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味醇厚的锡兰之行——古城加勒

标签:
斯里兰卡加勒旅游行走南亚 |
分类: 行走南亚 |
离开美瑞莎,坐车二十来分钟就可以到加勒,几乎每辆路过的公交都可以到。这一段路沿着印度洋而行,一边是汹涌海浪,一边是宁静的房屋村庄,很难想象这里曾经历过严重的海啸。途中可以看见很多小片的沙滩,风景宜人,当地人三三两两的坐着休息聊天,而欧美游客大多人手一块冲浪板,时刻准备去迎接海浪。
南部海滨阳光热烈,正好晒鱼干

有空位俺们大多选择第一排,除了空间大,也方便和售票员沟通,以免坐过站。

这一段路还有非常著名的高跷渔夫,很多人就是看见这个风景照而来。不过现在这个兰卡的特色民俗已经和旅游项目一样,一般渔夫不上去,只有交钱了才上去摆个样子,坐车路过俺就手机拍了几根木桩。
加勒也是兰卡非常著名的旅游城市,公交坐到终点,远远的就可以看见古城的围墙,没有和tutu司机过多纠缠,直接往古城走去。这座古城作为殖民产物,处处彰显着欧洲的痕迹,建筑、咖啡馆,色彩斑斓的异国风情,和兰卡的大多城市相比,这里更干净,也规划的更好。

加勒城堡由荷兰殖民建造,坚固高大的旧城墙是加勒要塞的标志性景观,它见证了加勒殖民时期的变迁,还在2004的大海啸中保护了古城。作为一座世界文化遗产,如今古城内依然有人生活着,城内四百多座房屋、教堂、寺庙时刻散发着古朴文艺的气息,走在街巷中,古老又充满活力,走上城墙俯瞰整个古城,眺望浩瀚的印度洋,是一种独特惬意的享受。




荷兰教堂建于一座17世纪中叶葡萄牙女修道院遗址之上,整体建筑以白色为主,线条轮廓非常优美,内部虽然没有太华丽的装饰,但最有特色的是其地面和外墙铺满墓碑,这是昔日荷兰籍居民的墓碑,最古老的一块源于1662年。

兰卡好像只上半天课,中午逛街看到很多家长在等放学,这和俺们一样。


从古城外进来,穿过新城门就可以看见这个路牌,继续笔直往前就进入古城的商业核心区域。新城门由英国人建造,非常雄伟,它把老城与新城分隔开来,用来控制进出旧城的交通。

月亮碉堡附近的钟楼至今依然是加勒的标志性建筑,它高高的屹立在城墙之上,看尽加勒的沉浮岁月,目前仍然走的非常精准。

加勒古城三面朝印度洋,只有新城门这边面对陆地,最初是由葡萄牙人在四周建立壕沟,后来荷兰人有加长了壕沟的长度,并把城墙分成星星碉堡、月亮碉堡、太阳碉堡,临近傍晚时分,非常适合在这里吹吹印度洋的海风,看看日落。


位于老城东南角的乌德勒支灯塔,是每个来加勒的游客必去的地方,灯塔建于1938年,高18米,为了保持外观,工作人员会经常粉刷。它面朝大海,静静的屹立在城墙上,淡然的守护者下面的那片海,周围摇曳的棕榈树,飞翔盘旋的乌鸦,海浪的拍岸声,落日的余晖,游客的欢笑......古老的灯塔和自然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无论是拍照还是发呆,都值得在这里驻足。

前一篇:雪中西湖凑个热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