员中比较少见。但因为年龄大,练功比较困难,她不怕苦,起早睡晚,冬不畏严寒,冒着大雪吊嗓子;夏不惧酷暑,顶着骄阳练台步,硬是练就了一身本领。她进团的次年1954年二月就接了《屈原》这出戏,在里边扮演婵娟。正当排练紧张之际,父亲突然病故,为了不影响排练进度,她未回家守灵送葬,她忍着悲痛,顶着世俗的指责坚持排练。当年四月,《屈原》首次上省汇报演出,获得成功得到各界人士的好评,她的付出终于得到了肯定。1956年全省第一届戏剧汇演,郭明霞带着《丰乐园》参加演出,获得演员二等奖。在这期间还相继排演了传统戏《五典坡》《铡美案》等,声名渐起。1958年西北五省戏剧观摩演出,她以现代戏《党的女儿》参赛,在剧中扮演李玉梅,当时全国戏剧界好多名流专家观看了演出,中国戏曲研究院院长罗合如评说郭明霞“戏演得非常感人-----”。中央音乐学院著名指挥家李德伦说“郭明霞的唱腔有歌剧的手法,听了很顺。”于是两人找郭明霞谈话,想调她进中国歌剧院,郭明霞再三斟酌后婉言拒绝了,她不愿离开培养她的这片土地,不愿放下对秦腔的这种情怀。

    1959年咸阳人民剧团在长安县演出,一张门票两毛钱,观众看戏后高兴的说,这个剧团的戏美,一张票两毛,光郭明霞一口唱就值一毛八呀!从此,“一毛八”就成了郭明霞的艺名。

还有一次咸阳人民剧团在西安演出由郭明霞领衔主演的《铡美案》,当时西安一个剧团也同时演出该剧,咸阳人民剧团的《铡美案》场场满座,且连演多场,而另一个剧团的《铡美案》观众寥寥,不得不换戏。西安观众给予咸阳人民剧团以“外县王”的美誉。

    郭明霞对秦腔最大的贡献在于独特的唱腔,她独创的‘弹颤音’唱法,把歌剧的某些发声方法用到秦腔唱腔里,独树一帜,独创一派,开辟了秦腔美声唱法的新纪元。据王宇雄老先生说,郭明霞并没有经过音乐学院专门进修学习,她本身就有一副好嗓子,在参加1959年建国十周年赴京演出和随后的巡回十三省市的演出中,她博采众长,广泛吸收歌剧及其他剧种的特长,以至于后来逐步形成自己前无古人的郭派唱腔。

    正在和王老先生交谈时,他的二儿子王光红回来了。王光红向我们补充道:“母亲一辈子光知道演戏,我们兄弟两个都是外婆管大的,外公外婆去世时,母亲都没有在身边,都是在为自己的事业奉献。我最难忘的是母亲偶有不演出时,给我们一家子做饭,在剧团院子里一边洗菜一边嘴里还唱个不停。母亲的身体不是很好,以前日子艰苦,在那样的年代演戏排练,冬天穿的衣服太淡薄,双腿落下了风湿的毛病,为了驱寒,母亲就喝白酒,后来得下肝病也与这有一定的关系。”

     说到艺术片《四贤册》的拍摄,还有一个感人的故事。那是1988年3月中旬,郭明霞感觉身体不舒服,右上腹疼痛,全身乏力,皮肤黄染,经医生检查诊断为胆囊胆管炎,要求住院,但当时省电视台早就安排三月十九日去户县拍摄电视艺术片《四贤册》,为了不影响大局不影响剧组的正常工作,她放弃住院治疗,只带了一点内服药便随剧组去了拍摄地,经过一个多月的拍摄,终于完成了拍摄任务,不久《四贤册》上市,观众看了评价很高。还有人给郭明霞编了顺口溜:听了郭明霞的唱,三年五年不能忘;看了郭明霞的戏,十年八载不看戏。

    1999年,她已患重病多年,不得不离开她心爱的舞台,离开喜欢她的戏迷观众,丢下她的艺术事业,再次住进医院和病魔作斗争,但由于病情恶化,在医生第四次发出病危通知后不久便与世长辞,享年61岁。

    郭明霞不缺才华,唯却年寿,她的一生是短暂的,也是辉煌的。她的辉煌在于独创弹颤音,唱出了一种风格一个时代。特别是在《铡美案》最后一场戏中,当唱到“事到如今,我也不要你的银两,我也不要你与我伸冤,但求相爷将我一刀两断,也免得相爷作难了”时,似在呻吟哭泣,似在嘶叫苍天,柔中有刚,刚中有柔。最后“作难了”三字,如同霹雳炸响,长空撕裂!这种能刚能柔、刚柔相济的演唱特色,创造出了耐人寻味的艺术意境。一出《五典坡》,一唱就是几十年,后期的《四贤册》成为郭明霞的又一个代表做。其中的一段滚白‘我叫叫一声林郎新郎------’把那种家贫又无奈,只能恨天怨地之情表达地淋漓尽致,郭明霞运用自己独到的弹颤发音,每一个字的音准咬字都耐人寻味,唱得美妙绝伦,戏词也推敲得很完美。

    令人惋惜的是辛苦了一辈子的艺术家却没能过上幸福的晚年生活,买的新房还没有住上就离开了人世。老人临终前还有一个愿望没能实现:最后一次住进医院的时候,省电视台的人来看望她,她还许愿说,等她病轻出院后要拍摄《铡美案》全本,给后人留个资料,但随着老人的离去而成了永远的遗憾。

郭明霞的一生都贡献给了秦腔事业,同时也培养了张虹、张丽娜等优秀青年演员,她们不负众望,均在省市比赛中取得优异的成绩。

    一转眼十年过去了,愿郭明霞老师在天之灵安息,愿郭派艺术薪火相传,发扬光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