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规教材【十】——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导引
(2010-04-23 11:18:45)
标签:
城市设计控制性详细规划建筑形式北京杂谈 |
分类: 详细规划 |
第六章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
这里相关发展史省略无数字……
控制性详细规划从来呢方面决定和影响着城市形态:其一是地块的总体格局和整体形象,这方面影响是决定性的;其二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各种细则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城市设计的品质。
在控制性详细规划阶段,城市设计对城市空间形成的指导作用,主要在于要比较准确地把握规划地区与城市整体空间的关系和特色。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应承上启下,不以超越阶段要求,城市设计的内容不是越多越好,规定也不是越细越好,要给后期的修建性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留有充分创造和发挥的余地,要有弹性和灵活性。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内容为,先确定规划区域的空间结构骨架、各地块的用地功能风貌、道路绿化系统,再从城市设计的角度来考虑不同空间序列的关系,形成城市设计总体概念与结构,以“城市设计概念图”加以表达,铜丝,将空间形态、建筑风貌的要求以指标的形式确定下来,来指导修建性详细规划及建筑单体的设计。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的城市设计引导多用于城市中的重要景观地带和历史文化保护地带,是为了创造美好的城市环紧,依照空间艺术处理和美学原则,从城市空间环境对建筑单体和建筑群体之间的空间关系提出指导性综合设计要求和建议,必要时,可用具体的城市设计方案进行示意与引导。
对建筑单体环境的控制引导,包括建筑体量、风格形式、建筑色彩等内容,此外还包括绿化不知要求及对广告标牌、液晶赵明及建筑小品的规定和建议。
第一节 建筑体量、建筑形式与建筑色彩控制
建筑体量、建筑形式与建筑色彩是人们对一栋建筑最直接的感受,城市风貌的协调和特色的营造需要对其进行适当的引导控制。
一.建筑体量
建筑体量之建筑物在空间上的体积,包括建筑的长度、宽度、高度。建筑体量一般从建筑竖向尺度、建筑横向尺度和建筑形体三方面提出控制引导要求,一般规定上限。
建筑的体量大小对于城市空间有着很大的影响,同样大小的空间,北大体谅的建筑为何,和北小体谅的建筑为何,给人的空间感受完全不同。另一方面,建筑所处的空间环境不同,其体谅大小给人们的感受也不同。大体量建筑在大的空间中给人的感觉不一定大,反之亦然。建筑体量的控制还应考虑地块周边环境的不同,比如临近传统商业街坊,规划若兴建大体量的建筑,一般应应用适当的设计手法,将其“花街”为若干小体量的建筑,使之与周围传统建筑体量相协调。
二.建筑形式
时代的进步使建筑具有了更多的外在形式,而不同的城市引起不同的历史文化特色,也会产生不同的地方建筑风格。应根据具体的城市特色、具体的地段环境风貌要求,从整体上考虑城市风貌的协调性,对建筑形式与风格进行引导与控制。但建筑形式的统一并不意味着强调某种单一的建筑形似,那种严格规定绝对的整齐划一的建筑形式,不进扼杀了下一步详细规划和建筑设计的创作和发挥,也是整个城市景观单调乏味。
多年前,北京曾一度“大屋顶”盛行,但不顾经济美观实用等基本原则,不顾特定的时代背景与环紧,用千篇一律的大屋顶兰阐释古都风貌,为城市风貌带来了诸多不协调的音符,现在,这座古老的城市开始从“大屋顶”中走出来,国家体育场、五棵松林体育中心、央视大楼等一大批现代主义建筑即将霸叠日,表达了北京走向世界的愿望。虽然这些新建筑有些另类的造型也引发了不少争议,从千篇一律到标新立异,好像走了另一个极端,但至少这是在新时代背景下一种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以上海南京路为例,从历史发展的线索来看,南京路建筑大致上经历了中国传统建筑、西方古典建筑、现代建筑等几种形式,可见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代的烙印在建筑的形式上会有十分直接的反映,因此人们才会说“城市是石头的史书”。
建筑形式控制的内容很多,一举规划控制的目标来确定。常有的有主体结构形式控制,如横三段、竖三段;屋顶形式控制,如坡顶、评定等。例如对屋顶形式的控制中,斯特拉斯堡的屋顶是大写婆家多层老虎窗,而上海浦东路及罪责要求每栋建筑的屋顶都不一样。
三.建筑色彩
色彩对于人能引起生理反应,这是因为人们是通过使神经细胞的感受二是别处各种色彩,各种色彩因其波长不同而给人以不同的刺激。黄色波长较长,对人眼的刺激大因而使人有一种扩张感,而蓝色却相反,因其波长较短,刺激小而造成一种收缩感。
色彩除了对人有生理反应外,同时还具有心理的反映。中国民间每逢喜事喜欢用红颜色来表示,而办丧事则用白色活着黑色。色彩对人来说是有感情的,或者或是有生命力的,这就是色彩的表现力。
在封建专制时代,帝王的供电、姜乡的府邸与贫民百姓的住宅无论在建筑性质上还是建筑色彩上都进行了严格的区分,有统治阶级制定对色彩的使用也体现出森严的等级观念。进入民主时代,色彩不再是某些权贵的专署,人们可以自由选择自己洗好的颜色,从而才有了生活的多姿多彩。
色彩也是人们对城市环境直观感受的主要要素之一,如青岛给人的印象是“青山、绿树、红瓦、蓝天、碧海”。统一协调、富于地方特色的建筑色彩令街道或地区具有动人的魅力。各种类型的建筑,都有相对适合她的建筑形式及色彩。包括居住建筑的色彩、商业建筑的色彩、办公建筑的色彩、景观建筑的色彩、文化建筑的色彩等,它是一个集中的、完整的建筑色彩体系。如北方城市,引起气候寒冷,植被颜色较单一,民风奔放,建筑色彩往往较南方艳丽。伊利尔·沙里宁曾经说过:“让我看看你的城市,我就能说出这个城市的居住在文化上追求的是什么。“良好的色彩设计正是改善城市面貌,塑造个性魅力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我国一些城市如武汉、南京、北京等也开始着手对城市色彩进行统一规划。在国外一些城市,对户外广告牌的颜色也有特殊规定。如在巴黎香榭丽舍大街,麦当劳的“M"标志是白色的,是因为在这条街不允许使用黄颜色。
建筑色彩一般从色调、名都喝彩堵上提出控制引导要求,建筑色彩的控制应分类进行,包括:
1.建筑主体的色谱(如墙面、墙基、屋顶等主要色彩)‘
2.点缀色谱.指与建筑主调相配合的建筑体的其他因素(如门、窗框、栏杆等);
3.组合色谱:指建筑主体色谱和点缀色谱相配合的谱系。
北京市要求对城市建筑物外立面定期清洗粉饰,建筑物外立面粉饰主要选择议会色调为主的复合色,以创造稳重、大气、素雅、和谐的城市环境。
哈尔滨对建筑物外立面实行色彩规划控制时,将把米黄色和白色作为推荐色。
武汉市推荐城市建筑色谱位:冷灰、暖灰、中灰、重彩和蛋菜等5类色系,同时推荐了300多种建筑外观拥色。
第二节 建筑空间组合控制
建筑群体环境的控制引导,即使对由建筑实体围合成的城市空间环境及其周边其他环境要求提出控制引导原则,一般通过规定建筑族群空间组合形式、开敞空间的宽度比、街道空间的高度比和建筑轮廓线示意等达到控制城市空间环境的空间特征的目的。
城市建筑群体整体空间形态可以分为封闭空间形态、半开放空间形态和全开放空间形态。不同的建筑空间组合,给人不同的空间感受。根据不同的情况和要求,建筑空间组合采用不同的形式,形成公共获私密的空间形态。
对建筑空间组合的引导空子,一般可以运用具体图式的方式推荐建筑组群空间组合的形式,规定或推荐开敞空间的长宽比值、街道空间的高宽比值和控制建筑轮廓线起伏示意,从而对城市空间环境进行引导和控制。
以上海宝山区落点忠信镇控制性详细规划为例。罗店中心镇是上海十五计划重点建设的十个特色卫星城镇之一,总体定位于北欧风格,以居住用地为主,按密度将其分为几种不同类型的居住形态,并分别给出建筑空间组合方式示意。其以周边式和围合式为主,进行不同的建筑空间组合,形成统一又富于变化的院落空间形式。
第三节 建筑小品
控制性详细规划中对绿化小品、商业广告、指示标牌等街道家具和建筑小品的引导控制一般是规定其不止的内容、位置、形式和净空限界。在我国城市规划体系中,由于对城市设计的法律地位还未有明确的定位,城市设计成果往往只作为某种参考,难以成为规划管理的依据,因而近年来城市重要地区的控制性详细规划往往与城市设计一同编制,二者互为补充,将城市设计到则是为控制性详细规划成果的一部分。
例如,大同市中心区城市设计对户外设施进行了分类引导与规定,对户外广告标识的位置、色彩、净空高度、大小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犹如,杭州湖滨旅游商贸区城市设计中,针对不同路段、地块,对其公共空间、滨江天际轮廓线、建筑高度、建筑形式、建筑后退以及建筑色彩等等进行了较为详细的城市设计引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