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漂子家族兄弟多(北大荒的鱼之四十六)
标签:
北大荒哈尔滨黑龙江菊花鱼 |
先普及一个字:䱗,音cān,与餐是一个音——这个字在计算机的字库里也没有,怎么打也打不出来。
在有的书里把它与“𩽐”一样写。在《正字通》里说,它是“白鰷”的别名。
也许,那“白鰷”就是民间说的“白漂”的本源吧?
说起“白漂子”鱼,在屯子里的老百姓心目中,是特别好的一种鱼。
它与“川丁子”一样,是大众化的鱼。
“溪桥水涨鲦鱼上,市村花明九旗悬”,山沟里屯子里虽然出不了几个名人,却有名鱼,这名鱼,就是大名鼎鼎的白漂子。
五十八、白漂子
白漂子,也是一个大家族。
白漂子家族,学名就叫“䱗”。
在北大荒的白漂子家族里,按土名分别叫,有白漂子、青鳞子、紫泥肚子。
这三家的学名分别是:䱗条、贝氏䱗条、兴凯䱗条。
http://s10/mw690/001GJyCpzy70sSVAP3j49&690
http://s6/mw690/001GJyCpzy70sSVUOQB95&690
http://s10/mw690/001GJyCpzy70sT7rQff39&690
《盛京通志》称白漂子为“鲦”:“形狭而长,鳞白而细,其性浮,俗呼白漂子。”
关于白漂子的名称很有来历。有人说因为它身体长得薄,颜色又白,在水中游动就像飘动;有的说,它傍晚在水面上,向上一蹿一蹿的,像飘动的银光;还有的说,白漂子游动的时候,速度快,就像古代武林高手投出的飞镖……到底哪个对,就看每个人对白漂子习性的理解。其实,关于白漂子名称的来历,老百姓说,白漂子产下的鱼子能够随着风到处飞扬,落到有水的地方就孵化成鱼,因此凡是有水的地方就有白漂子。因为它是在天上飞来的鱼,所以就叫白漂子。http://s7/mw690/001GJyCpzy70sTdeSmab6&690
是呀,其实就这种鱼的体型看,粗粗一看,都会以为不过是个缩小版的“兴凯湖大白鱼”,它与戴氏红鲌、蒙古红鲌、尖头红鲌的模样也差不多,只不过个头小了许多罢了。
但是若是细分,就是䱗条、贝氏䱗条、兴凯䱗之间也有细微的区别的。镜泊湖的䱗条一般体长为15—18厘米,大江里的䱗条和兴凯湖里的兴凯䱗条一般为10—15厘米,其它大型水库的䱗条多为12厘米左右。
白漂子家族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小型经济鱼类。
《拜泉县志》有记载:“白漂子鳞细扁长,不过三四寸,惟煎食甚佳。”
是啊,这种小鱼,最好就是煎、炸吃才好。
http://s7/mw690/001GJyCpzy70sTcQmLc06&690
http://s10/mw690/001GJyCpzy70sTdcd7379&690
http://s2/mw690/001GJyCpzy70sTcZXKV41&690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