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人的期望,让我无法承受

(2009-12-12 07:24:58)
标签:

贵州都市报

曹浩

心理

教育

家人的期望,让我无法承受

文\曹浩

    尊敬的心理专家:您好!

    我是来自清镇市的高二学生阿祥,感觉自己的未来一片迷茫,希望你们帮帮我!我出生在农村一个贫困的家庭,在父亲去世后半年我才出生,也就是我一出生就是没有父亲的孩子。两岁左右时,母亲改嫁到别处,抛下我和两个姐姐。好心的伯父看到我们仨姐弟流落在外,无人照管,便将我们带到他家。伯父家生活其实也困难,并且自家还有三个孩子,年龄也与我们仨姐弟相仿。两个大人要照顾六个孩子,总共八口人要吃饭,我们的生活是很艰难的。

    转眼10几年光景,我在伯父伯母的关爱下跨入了高中,全家六姐弟中我是最小的,也是唯一一个读到高中的,全家人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这于我是动力更是压力。

    爷爷奶奶老了,没有人在他们身边照顾,他们把目光转向了我;母亲因为嫁得也穷,虽然生了两个男孩,但不听管教,她也把目光转向了我;伯父伯母因为担负全家人的生活,穷困不堪,现在五六十岁的他们看上去比同龄人衰老许多,哥哥也出门在外,家里现在只剩下我和他们两老了。

    全家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我身上,这使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达到了极限。此时,抛我10多年于不顾的母亲突然出来说要供我读高中,虽然母亲的家境并不比伯父家好多少,但为了我的未来,伯父伯母含泪答应了母亲。可这一切更加重了我的心理压力。

     坐在学校,念着家里,重重烦恼堆积于心,使得我的心理状态一度下降:内向、忧郁、烦闷……学习成绩从全校前几名一直滑到了接近三十名。成绩的下降给我打击很大,失去了美好的憧憬和梦想,就连下一秒我为啥去活都不知道?我真的好迷茫,请求得到专家的帮助!

 

解答:

   

                                  压力的来源

    阿祥,你好!读你的故事让我们担心,我们担心的不是你生活的境遇会怎样,而是你对生活的态度。我想可能是这样的,因为一直以来你都是在周围人的关心下成长的,所以你的内心始终有着对他们的一种亏欠,而现在你的角色是学生,也许在你的世界里,丰富的世界已经变得黯淡和狭窄了,学习上是否有认同感和成就感才是重要的,如果成绩不好,你就觉得自己仿佛失去了价值,就会很痛苦,就想逃离现实。

    外在环境的关心与照顾,让你的学习在本身之外,有了更多的意义和压力,所以你才比较烦。或许并不是周围的伯父伯母、爷爷奶奶、你的母亲对你真的有什么过高的期望,可能是你觉得自己需要来承担责任,才能偿还内心的债务,于是你无意识地在给自己增加压力筹码。或许你真正的问题是过度认同你周围关心你的人了,因为你的心中有过度的愧疚,于是试图让你周围的人满足,而忽视了自己的需求,也忽视了自己的能力。

    现在关键的是你怎么来看待学习,如果你认为学习完全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取悦他人,那么动力长久地来自外部,你对学习的厌倦也是迟早的事情。另外,如果你认为你的价值感和成就感只是建立在学习这样一个筹码上的话,那么学习成绩的下降就会对你造成很大的内心冲击。

 

                                    态度很关键

    也许对你而言,很多困难要看我们怎么样去看待,如果把它看成是挑战、锻炼、经验,就能够培养出生活的能力,面临的困境也就不构成困境。当然,你也可以把困难看成是很大的障碍,比如爸爸的离世,妈妈的改嫁,家里挣不了更多的钱,生活境遇不好,那么慢慢地就会让自己失去自信与自尊,万般烦恼,焦虑。

    解决困境关键在于态度,认为问题是什么,它就会为我们显现什么。事实上,很少有小时候非常顺利的成功人士,他们回忆早年的时候,都会对曾经经历的苦难表示感谢,没有那段让人困窘的日子,也不会学到坚强和坚韧,痛苦往往使人觉醒,给人力量,也让人知道奋斗,因为人的欲求有一种张力,当欲求被满足时,人往往比较松弛,没有什么进取心。欲求不满的孩子会思考自己要做什么,能做什么,未来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如果从小生活顺利,就很少会思考这些有意义的问题,这种思考正是对成长的激励,而且对你来说,你的烦恼只是现阶段的烦恼,是成长中的烦恼。

    你现在正处在困境中,也许你没有看到困难中蕴含的积极意义,如果只是被困难的消极意义控制,你也许就会自暴自弃,放任自流,比如不好好学习,放弃责任,想怎么生活就怎么生活,还以为那是摆脱困难和痛苦的方法。如果你知难而进,越是有压力,越是管理好自己,过更有效率的生活,那么你将利用困境激励自己,一步一步实现人生的目标。

                                   内心的选择

    我们可以看出这封信有一种忧郁的味道,一个男孩子写这样的东西,像在做自我觉察,像在分析自己。从信里可以看出你是很压抑的,没有情绪释放的时候,不能忘情地大声喊叫和放声大笑。所以,我们一般会鼓励你去建构一个强有力的兴趣来支撑自己,兴趣可以是体育运动,也可以是文艺爱好或者对艺术的追求,兴趣是一个可靠的朋友,可以缓冲你在学习上体验到的压力。

    爸爸的过早离世给你带来创伤,妈妈的改嫁你认为是创伤,寄人篱下无形中承受很大的压力你认为是创伤,但这些创伤对你的伤害,远远没有你自己的生活态度变得消极的伤害大,真正能够伤害到你的是你对生活消极的态度。所以,其实很多内心的伤害都是我们内心选择的结果,你认为它是伤害,它果真会变成伤害,来困扰你,如果你不认为那是伤害,那么内心感受也就不同了。最后谢谢你让我们共同来分享你的故事。

                                                         2009年12月12日《贵州都市报》心理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