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干净的味道与力量 ——蒋军晶《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2012-12-09 19:47:41)

干净的味道与力量

——蒋军晶《去年的树》教学实录

                    执教者:杭州市天长小学 蒋军晶

                    学生:杭州市安吉路小学4年级学生      

 

这是一个“干净”的童话

师:(出示丰子恺没有脸部五官刻画的漫画)这幅漫画有什么特点?

生:非常简洁,连脸部的五官都没有画出来。

师:哈,是的,有人说丰子恺的漫画“不要脸”。

生:(笑)我也觉得丰子恺的漫画非常干净。

师:我很喜欢你用的“干净”这个词。今天我们要读的这篇童话也很干净。(板书:干净)这个童话真的很干净,第一句话就告诉我们了这个童话的两个主要人物——

生:(接)小鸟和树。

师:这个童话真的很干净,第一句就告诉了我们这个故事主要是讲——小鸟和树,而且告诉我们他们是好朋友,好到什么程度呢?

生: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歌。

师:一句话就交代得清清楚楚,这句话我们再读一遍——

生:(读)鸟儿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唱歌。

 

                         练习干干净净讲童话

师:可是有一天,他们不得不分离了。(出示小鸟和树告别图、提示语)看这个场景图,树对鸟儿说了什么?鸟儿又是怎么说的?把这个场景说清楚,说得干净点,不要随便加形容词。

(学生练习说3分钟)

生:树对鸟儿说:明年春天还要回来,听你唱歌。小鸟说:好的,请等着吧,我一定回来听你唱歌。

师:树不可能无缘无故地对鸟儿说话的,所以前面要把原因交代清楚。请再说一遍。

生:寒冷的冬天就要来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遥远的地方去。树对鸟儿说:明年春天还要回来,听你唱歌。小鸟说:好的,请等着吧,我一定回来听你唱歌。

师:对了,今天我们就练习干干净净讲故事,我们在说一个场景的时候,只要把事情讲清楚,不随便加形容词,好吗?

(依次出现小鸟和树根、小鸟和大门、小鸟和灯火的场景图,分场景练习讲故事,再把四个场景连起来讲清楚。强调语言干干净净,不加形容词等修饰词汇。)

                   干净里的“显眼处”

:(出示丰子恺的另两幅漫画)你们有什么新的发现?

生:一幅画里,脸里边画“嘴和鼻子”了。

师:是啊,丰子恺很多人物画都是“不要脸”的,这里出现了“嘴和鼻子”,就很醒目。这样显眼的地方还有吗?

生:“放风筝”那副画里有字。

师:仔细看看,什么字?

生:这两个字是和平

师:丰子恺画画一向来喜欢简洁干净,为什么这几个地方又要画得这么具体、细致呢?

生:画了鼻子和张开的嘴,估计丰子恺要强调里面的人很开心。

生:风筝里写上和平,表达了画里的人内心渴望和平,这里的放风筝是有象征意义的。

师:你们看,干干净净里显眼的地方,往往吸引我们停下来想一想。

师:《去年的树》这篇童话,这么简洁,这么干净,形容词都几乎没有,你再从头到尾好好读一读,有没有哪个词,哪个字,就像这幅画里的“嘴和鼻子”,就像这幅画里的和平一样,是很显眼的,是引起你注意的,是让你停下来想一想的?把这样的词圈出来。

(学生圈划,思考,5分钟)

师:(巡视)我发现有同学圈了个“看”字,有点意思,为什么呢?

师:(继续巡视)他读书很安静很细致,他圈的是“天天”,一定有他的想法。

师:你为什么圈这个词?在小组里讨论分享。蒋老师会仔细观察,哪个小组能做到每个人都发言,每一个人都愿意把自己的想法和大家分享。

生:(小组讨论)

师:谁来说说你圈了哪个词,为什么圈这个词,说清楚理由。

                       一个“看”字

 

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生:我圈了最后一句中的

师:这个“看”字有什么特别之处吗?

生:作者可以写“唱完了歌儿,鸟儿就飞走了”,这里强调了看了一会儿,我觉得鸟儿是向树作永远的告别。

师:这就奇怪了,为什么鸟儿在树根、大门那儿不作永远的告别呢?为什么到煤油灯这儿就作永远的告别了呢?

生:煤油灯里的灯火熄灭了,相当于树的生命就没有了。

生:一般情况都是这样的,前面还坚信朋友还活着,只要自己努力,朋友是可以永远在一起的。但是,灯火灭了,朋友也就不在了。

生:我也觉得是这样,以前心里抱着希望,可是现在,觉得希望马上就破灭了,所以要看一会儿。

                        第二个“看”字

师:一个字让我们体会到那么多。还有其他的地方吗?

 

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生:我也圈了“看”字,不过我圈的是前面那个字。

 

 

师:这两个看了一会儿到底有什么区别?

生:我觉得有区别。这里的看了一会儿是小鸟在判断——灯火是不是我的好朋友树。后面的看了一会儿是告别。

师:他觉得两个“看”之间有细微的差别,你们都是这样想的吗?

生:我觉得第一个看了一会儿不是判断,是鸟儿还存有侥幸的想法。判断可以盯着灯火看就可以,而这儿是睁大眼睛盯着灯火看,他是希望灯火不是自己的朋友。

生:我也是这样想的,第一个“看了一会儿”是不相信树变成了灯火,后一个“看了一会儿”表明他不得不接受这样的现实,他知道要与树永远分离了。

师:一个“看”字,大家有这么多的理解与体会,老师也有自己的想法,老师的想法更倾向于第一个“看”是小鸟在观察,在确认,在判断——

生:老师(强烈要求发言),我也觉得是这样,第一个“看”,小鸟是在判断,大家看课文,小鸟看了一会儿后,对树唱起了去年的歌,这说明小鸟确认了面前的灯火就是她的朋友树,否则她不会唱“去年的歌”,鸟儿唱去年的歌,就是和树共同回忆过去在一起的日子,过去的美好。

师:好一个“看”字啊,这是整个童话里边为数不多的细节描写,我们来读一读吧。

生:(读)鸟儿睁大眼睛,盯着灯火了一会儿。接着,她就唱起去年唱过的歌儿,给灯火听。

师:不不不,同学们,不要读得这么“用力”,这么煽情。尽管你有很多体会,但可以把感情平缓克制地表达出来,听我读。

生:(再读)

 

                           不得不提到“必须 ”         

 

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师:你还圈了什么词呢?

生:我圈的是必须。就在第二段里。

师:我自己读的时候,真没注意这个“必须”,你来说说这个“必须”。

生:这个“必须”说明小鸟是“不得不”离开,其实小鸟是很不愿意离开的,她想和树呆在一块儿,因为他们是很好很好的朋友。

师:孩子们,听到了吗?关系再好,也有分别的时候。在这个童话里,小鸟为什么必须离开?

生:她要去南方过冬。

生:她不离开会死的,没有办法。

师:小鸟是为了生存必须离开。生活中,有必须离开的时候吗?你经历过这样的事吗?

生:我一二年级是在另外学校读的,三年级的时候转学到这里,那时候,我就不得不和我的同学分别。

生:比如一个人要出国留学,那他的爸爸妈妈就不得不和他们的孩子暂时分离。

生:……

生:还有,一个人要死了,就说明他要和大家分别了……(有笑声)

师:同学们别笑,童话里这个“必须”告诉我们,有时候,我们必须面对生活中的“生离死别”。谢谢你的“发现”(面对圈出“必须”的学生),谢谢大家的分享。

 

                         为什么只看了“ 一会儿”  

 

唱完了歌儿,鸟儿又对着灯火看了一会儿,就飞走了。

 

 

 


生:蒋老师,我圈的是一会儿,因为我有一个疑问。

师:哦,说来听听。

生:如果鸟儿认为灯火真的是他的朋友,为什么只看了“一会儿”呢?

师:你的意思,应该看很长时间,因为心里不舍。你们怎么看这个问题呢?

生:我认为是小鸟不忍心看到朋友树死去,多看会让自己太悲伤。

生:因为灯火总有一天是要熄灭的,朋友已经走了,再看也没有用了。

师:他的意思是“该放手时就放手”,很多时候,人总有一别。

生:我觉得是鸟儿尽到自己的责任了,实现了自己的诺言,反正朋友会永远活在自己的心里,看不看都无所谓,所以说看了一会儿

师:她的理解让我很感动,在她看来,小鸟和大树没有真正的分别。

生:老师,你们都觉得大树死了,可我觉得他认为这棵树还没有死。我想续写这个故事,可以吗?

师:鸟儿飞到了以前树根在的地方。小鸟想:不管怎么样,树根还在那儿,我要唱去年唱的歌给树根听。于是,他唱起去年唱过的歌给树根听。突然,一个声音对他说:谢谢你又来为我歌唱。原来是树根在说话。树根又说:你以为我死了吗?其实我并没有死,只要我的根还深扎在泥土里,只要太阳还照耀着我,我就不会死,明年请你再来为我歌唱。小鸟欣喜地飞走了。

生:(自发鼓掌)

师:刚才蒋老师还自以为聪明地总结,朋友终有一天是会离开的,她却告诉我,朋友是可以永远不死的。

                         还有许多……

师:同学们,不好意思,下课时间到了,我们不能继续往下聊了。我发现有的同学,还圈了其它的词,例如有一个同学竟然圈了“他”和“她”,有兴趣,你们下课后可以自己交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