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宋通宝背当拾】的两种不同版别

(2010-08-15 10:09:50)
标签:

杂谈

【大宋通宝背当拾】的两种不同版别

先来看看嘉德公司的二枚拍品及一枚藏品:

相关链接: 大宋通宝当十大钱为南宋李宗宝庆元年(1225)七月后所铸。当时行“大宋元宝”钱,而“大宋通宝”只有铁质小平钱。铜质者仅见背“当拾”大钱一种。制作精整,传世绝少。“当拾”大钱径一寸六分(5.2厘米),重30至35克不等。钱文楷书直读,书法秀丽,拾字从入,是其特征。据云出自宋代大书法家蔡京手笔。按钱文字形又分为瘦书小字及笔划粗壮的大字两种,其中以瘦书者为佳。当拾大钱铸于西川地区,与嘉定折十同监。铸量究竟有多少,则无从查考。流传至今已成为世上罕见的钱币珍品。李佐贤《古泉汇》有文字记述:“大钱背文当十,《宋史》不载,为吕尧仙所得,宋钱之罕见者”(见《古泉汇》利十四) 19世纪30年代,著名古泉家刘燕庭先生获悉瞿木夫先生藏有1枚当拾大钱时,称赞是绝无仅有之品。瞿木夫(1769-1844),字苌生,江苏嘉定人,曾集藏古泉2,000余品。当时刘氏曾去函乞一墨拓,可惜未能如愿。十余年后,1847年刘氏在吕ㄞ孙先生处才看到1枚大宋当拾大钱(吕ㄞ孙字尧仙,道光丙申进士,官拜福建巡抚,爱好收藏古镜古钱古砖等文物)。刘氏以为吕氏所藏当拾大钱系瞿木夫之旧藏。古泉家翁树培先生在他的《古泉汇考》中指出:“尧仙所得,非苌生所藏者,以拓本对勘知之。”瞿氏之大钱一说于道光十一年(1831)以转归他人收藏,其后不知踪迹。吕氏之大宋当拾钱经过多年辗转流传后,已归藏泉家李荫轩先生所有。李氏曾有文字记述“大宋通宝当拾大钱,惟吕ㄞ孙先生藏有一枚,近时稍闻二三藏家有之,然南北合计不出十品,币斋所有者为吕氏旧藏。” 除上述二泉外,据目前所收集到的资料,迄今存世尚有十余品大宋当拾大钱。 ——源于关汉亨《中华珍泉追踪录》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635a3b0e011447599082df9bc176cb26.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71cb0ce94d27496ebc6777cd9bd5c008.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4df596065bab41aa8ec59f62fd9370ab.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a234682819854c7d8221cd428a591abd.jpg

 

 

 

再来看看另一版别的三枚: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66abeb43f4e0477e8952661a84f9956a.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408dd5db106b40e4919ef3cdf03617fb.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8c255bfb5b4841c49676d62ee9a7fbbc.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d4da743946bb41719884bca39a5845e3.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4ec315b0edcf4525b718708f78494881.jpg

 

http://img.icoin.cn/_files/201008/d4520b6d6f5e4d9ba3a15234f6f81f42.jpg

 

 

仔细比对:两个版别的主要区别在于:前一版别的“缶”字有一撇,后一版别的“缶”字少一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