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构建筑的奇迹——应县木塔

标签:
山西大同应县木塔木构建筑旅游 |
分类: 行走中国 |
应县木塔建于辽代清宁二年(公元1056年),至今已有九百多年历史,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古老的木结构佛塔,在历经了炮火、地震、风雨的洗礼后,却依然屹立不倒,与意大利比萨斜塔、巴黎埃菲尔铁塔并称“世界三大奇塔”。
中国现存“八大辽构”,应县木塔就是其中之一。相比宋金而言,辽更接近大唐,技术的继承,北方建筑风格大体的延续性,都保证了辽代建筑有可溯源的历史脉络。应县木塔的存在,让我们实实在在能看见木构能达到的高度。

木塔位于应县佛宫寺内,寺庙保留了古老的以塔为中心的布局模式:塔前有山门、钟鼓二楼、东西配殿,塔后有大雄宝殿及东西配殿、钟亭、鼓亭,形成一个位居高台之上的独立院落,可惜除了木塔,其余附属建筑均为清代遗存或近世重建。

作为核心的木塔,从外观看分五层,因内含四层暗层,所以实为九层,高达67.31米,接近如今近二十层楼的高度。它全靠斗拱、柱梁镶嵌穿插吻合,不用钉不用铆,以50多种斗拱的垫托接联砌建而成。如塔底层回廊外檐由24根木柱支撑,在静止时下层每根柱负荷120吨,可是柱下石础根本没有巢臼,木柱断面直接平立于石础之上。全塔装有木质楼梯,可逐级攀登至各层,每登上一层楼,都有不同的景观。第一层的释迦牟尼佛像,高达11公尺,在塔内仰望,更觉雄伟无比。周围是金刚、天王、弟子、供养人的壁画,笔法细腻传神,为辽代特有的绘画风格。最早游客还能进入登塔,自2011年开始为保护木塔,只对游人开放第一层参观。


还未进入景区,从远处看到木塔的第一眼,就深深被它的古朴宏伟吸引住了,走近木塔,外表虽已严重退色,但仍显宏伟大气之色。木塔匾额记载共有54面,现存53面,现悬挂48面,其中明代7面、清代38面、民国1面、年代不详的有2面。



前一篇:崖壁上的建筑艺术——悬空寺
后一篇:不起眼的国宝建筑——净土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