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做“虎妈”
(2011-08-16 21:18:45)
标签:
虎妈家庭妈妈儿子教育疲惫感悟生活记录育儿 |
分类: 幸福纽扣 |
昨日,浑身无力,懒懒洋洋,大脑不转。原先只是嗓子痛,就想多喝些水抗抗,慢慢就会好,可后来发展至夜咳、黄涕、发汗、晕沉,不得不吃上几粒胶囊。
下班回家,应是领小他去游泳的,只是我心意已惰,不想动弹。问小他:“今天不去游泳了好吗?”小他有些无精打采的回答:“你不下水,我就不下水,我也头晕。”于是打电话给教练,重新定好了训练班次。
吃完晚饭,我对小他说:“今天不去游泳了,过一会儿,就好好练练琴吧。”谁知小他强烈要求:“我要去游泳,我要去游泳,我要去嘛!”我和小他爸相视一惊,小他宁愿疲惫着跑出门去游泳,也不愿安宁着呆在家练琴。小他说:“我不想练琴。”
听闻此话,我心里也有些泄气。自7月31日,决定小他不再在少年宫跟随张老师学琴以来,一直在努力的寻求中,想为小他寻找一位有责任心的钢琴老师。在两次奔波的试听中,看到了小他的不足,基本功不扎实,乐理还须进一步加强,未注重乐曲的情感表达,标记上弹奏的不细腻,我心里是很焦急的。
原本是很信任张老师的,他毕竟是孩子音乐的启蒙之师,一直也是期望孩子能够跟随他学到底的。可日子久了,发觉他在给孩子上课时有些心不在焉,不给予细致的指导,有时候不示范新曲目,对孩子提出的疑问也以“这个你不用管”回之,这句话对于好学的孩子来说简直是一种扼杀;甚至在孩子试弹的时候,在一旁玩弄手机,孩子弹到哪里了、弹错了也不看不问不纠正;孩子有时出现了倦怠情绪,他在一旁无动于衷,没有积极和耐心的引导,甚至就随之放任之与我闲扯起家常来,出于礼仪,我也只好忍忍作罢。他的教学态度与最初那段时间里大相径庭,让我心里实在纠结,不想就此耽误了孩子学琴的热情,不想就此白白浪费了宝贵的学习时间,于是经过一段时间的深思熟虑,还是决定趁早换师。
这一次是可以选择的,而不是被动的,既然要换,就要慎重一些。我想,自己应该首先打起精神来,乐观一些,把近来有些停滞的弹琴重新抓起来,等小他游泳训练结束后,就会全面恢复每日练琴,不能前功尽弃,不能半途而废,否则实在太可惜了!已经确定下轮渡附近的一位王老师,尽管是位较年轻的女性,但她为小他上试听课时,很有耐心,教学细致,我很满意。这个周日,就正式到她家里去听课了。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希望小他能比从前有更大的进步!
不一会儿,小他蔫蔫的说:“我想躺一会儿”。看着小他疲倦的样子,我说:“那就去你的小床上躺一会儿吧,6点半我们练一会儿琴。”可小他这一躺,很快就安静的睡着了,看来小他真的累了。6点半到了,没有忍心叫起,直到7点了,不得不叫了,要练琴、要刷牙、要洗澡啊。可是无论小他爸如何播放手机铃声(小他演唱的《我是小海军》),还是我如何请挠小他的脚趾头,小他就是呼呼沉睡。
十几分钟后,我们放弃了,就让小他好好睡觉吧!我们都感到,这一段日子,小他确实太累了,天天上幼小衔接班,回来匆匆晚饭后又去游泳,体力消耗很大的。我们一致达成想法:“小他入小学后,不要给孩子太大的压力,只要能够按时完成作业,每天练会儿琴,健健康康的,高高兴兴的就成。关键是培养孩子优秀的品质、健全的人格和生存的素质能力。”
我也许曾经是个“虎妈”,但是今晚看到小他疲惫的早早睡去的样子,我心疼了。不要把人生的全部意义与责任过早的都压在孩子的身上,孩子现在太幼小了,尚撑不起这么重的期望,如果太严厉、太苛求,对于小孩子而言,简直就是对其美好童年的一种压榨。人的一生,童年只有一次,而这一次又是那么短暂和易逝。
小他这一觉,直到早晨快7点。看着小他重新露出笑脸,精神奕奕起床,大口吃着早餐的样子,我觉得特别满足,幸福就是这样简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