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游刺桐城——独特的蟳蜅风情

标签:
泉州蟳蜅女海上丝绸之路行走中国 |
分类: 行走中国 |
福建有三大渔女,其中之一的蟳蜅女就在泉州。从文化宫坐上公交,就看见头戴特别装饰的蟳蜅女刚卖完海鲜坐车回去,虽然车上弥漫着一股海腥味,不过当地乘客早已经习惯了这种味道,偶尔几个像俺一样的游客则是好奇的打量着这些有特色的头饰。坐到格林公司下车,在第一个路口右转拐进蟳蜅村,可能是在过年期间,街上的人不是很多,倒是偶尔吹来的几阵海风让人瑟瑟发抖。
蟳蜅村是一个以捕捞和滩涂养殖为主的沿海渔村,也是泉州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的重要港口,曾经大部分载满丝绸、瓷器的商船都是从蟳蜅起航,沿着闽南沿海到达南洋。而生活在这里的蟳蜅女,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风俗习惯,最吸引人的当然就是她们的服装打扮。她们一般都穿“大裾衫”,这样出海时不易被渔网缠住,下穿黑色宽脚裤,适合劳动。最有特色的就是头饰,据说她们是古阿拉伯人的后裔,结婚后的妇女将头发梳好盘在脑后,绾成一个园髻,再横着插上一根发簪,把一串串鲜花串成花环,将发簪装饰起来,色彩艳丽夺目,就像一个流动的花园,展现了蟳蜅人对生活的热爱,虽然现代文明近在咫尺,但她们依然虔诚的传承者祖辈们世代沿袭的生活方式。

蚵壳厝,就是用牡蛎壳建造的房子,当地人用牡蛎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成后的一座座蚵壳厝,形成了东南沿海一带极具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巧妙的设计和工艺,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建筑形式。

古老的蚵壳厝由于保护不善,很多已经破坏严重。

一些新的蚵壳厝正在修建,以传承这种独有的建筑形式。

曾经出海的商船,在卸完货返航时,如果不载货就会变成空船,这样重心不稳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就将散落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回来后堆在蟳蜅海边,用来修建蚵壳厝。



刚进村就看见一面蚵壳厝

蚵壳厝,就是用牡蛎壳建造的房子,当地人用牡蛎壳拌海泥筑屋而居,建成后的一座座蚵壳厝,形成了东南沿海一带极具特色的贝饰古民居,巧妙的设计和工艺,在国内也是绝无仅有的建筑形式。

古老的蚵壳厝由于保护不善,很多已经破坏严重。

一些新的蚵壳厝正在修建,以传承这种独有的建筑形式。

曾经出海的商船,在卸完货返航时,如果不载货就会变成空船,这样重心不稳不利于航行,于是船员就将散落的蚵壳装在船上压舱,回来后堆在蟳蜅海边,用来修建蚵壳厝。


前一篇:慢游刺桐城——闹中取静的开元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