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IE9发布推动双核浏览时代到来
(2011-03-14 22:29:29)
标签:
微软ie9it |
分类: IT杂谈 |
微软IE9发布推动双核浏览时代到来
9月17日,我参加了在北京朝阳公园文化馆的IE9 beta发布会,在现场体验到了各种最新能力,在速度、界面、安全和标准上都有了一个重大的突破。之后,从媒体得知微软将于3月14日正式发布。在经历了IE8的惨败之后,这一次微软是准备动真格了。
对于IE9,很多人有溢美之词,不过有一个细节没有被关注到:微软采用了“兼容性试图”的模式,可以兼容IE5、IE7等模式,其实说白了,就是玩的“双核”。不知道微软的开发者是不是受了中国“双核”之风的影响,尽管其玩的“双核”和国产“双核”有所区别,但这说明“双核”这种颇有特色的理念得到了大佬的致敬。
但是,我的观点是,玩上了“双核”的IE可能很难挽救水深火热中的IE,其下滑势头恐怕很难阻挡,即便是在中国市场。从StatCounter的数据来看,微软的全球市场份额基本在50%。在中国市场,数据要乐观得多。但是这里面有几个问题:
所以,IE9看上去是微软的“王者归来”,到了中国,我反倒认为,这是给国产浏览器送上的一份大礼——当“双核”成为潮流,当IE的更新换代,都将刺激新一波的浏览器用户迁徙潮,IE9不会是最大受益者,最大获益者应该是国产的“双核”浏览器。
让我们简单回顾下“双核”在中国的发展:最早由搜狗提出,基于WebKit和Trident。这个概念挺有创造力的,它确实既能满足兼容需求,又比IE快得多。在“双核”的东风中,先行一步的搜狗在近几年的浏览器市场的确成了最大的黑马,以至于其他浏览器厂商也不得不跟进“双核”版本。
但腾讯、360、傲游等的加入,都在不断给搜狗加分,这就叫“先入为主”。数据对此进行了印证,从艾瑞的数据看,2010年搜狗的“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环比增长均值在35.4%。用“月度总有效使用时间”的参考价值更大——如果要比安装率,恐怕微软IE至少会达到90%以上,但这并不能说明什么。
所以说,微软的IE产品策略是失败的,IE自始至终拜托不了Windows操作系统的阴影,无法插上轻盈的翅膀,去和Chorme等竞争对手自由搏击。而反过来看,“双核”鼻祖搜狗的策略就高明得多,它并不急于迎合Chorme,而是用了一种类似手机领域的“双卡双待”的概念,解决用户的后顾之忧,并最大凸显其速度优势,这一点正是IE的软肋,最终获得奇效。
可以说,过去几年中国浏览器市场实际上只有一个共同的对手,那就是IE。其他国产浏览器份额普遍增长,多数都来自对IE市场的蚕食,而其中增长最快、未来最被看好的便是“双核”浏览器。所以,我斗胆预言:IE9的发布不但不会挽回微软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反而可能让“双核”更大行其道,导致一场浏览器市场新变革的诞生。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