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2017-05-27 10:17:03)
标签:

柬埔寨

暹粒

吴哥窟

通王城

行走东南亚

分类: 行走东南亚
离开高棉的微笑,步行几百米便到巴芳寺,这是一座印度教寺庙,方方正正的三层平台,虽然只剩残垣断壁,但看过去依然很宏大,这也是一种金字塔式建筑。巴芳寺位于通王城内,通王城也叫大吴哥,是阇耶跋摩七世所建的国都,也是吴哥辉煌文明结束前最后一个国都,据《真腊风土记》所描述,当时的大吴哥城热闹繁华,建筑金碧辉煌,与当时中国的城市相比也毫不逊色。而巴芳寺在建城之前就已存在,由于保存状况不佳,如今已很难看出当年的宏伟,墙上叙述当时现实生活场景的浮雕也基本看不清。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巴芳寺以其长长的引道著称,整条引道大约有两百米,下面安放两排廊柱,上面以石板覆之。这样的引道可以将主殿衬托的更加庄严和神圣,当如今的游客走在引道上时,也会有种朝圣的感觉。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虽然只剩下残垣断壁,但依然能感受到这座寺庙的庄严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散落的石块,也是特色之一,都已经历了千年的岁月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雨季的天气,大多是从晚上下到早上,然后就开始大太阳。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石柱基本都只剩半截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沿着几乎快九十度的木质台阶爬到三层,最顶上只剩两个门框,这里基本没什么游客,或许累了也可能是晒的太热,找了处遮凉地坐着盯着这门框看了许久,给人的感觉仿佛这是一扇可以穿越时空的门。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绕到寺庙后面,可以看到后世佛教徒建造的卧佛像,佛像与主体建筑混为一体,也是非常的精妙。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从离开吴哥寺开始,游客基本就慢慢变少,尤其在通王城内的几个景点大多可以步行,这种安静的穿行在各种古迹之中的感觉,除了太热以外,的确很美妙。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散落于城内的古门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空中宫殿,原名金角山,最早由罗因陀罗跋摩二世建造的湿婆庙,后由苏利耶跋摩一世改为须弥山式的印度教寺庙,虽然不怎么出名,但仍然是高棉艺术发展的重要标志,作为吴哥寺的前身,吴哥建筑的艺术元素它都拥有。寺庙保存的还算完整,如今只能在外围参观,不能入内。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寺庙不大,孤零零的伫立在那里,传说国王每天会一个人来这里,与美女蛇相会,但是蒋勋更倾向于国王独自一人来这里思考,不管神话还是真实,都为这里增加了一点神秘的感觉。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战象平台曾是国王阅兵的平台,也是由阇耶跋摩七世建造,位于王城的中央。它是用巨石垒成的一片规模很大的建筑,平台最吸引人的是平台两侧的大象浮雕。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一片绿意盎然的美景。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平台长350米,正对着通往胜利之门的大道,从胜利之门凯旋而归的将士就在这里接受国王的检阅,站在平台上依然能想象当时的盛况。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一些浮雕正在修缮中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销魂的大臀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一扫早上的阴霾,天气越来越好,越来越热。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精美细腻的浮雕。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周萨神庙规模比较小,基本的结构和吴哥寺一样,像是一个微缩版的。虽然小,但已得吴哥雕刻与建筑艺术的精髓,一目了然却也十分精美,更关键的是它是我天朝认养的神庙,呵呵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也是个没啥人的地方,可以静静地感受它的沧桑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茶胶寺原本是阇耶跋摩五世为自己兴建的葬庙,但他在位期间很多寺庙都没完工,茶胶寺就是其中之一。它是高棉的第一座全砂岩石建筑,坚硬的长条青石,整齐地堆放在三层平台上。作为一座半途而废的寺庙,它纯天然未作任何雕饰,从而记录了吴哥建筑的建造工艺。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修复工作还是由我国来完成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新修复的痕迹比较多,稍稍转了一圈便离开。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吴哥之美——游走通王城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