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思维导图遇上自然拼读,会擦出什么火花!

标签:
教育美国文化育儿 |
分类: 美国教学 |
之前的文章,曾跟大家分享过一篇”当思维导图遇上绘本精读,会擦出怎样的火花?”
想重温这篇文章的朋友可以点击这里查看。作为思维导图“遇上”系列的第二篇文章,今天来跟大家聊聊思维导图在自然拼读的学习上,能有哪些帮助。
小媛老师8年前刚开始做实习老师的时候,去到各个美国小学的教室参观。印象最深的就是美国课堂每天早上的”早读“活动,但是他们不读课文,而是读单词!比如这位老师,一大早就把所有“Ch"和"Sh"发音的单词写在海报上,带着孩子来练习:
什么是自然拼读?
自然拼读,就是通过掌握英文字母(Letter) 和发音(Sound)
之间的关系,迅速拼读出英语单词的能力。我们都知道,英文的26个字母中每个字母有一个或多个声音。比如英文字母“i", 在“bike”
和“city"中出现时,就有着不同的发音。自然拼读,就是教给学生字母或字母组合在单词中的发音规律。
很多地方宣传学会了自然拼读,孩子就可以”见词能读,听音能写“了!它真的有这么神奇吗?
我们先从美国孩子为什么学习”自然拼读“说起,美国孩子的课堂其实是以阅读为主的,学生会根据自己的阅读水平,来选择自己喜欢读的书。这时就是考验孩子自然拼读技能的时候了,那些熟练掌握自然拼读的孩子,遇到不会的单词,可以自己拼读出来,这时他们的小脑袋里就会建立起”单词“和”图像“的联系。这是因为英语为母语的孩子已经有了充足的"听力词汇”储备,只是他们还没有在书本上读出过。

相比于美国孩子,咱们中国孩子在学习自然拼读时就有了一些挑战,因为我们的“听力词汇”通常无法达到母语国家孩子的水平,这时就需要通过大量的单词学习来补充。所以小媛老师的建议是,我们应该比自然拼读更早地来学习高频词和视觉词(sight words),目的就是大量的扩充词汇量。这样子在学习自然拼读时,才能更加游刃有余。
学习自然拼读的阶段
等到孩子具备了大量的单词基础后,就可以开始系统自然拼读的学习了。美国孩子从幼儿园开始,一直到三年级,在不断地强化Phonics的技能。很多爸爸妈妈在学龄前都会通过”读绘本“的方式,来让孩子熟悉26个字母名(letter
name)和字母音(letter sound),因为这是自然拼读学习的第一阶段。
1.字母名和字母音的对对碰
最开始学习自然拼读,是从学习字母名和字母音开始的。在这个阶段,孩子要开始学习26个字母的名字(letter name),并要掌握它们对应的发音(letter
sound)。比如,小朋友看到在看到字母A的时候,不仅要知道它的名字A,还要知道它的发音是/a/。
最好的”字母音“学习方式是赋予它学习的意义。所以在单词中来巩固字母音,是个很有效的方法。很多小朋友的家里都会有这样的一个26个字母表格,每个字母音,都在一个个的单词中找到了它的位置。
2.短元音(short
vowels)练起来
随后,小朋友们要开始学习a, e, i, o,
u的短元音形式。比如Short i在单词igloo, fish, pig中的发音都是/i/, Short U在单词bug,
truck, umbrella中的发音都是/a/:
比如我很喜欢的一个学习CVC单词的方式使用这样的折叠条,老师把单词中的字母一个个展开,学生一个个的sound
it out(读出来),
最后把这些音连在一起,就可以成功读出单词。这个活动既简单,也能让孩子从最基础来练习拼读。
3.长元音(long vowels)快跟上
学习完短元音,就该学习长元音AEIOU的发音规则了。学习元音时,美国老师最喜欢做的活动就是Sorting(分类),比如把所有长元音A和短元音A的单词来分类:
在学习长元音时,老师还要介绍不同的元音组合规律,比如“神奇的字母E"规律:
如果一个CVC单词的结尾,有个神奇的字母E,那么这个单词中的元音就发长元音的音。
举个例子,Kit中的元音i是短元音/i/,可是如果结尾有个magic
e,那么这个单词Kite的中元音i就变成了长元音/ai/,或者说本身的字母音。
到了这一阶段,小朋友们已经有了基本的自然拼读技能,已经开始读一些简单的自然拼读读本了。这时候的初级分级阅读读物如兰登分级读物和Bob
Book都是不错的选择!
接下来,小朋友可以开始学习辅音组合对应的规则,比如这些常见的辅音组合:bl, cl, cr, cr, fl,
gl等等:
”思维导图“遇上自然拼读
思维导图作为美国老师最爱的一款教学工具,不仅可以帮助阅读和写作,还是自然拼读的有效工具。美国很多学区每年都会给老师提供”思维导图“的教学培训,老师的教室里都整齐的挂着这样的思维导图海报,上课时用到的时候,只要指一指,学生们就能get到老师又要用思维导图啦!

对于思维导图,很多朋友并不陌生。思维导图(thinking map)是一种形象的可视性思维工具,用来建构知识,发散思维,帮助培养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美国小学有8种流行的思维导图:圆圈图、气泡图、双气泡图、树形图、环抱图或括号图、流程图、复流程图、和桥形图。每一种图都有着不同的特点和用处,接下来就跟大家聊聊思维导图对自然拼读学习能有怎样的神奇助攻?
1.思维导图帮我们记忆发音规律
树形图用于分类。在学习长元音: AEIOU的时候,老师会选择树形图,来进行长元音单词的分类:
在介绍元音发音的时候,无论是长元音还是短元音,都可以用圆圈图,把所有符合这个发音规律的单词总结在上面:
学完了短元音和长元音,是时候让小朋友来进行下总结和分类,这次又用到了树形图。
小朋友用树形图的形式,从对比的角度,列出了长音和短音的例子,简单明了,一目了然。
Blending
Sound也就是拼”音“成”词“的技巧,当小朋友知道了字母C, 字母A,
和字母T的发音时,就要试着把他们连在一起,拼读出来C-A-T。
括号图强调整体和局部的关系。老师用括号图,把单词中单个字母的音发出来,然后Blend在一起(连在一起),这个可视觉的工具,让孩子把单词Ball中的首音和all连在一起,拼读出:
Ball
什么是押韵词呢(Rhyming Words)?
押韵词就是那些结尾韵脚相同,但是拼写不同单词。例如:hill和fill, top和mop,
plate和skate,这些都是押韵词。押韵词一起学,就非常容易记住单词,因为大多数押韵词都含有一样的字母组合。
在学习押韵词时,美国老师喜欢用桥状图。桥状图是思维导图中比较难懂的,它用来描述事物之间的相关性。用as连接,类推出其它具有类似相关性的事物。
本期福利:下载文中提到的思维导图和自然拼读相关模板,关注并在公众号对话框回复"遇上2"
(注:不是下方留言区回复,而是接收公众号消息的地方)
喜欢我的文章,不用打赏,请点个“喜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