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工作笔记】:北方地区的地埋管线应特别注意覆土深度

(2013-03-21 17:04:56)
标签:

工程管线

冻土

土壤冰冻线

覆土深度

直埋敷设

分类: 夕子记

 http://s1/mw690/5c3dea8dg7c0ad3d3ae40&690


一、地埋管线的覆土深度如何确定?

划分深埋和浅埋的主要决定于:

1、有水的管道和含有水分的管道在寒冷的情况下是否怕冻?

2、土壤冰冻的深度。

所谓深埋,是指管道的覆土深度大于1.5m者,如我国北方的土壤冰冻线较深,给水、排水、煤气(煤气含有湿煤气和干煤气,这里指含有水分的湿煤气)等管道属于深埋一类。由于土壤冰冻深度随着各地的气候不同而变化,如我国南方冬季土壤不冰冻,或冰冻深度只有十几厘米,给水管道的最小覆土深度就可以小于1.5m

热力、电信、电力等工程管线不受冰冻影响,属浅埋一类。

从下图可看出松原市冻土的冻深为180cm,所以深埋管道的覆土深度需要考虑这一点。

 

 二、笔记——在设计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北方地区排水管线过桥的问题,桥已经建好了。

由于给水和排水管线都是怕冻的管线,在北方地区都不适宜直接敷设在桥下裸露在空气中,就算在管线外围包裹保温层也不行。所以只能从河底或渠底通过。给水管道是压力管一般没太大问题,但是污水管是重力管,埋入那么深的渠底似乎就有问题了。由于过渠地块不大,建污水泵站不划算,所以打算采用排水吸污车的方式来解决。

下图:中国季节性冻土标准冻深线图

http://s3/mw690/5c3dea8dgd86be0a0f972&690


附:《城市工程管线综合规划规范》GB50289-98部分内容

2.2 直埋敷设

2.2.1 严寒或寒冷地区给水、排水、燃气等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冰冻深度确定管线覆土深度;热力、电信、电力电缆等工程管线以及严寒或寒冷地区以外的地区的工程管线应根据土壤性质和地面承受荷载的大小确定管线的覆土深度。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应符合表2.2.1的规定。
工程管线的最小覆土深度(m) 表2.2.1


序号 1 2 3 4 5 6 7
管线名称
电力管线 电信管线 热力管线 燃气管线 给水管线 雨水排水
管线
污水排水
管线
直埋 管沟 直埋 管沟 直埋 管沟
最小覆土深度(m) 人行道下 0.50 0.40 0.70 0.40 0.50 0.20 0.60 0.60 0.60 0.60
车行道下 0.70 0.50 0.80 0.70 0.70 0.20 0.80 0.70 0.70 0.70

注:10kv以上直埋电力电缆管线的覆土深度不应小于1.0m。

 

2.2.2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应布置在人行道或非机动车道下面。电信电缆、给水输水、燃气输气、污雨水排水等工程管线可布置在非机动车道或机动车道下面。

2.2.3 工程管线在道路下面的规划位置宜相对固定。从道路红线向道路中心线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埋设深度等确定。分支线少、埋设深、检修周期短和可燃、易燃和损坏时对建筑物基础安全有影响的工程管线应远离建筑物。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缆、电信电缆、燃气配气、给水配水、热力干线、燃气输气、给水输水、雨水排水、污水排水。

2.2.4 工程管线在庭院内建筑线向外方向平行布置的次序,应根据工程管线的性质和埋设深度确定,其布置次序宜为:电力、电信、污水排水、燃气、给水、热力。
当燃气管线可在建筑物两侧中任一侧引入均满足要求时,燃气管线应布置在管线较少的一侧。

2.2.5 沿城市道路规划的工程管线应与道路中心线平行,其主干线应靠近分支管线多的一侧,工程管线不易从道路一侧转到另一侧。
道路红线宽度超过30m的城市干道宜两侧布置给水配水管线和燃气配气管线;道路红线宽度超过50m的城市干道应在道路两侧布置排水管线。

2.2.6 各种工程管线不应在垂直方向上重叠直埋敷设。

2.2.7 沿铁路、公路敷设的工程管线应与铁路、公路线路平行。当工程管线与铁路、公路交叉时宜采用垂直交叉方式布置;受条件限制,可倾斜交叉布置,其最小交叉交易大于30度。

2.2.8 河底敷设的工程管线应选择在稳定河段,埋设深度应按不妨碍河道的整治和管线安全的原则确定。当在河道下面敷设工程管线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2.2.8.1 在一至五级航道下面敷设,应在航道底设计高程2m以下;
2.2.8.2 在其他河道下面敷设,应在河底设计高程1m以下;
2.2.8.3 当在灌溉渠道下面敷设,应在渠底设计高程0.5m以下。

2.2.9 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应符合2.2.9的规定。当受道路宽度、断面以及现状工程管线位置等因素限制难以满足要求时,可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安全措施后减少其最小水平净距。
工程管线之间及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净距(m) 表2.2.9

http://s16/mw690/5c3dea8dgd86ba680743f&690

注:*见表3.0.9。

2.2.10 对于埋深大于建(构)筑物基础的工程管线,其与建(构)筑物之间的最小水平距离,应按下式计算,并折算成水平净距后与表2.2.9的数值比较,采用其较大值。
L=(H-h)/tgb +a/2 (2.2.10)
式中 L---管线中心至建(构)筑物基础边水平距离(m);
H---管线敷设深度(m);
h---建(构)筑物基础底砌置深度(m);
a---开挖管沟宽度(m); 
b---土壤内摩擦角(° ) 。

2.2.11 当工程管线交叉敷设时,自地表面向下的排列顺序宜为电力管线、热力管线、燃气管线、给水管线、雨水排水管线、污水排水管线。

2.2.12 工程管线在交叉点的高程应根据排水管线的高程确定。
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应符合表2.2.12的规定。
工程管线交叉时的最小垂直净距(m) 表2.2.12

http://s14/mw690/5c3dea8dgd86ba8d4879d&690
大于35KV直埋电力电缆与热力管线最小垂直净距应为1.00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