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中哲学之一——一树一王国
(2025-01-24 14:57:07)
标签:
杂谈林业 |
作为一名林业工作者,与树打交道三十余年,静下来的时候时常想起树中蕴涵的哲理,树木的哲理不但有其深度,也涵盖了方方面面。下面我就慢慢的分享给大家。
树中哲学之一——一树一王国
一棵树就是一个王国,树的顶尖自然就是国王,因为他总是高高在上,享受着特权——顶端优势;侧枝、大根自然就是肱股之臣,拥立在国王的周围,牢牢支撑着这个国家;三级枝、四级枝相当于州县,叶子和毛细根自然也就是老百姓,老百姓拥护自然根基就牢固,百姓富则国强,枝繁叶茂,反之亦然;一个国家就是一个有机体,通过政策(生长素)和财富(碳水化合物、矿物质以及合成的数百种物质)合理分配治理和调节着国家枝枝叶叶。
一个国家需要一位强有力的国王,国王的作用和位置不可替代。如果国王突然出现意外,国家就会混乱,出现成千上百的“新王”争抢位置。意外越突然、伤害越重需要恢复的时间也就越长,也需要经过数年的斗争新王才能树立绝对的位置,也许一直处于战争中,直到他附近出现另一个强大的“国”,占领了他的领地。
当然“国王”正常情况下是会会主动更新的,并不是顶端所有灾害的都会导致混乱。如果因为各种原因(主要是病、虫)出现衰败的迹象,国王会在最靠近他的位置“树立”一位接班人,并逐渐把自己的特权(顶端优势)转移,以保证“储君”的优势和正确的方向。有时也可能培养多个目标,但是总有一位会得到国王的赏识,给他最丰富的资源,突出它的地位,树立他的威信,最后平稳过渡。
虽然说,正常情况下国王可以通过政策和物质治理整个国家,但是有时也会有意外,就是国王长期昏庸,有一个“旁枝”的枝叶越来越茂盛,得到的优势也会越来越多。如果国王能及时发现,调整策落,就会扼杀于摇篮中,如果较晚发现就只能借助外力(园丁的刀、锯)消灭异己,否则最后只能被取代(比如齐姜被田氏取代)。
一树一国,一片森林就是无数个国家,而生态最稳定的状态是林灌草相结合,物种极大丰富,能够互惠互利、相互制约,在长期的生活中达到平衡。林中的乔木就是大国,灌木就是中等国家,林下植被就是小国。大国、中等国家、小国在各自的空间生存,最大限度地利用自然空间。大树能够得到更充足阳光,同时林下的植物也得到了大树的庇护(因为林下植物都是喜阴植物,强烈的阳光会把他们晒焦)。
森林中,大树之间的平等竞争可以互相促进生长,他们争相向高处生长以争取更多的空间,竞争也促使一棵树的顶端优势更加明显(一个国内更加团结)。但是有时候会出现霸王树,出现不正当竞争。霸王树失去了向上的优势,只会恣意的横向扩张,挤压其他树木的空间甚至完全霸占(美国就无耻地侵占欧洲盟友的利益、欲占有格陵兰岛、巴拿马运河甚至加拿大)。
霸王树一旦失去了周围乔木的平等竞争,就会恣意地向外扩张,他周围的树木逐渐枯萎,下面一点阳光也透不过来,灌木和草也慢慢逃离,失去了顶端优势,所有的枝干都毫无节制地生长,看似茂密的大树内部开始竞争起来,已经分成了无数的小国(就像我国周朝后期的战国)。
一棵孤立的霸王树也非常容易受自然灾害的侵袭,比如强风和雷击,每一样灾害都会把霸王树摧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