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责任感的缺失,评金山至电脑蓝屏事件
(2013-06-14 18:58:46)
标签:
安全金山竞争口水仗蓝屏 |
分类: IT杂谈 |
一家公司真的可以靠口水来赢得口碑吗?
一家缺少社会责任感的安全公司值得信任吗?
在评论金山驱动与微软补丁冲突导致电脑蓝屏事件之前,我想先提出了以上两个问题。
一个补丁引发的口水战
微软的一个补丁也能引起安全厂商的口水战,这种奇葩的事情恐怕也只能发生在中国。6月12日是微软每月例行的补丁日,微软照例又发布了最新的一批安全补丁,不想,其中一个编号为KB2839229的补丁,却导致了大量用户电脑蓝屏,无法启动。这一突然出现的异常事件立即引发了网友的吐槽,而就责任归属问题,安全厂商开始了口水战。
首先被吐槽的是360,一些“微博大号”批评说,是360向用户推送了不稳定的补丁,从而导致了电脑蓝屏。随后被吐槽的当然还有微软,毕竟补丁是微软发的。但显然,遇到蓝屏问题的用户还是相对少数。为什么有人有问题,有人就没问题呢?
在用户的不断吐槽之下,金山终于冒了出来。原来,所有出现蓝屏问题的用户都使用了金山的软件,包括毒霸、驱动精灵、猎豹浏览器和WPS等。不过,金山方面断然否认了自己的责任,并指责是微软的补丁有问题,建议用户卸载这个补丁。
有趣的是,实际上,就在6月12日微软发放补丁当天,金山的日本官网就已经发出致歉声明,承认是自己的产品驱动导致了蓝屏现象,并向日本用户致歉。而直到6月13日,微软发公告指出金山的驱动有问题后,金山才在当天下班前几分钟,通过金山毒霸的官方微博向中国用户发布了致歉声明。有网友调侃道:“北京的金山上,中日时差有一天”。
更有趣的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网上开始大量出现了“金山因为微软补丁躺枪、遭恶意打压”的评论。一个简单的软件冲突问题终于演变成了网络口水战!
安全软件的责任在哪里?
其实,由于软件冲突导致的系统异常事件并不罕见。安全软件尤其如此。2007年5月,诺顿杀毒软件的一次常规升级导致WindowsXP的关键系统文件被当作病毒予以清除,重启电脑后系统就会瘫痪。
与误杀系统文件这样的低级错误相比,金山的过错其实顶多是技术缺陷。另外毕竟是金山发布驱动“在前”,微软发布补丁“在后”,金山采用不稳定的挂钩内核方式只是技术能力问题,但是蓝屏事件爆发后金山的拙劣表演,却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安全厂商社会责任感的严重缺失。
首先,故意瞒报,拿用户利益当赌本
金山在12日就能通过日本官网发致歉声明,说明金山当时就已经确切的知道问题所在。但金山不但并没有在第一时间告知“国内”用户风险的存在,而且百般狡辩后,又将“脏水”引向了与此毫无关系的竞争对手,完全无视用户的损失,把用户电脑当作恶意炒作的赌本。
第二,微博致歉,是真心的假意
金山的用户有数千万,这么严重的事故,花钱在央视发个声明也不为过,但金山却选择仅仅通过只有30多万粉丝的毒霸微博来发表声明,连官网首页上都没有任何表示,其诚意和真心让人怀疑。相比之下,“微软蓝屏补丁”在金山收购的驱动之家网站等媒体热炒,将过错推给微软,这批报道的幕后操盘者可想而知。
第三,宁打口水战,也坚决不合作
其实,这个事件完全可以选择通过合作的方式和平解决。金山如果能在发现问题后的第一时间将问题通报给360等竞争对手,使其针对自己的用户暂时不要下发这条补丁,并联合竞争对手尽快下发自己的更新程序,那么或许蓝屏问题就可以被控制在最小的范围内。
然而在几千万用户的利益面前,金山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不合作”与“口水战”。诚然,长期的竞争关系可能导致彼此的相互不信任。但试想,如果其他厂商真的敢在接到金山通报后,仍然恶意下发相关补丁,那么立即就会成为众矢之的和千夫所指。可惜金山却选择了缄默,越来越多用户系统崩溃还是隐瞒不报,直到微软公告点名后才承认自身产品和补丁冲突。
起码就目前的情况而言,金山完全没有表现出一个网络安全公司应有的基本社会责任感。已经有大量用户反馈,因为蓝屏而被迫选择了重装系统。恐怕现如今,仍有几百万,甚至上千万的金山用户对于自己可能遭遇的蓝屏风险毫不知情。不过,打补丁的高峰期已经过去了,下面可看的更多的将是口水战了。
一家公司真的可以靠口水来赢得口碑吗?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