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与大人为彼此带来的快乐谁更多 [113]
(2010-09-02 18:08:06)
标签:
学琴日记孩子大人快乐彼此感悟育儿 |
分类: 学琴日记 |
2010年9月1日
下班回家,征求小他意见,先吃饭还是先练琴。小他嘟嘟着小嘴儿说:“哎呀,我今天不想练琴了。”我说:“今天的学习计划是《哈农》练习3,必须完成。”小他皱着眉头说:“我不想弹《哈农》…我只练一半儿,只弹上行吧。”我退让一步答应了。
见小他畏难情绪有点重,我就提议先播放教学光碟,让小他看一看,听一听老师的弹奏。小他一看就说:“这么简单呀!”看过二遍,小他说:“先练琴再吃饭吧。”
小他来了劲头儿,学习效率很高,只一遍就掌握指法了,只两遍就弹熟了上行段落。小他来了好情绪,积极性很浓的主动继续练习下行段落,也只有二遍就弹熟了。我心里很高兴,感觉小他学琴开始“上道”了。
吃过晚饭,又去英派斯的院里小玩了一会儿。也许是开学了的原故,原本有很多追逐嬉戏的小孩子都没了踪影。小他自己玩得也没啥乐趣,不过小他还是很肆意的蹦蹦跳跳、打着转儿的高歌几曲,唱得都是我听不懂的“O(∩_∩)O”词儿。看着小他,我心里充满了幸福:小孩子即使有不高兴也会很快抛到脑后,忘得一干二净!练琴的时光是枯燥的,对小他这个年纪的小孩子来说是有点苦了,但是练琴过后,小他仍是无比的快乐着,又恢复了小孩子的身份与天性。小他带给了我们许多快乐,那我们呢?其实小孩子带给我们大人的快乐远远超出了我们能带给小孩子的快乐。小孩子随时随地带给我们欣喜和快乐,是无任何条件的,而我们还要经常以履行身为家长的职责而板起面孔训斥他们,我们带给小孩子更多的是“要求”、“严厉”和“责备”,使他们幼小的心灵经受一些“小胆怯”、“小委屈”和“小不痛快”。
回到家,小他又继续练琴半小时,复习和巩固了所学的内容,表现很好。这三天来,小他都是每晚练琴二次。饭前一次将近40至50分钟,睡前一次将近30分钟。分段练习,也许会让小他感觉练琴不那么辛苦,更易于坚持,也更加高效。这几天,小他都良好完成了练琴计划,非常棒!
习惯成自然,小他已经习惯有钢琴陪伴的日子了,每日练琴正如小他每日吃饭、散步、喝奶、睡觉一样平常和必不可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