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归乡杂感——谈谈一个叫“心斋”的方法

(2016-01-27 17:13:28)
标签:

健康

中医

国学、企业经营

分类: 我的日常生活

       我曾经说过,我以前害怕闻到方便面的味道,因为一闻到这个味道,就是想家了。这种感觉的起源,是当年做火车回家,总是在车厢里闻到大家吃的浓浓的方便面的味道。都造成条件反射了。

       前几天出差,我在机场,望着熙熙攘攘返乡的人群,想着这个问题:为何大家一定要在一个固定的时间,无论如何,千辛万苦,都要返回老家,和亲属团聚?平时单独回去聚聚不行吗?我们每年的过年返乡,可以说是人类最大规模的迁徙了,前所未有,盛况空前,那么,动力是什么呢?

       好像,我们没有胆量自己在一个几乎要走空的城市,度过一个人人都欢庆的春节吧?

       是因为害怕这个孤独?好像不应该,我在外地过过春节,没有那么可怕的。

        那么,还有什么原因呢?


        今天,我突然想起妹妹的小女儿,在她很小的时候,大约三岁左右吧,她有一个习惯,我有时候逗她,说大灰狼来了!她就会尖叫着逃跑,四处找妈妈,我就假装追她,等她找到了妈妈,她就会尖叫着抱住妈妈,把妈妈的上衣掀开个缝,然后往妈妈的肚子里钻,当然,那怎么能钻进去啊,但是,她觉得贴到了妈妈的肚子,自己就安全了。

         这习惯特别好玩,我总是这么逗她,她每次都乐此不疲地逃跑,然后试图往妈妈的肚子里钻。我当时分析,她就是觉得这里是自己的保护窝,因为“子宫”,是自己最幼小的阶段成长的地方,这里最安全。

         今天,我看着机场满满的回乡的人群,突然觉得,这是一个心理状态,我们每个人,即使长大了,仍然需要。

         我们在外面打拼,会积累很多疲惫,此时,我们需要,重新回到那个曾经哺育过我们的地方,有熟悉的家人,有熟悉的老同学,有熟悉的街景,有厨房里飘出的熟悉的味道,这一切,都是我们在弱小的时候,我们生长的环境,这里没有伤害,只有温暖。现在,我们再回来,彻底放松自己,来一次充电之旅,然后,再次踏上征途。

       这种环境,是我们曾经成长的“子宫”,我们人类似乎要经常回到这里,充电,然后再起航。

       这种行为,我们在生活中也常常见到,比如,在公司里面受到了挫折,我们会特别希望回到家里,和家人坐坐;比如,年轻人失恋了,会独自来到自己熟悉的地方,比如篮球场,比如常去的海边,坐坐,自己平复一下受伤的心。

       而在我看来,我们每年的大规模的春节回乡行为,似乎也有这样的含义。


       那天在机场,我想的问题是:如果,你老家的人都已迁移走了呢?都已经分散在各地了呢?如果,您的挫折带来的压力,等不到春节释放了呢?

       我觉得,我们需要平时就可以回归的一个“子宫”,来找到我们心灵的依托。我们平时有家庭,可以回归,但是,从我们的人格上来讲,我们仍然需要一个更具有象征意义的场所,它可以满足这些要求。

        所以,西方人会经常去教堂,定期去参加活动,就有这样的含义,东方的佛教信徒,经常去寺庙,也是如此。很多信佛的朋友,说一到寺庙里,就感觉像回到家里一样,感到无比的放松,无比的温暖,感到这就是我的归宿啊。这,也是这种现象。


        然而,在我们现在的社会里,有宗教信仰的人比较少,这是很可悲的,在挫折出现的时候,我们往往凭借自己的内心去化解,缺乏心灵的抚慰,我觉得,唯一的方式可能是与朋友喝酒聊天。而真正意义上的缓解方式,其实少的可怜。

        所以,如果您没有宗教信仰,没有这样的地方可以去,我的建议,是建立一个心灵的归宿点。平时,自己可以随时回来,再次平复,在此清零自己,重新起航。

        那么,这个心灵的归宿点是什么呢?有什么特征呢?我觉得,这个归宿点,就叫“善”。

        我甚至想出了具体的操作方法:我们可以这么做,在每天任意的时间,自己独处,安静下来,然后,想想“善”的含义,想想,我最近做的事情,是否有益众生的?是否给大家带来幸福?是否伤害到他人?我该如何继续发出自己的善念,帮助到大家,令人们更加温暖?

         这样片刻即可,然后,你会发现,自己的心灵,安定下来,挫折感渐渐减轻,我们变得坦然,我们会带着新的动力,重新开始走入生活了。

         庄子讲过“心斋”的方法,指的是做事之前,可以凝神静气,使得心中澄空,与大道同一。这样做事,会达到很高的境界。

         我觉得“心斋”这个说法特别好,其实我们可以借鉴这个说法,建立一个“心宅”,我们尝试着经常回来坐坐,或许对生活会有大的帮助。


         那天,后来在机场,我望着芸芸众生,觉得大家都能大包小裹地回乡归家,好幸福啊!

         但是,我更想告诉大家,还有一种心灵的归乡,更加幸福。

         这个“善”的家乡,我们随时可以回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