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贸帮扶,京喜的输血与造血
(2020-04-08 21:52:15)
标签:
社交电商京喜出口转内销外贸企业 |
受2020年国际新冠疫情的影响,自拥有28年历史老牌玩具厂的泛达宣告结业开始,类似“江南皮革厂倒闭了”的声音不断出现在大众的耳旁。其中,特别是外贸型企业,在中美贸易战与新冠疫情的双重影响下,急迫寻求重生。
既然选择重生,那么外贸企业当下面临哪些问题呢?笔者认为,从供需两方面理解,外贸企业目前面临着两大难题。一个是用工荒所导致的,生产需求无法得到快速的满足。而随着国内疫情的有效控制以及复工复产节奏的加快,用工荒问题将得以缓解,特别是上游供应链产能的得以满足。另一个则是国外订单的大面积取消,出现大量库存积压,以及来自上游企业的资金压力。
那么,选择重生就要先学会自救。适度转产与出口转内销成为关键的方向。像纺织服装以及电子企业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对于防疫产品等供给有着先天的优势,可以适度转产来保持企业的生命力。比亚迪汽车与比亚迪电子本身就拥有无菌生产车间,适度转产口罩、消毒液与医疗器械则成为其自救的最佳解决方案。
然而,纺织品、服装、鞋类、箱包、玩具、家具以及塑料制品等七大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外贸企业,依靠适度转产恐难以实现自救,出口转内销对于外贸企业而言,国内的供应链建设与管理将是一项重大的考验。此时,外贸型企业则需要寻求外部的帮助,抓住机遇,先试先行,从而实现转危为机。
据商务部数据显示,1-2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4.12万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了9.6%。其中,出口2.04万亿元,呈现出两位数的降幅。所以,随着国际疫情的进一步扩散,我国外贸型企业的重生能力将会出现进一步恶化,抢抓机遇,增强企业韧性成为关键。
外贸型企业面对国内市场实现出口转内销,唯一的优势就是制造,而余下的营销、交易甚至配送售后等等都是空白。这就让我想到了京东的十节甘蔗理论,外贸型企业只需要提供商品,剩下的环节则由零售基础设施服务商的京东来完成。
据京东零售集团CEO徐雷表示,京喜目前已经完成了超100个产业带的布局,帮助京喜建立了稳定的与下沉新兴市场匹配的供应链竞争力。特别是在抗击疫情过程中,京喜发挥产业带供应链优势,将没有渠道、销售通路受阻、散兵作战的农户,通过产业带的集中优势,实现助农效果的最大化。然而,外贸型企业多以产业带形式出现,京喜的百大产业带布局,刚好可以向外贸型企业赋能其产地供应链能力,助力其出口转内销的快速实现。
以京喜对外公布的钟表品牌“周连发”为例,在“出口转内销商家扶持政策”公布之前,受全球疫情爆发后,其公司失去99%的外贸订单,仓库内挤压价值高达800万人民币的库存。在通过调整产品策略与积极参加平台帮扶的活动下,开设gf手表拼购旗舰店,实现三月一个月的
京喜向外贸企业造血
京喜作为社交电商的代表,其天生就自带营销基因,可通过多场景的社交玩法精准渗透到用户。以京喜直播为例,结合用户需求,定制一些列有特色的体验式内容,让消费者近距离接触商品“从产到销”的全过程,达到“沉浸式”的购物体验。从而激发企业对于营销玩法与价值的理解,以京喜上线的“帮扶果农”直播为例,8省11个水果产源带悉数登台,包括四川的粑粑柑和丑橘、辽宁丹东草莓、海南贵妃芒果等。这些滞销水果商家都是首次”尝鲜”直播卖货,共参与了超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