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辟蹊径绣锦文--黄春宇散文《紫园管窥》赏析

(2021-11-15 22:33:32)
另辟蹊径绣锦文
--黄春宇散文《紫园管窥》赏析

张楚章

      中国散文学会会员、广东省作家协会会员黄春宇的第三部散文集《温润》问世之后,果然不出所料,好评接踵而来。特别是揭阳市作协副主席、榕城区作协主席陈海生的序言《充满情感温度的心灵咏叹》,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共识和共享,更被多个报刊媒体采用或转载。而书中的散文《紫园管窥》创作手法,是我十分欣赏的。
另辟蹊径绣锦文--黄春宇散文《紫园管窥》赏析

      读了散文《紫园管窥》后,我倍受感动,看得出黄春宇的作品已达到一个崭新的水平和境界。该文在逐级刊物发表至《中国国门时报》后,最近又被全国知名杂志《散文选刊》(原创版)采用。继散文集《温暖》《温度》出版后,黄春宇的《温润》应运而生,因文而升。《温润》中的大部分文章是作者派驻贫困山区五年扶贫生活应时而生的心血结晶,是一个大时代政治生活的缩影,这在很多评论文章中已经给予高度的肯定。基于此种情况来看,这正是他多年的生活积累和不断学习积淀后的爆发性表现,可视为是其散文创作一个值得关注的转折点。
     《紫园管窥》散得开,散得合情合理,散得层次分明;收得拢,收得住,收到既能突出传承好家风的主题,又把采风的目的隐藏在行文之中,从而达到推介紫园的主旨。本来是组织者邀请文艺家为紫园所做的一场高品位采风活动,但作者却不写组织者如何带领大家参观,怎么去介绍紫园的楼台亭榭、美丽架构、匠心独运……如果这样写的话,难免会让人觉得是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是写他自己去看到的景物,而是写住在那里的一个老熟人来引路观赏,让人感到十分亲切可信。
另辟蹊径绣锦文--黄春宇散文《紫园管窥》赏析

       那么,这个人物要如何出场呢?可以是偶然碰到,也可以是邀请前来,但这些都太过落于俗套。作者另辟新路,从一副感兴趣的对联“向阳门第春常在,积善人家庆有余”到叩门讨杯茶喝,一步步引出老熟人一一杨建发先生粉墨登场,再从他家门匾上的“弘农世泽”进而引出主人翁是一个从农村洗脚上田、进城发展、与时俱进的人,是一户有农耕年华和良好家风的传承世家,从而做为主旋律来提升文章的中心思想。
       作者把宣介紫园隐藏在杨先生带他观光的过程中一点一滴地流露出来,自然而然地体现开来,如乐曲悠扬、曲径通幽、小桥流水,不禁使人想起了杭州西湖、苏州园林、嘉兴乌镇……甚至联想到进入了《红楼梦》中的大观园。笔墨到处,水到渠成,紫园胜似世外桃园、犹如人间天堂的幽雅环境,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些都是与采风意图一脉相通、一气呵成的,读者是否明白作者的初衷和文中的奥秘,那就仁者见仁了。
另辟蹊径绣锦文--黄春宇散文《紫园管窥》赏析

      由是观之,《紫园管窥》的作者不按套路出牌,摈弃传统的小散文笔法,突破描写景物的固有框架,大胆尝试文化散文这种新兴的大家笔调,自然而然地从身边的文化视点入手,引古博今,叙事抒情,情景兼融,兼收并蓄,循序渐进,逐步推出建筑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主旨,在家居文化中有机植入家族文化,以小见大,首尾呼应,完美收官。
       多少年来,黄春宇不忘初心,脚踏实地,以文学创作为乐,百尺竿头渐修渐进,我也喜欢阅读其文章,并从中获益匪浅。有感于此,聊作数言以记,并祝愿其创作佳构倍出,更上层楼。


作者简介
另辟蹊径绣锦文--黄春宇散文《紫园管窥》赏析

       张楚章,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揭阳市榕城区作家协会会员等,作品散见《作家文苑》《汕头日报》《揭阳日报》等,与人合编过《中国中老年人保健丛书》,在全国各级报刊发表过医药保健科普、民风民俗和书法感悟类文章100多篇;出版有《棉浦历史文化撷英》和个人书法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