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情感教育法——由打骂孩子说起【原创】

(2009-11-17 13:34:58)
标签:

打骂孩子

情感教育

早教

育儿

这个世界上,打骂孩子,是很不可取。是实在没有其他办法可用时,才会逼不得已使出的方法。当然,打骂孩子,并不是最深的伤害。真正的最深的伤害,是你否定孩子的表现,一句话、一个颜色或者一个动作行为,都可能给孩子造成心理伤害。

我曾经带过一批中学生,第一类学生:学习成绩非常棒,第二类是典型的成绩中等学子,第三类就是学习成绩又不好又淘气捣乱的学生,很多情况下,老师都习惯把最后这一批学生叫做“差生”,而把第一类学生叫做“优等生”。第二类的学生,是最有潜力的一批学生,遇上负责人的老师,会好好地教导他们, 因为他们,往往有着比优等生更深厚的潜力,可塑性非常高。但是未必会碰到尽心尽职努力去引导和开发他们的老师。有的老师非常尽职,但是他们未必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

当时有一个所谓的“差生”,百教不听,作业不做,上课睡觉,不管你说什么,他是“纹丝不动”。 有一次,记不清是因为什么说他了,转身我就说了句“好学生和差学生真是相差太大”。他立马站起来了,“老师你说什么呢?什么叫好学生什么叫差学生?”。当时他的眼睛冒出了怒火,我愣了,我一下子意识到自己很无意的一句话,却深深地刺痛了这个学生,我回想起自己上学的时候,虽然作为“好学生”,但是一直鄙夷老师说“好学生差学生”,我高中的时候曾演讲过一篇 每一个学生的潜力都是无限的。当时我记得,班上的几个“差生”哭了,为什么当我自己去带学生的时候,也犯了这种错误呢?

这次的教训,非常深刻,从那以后,我眼里再没有“好生差生”之分,就像我学生时代坚持的一样,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是无限的!
孩子更需要的,是家长的支持、鼓励和肯定!我把这叫做“情感教育法”,不管是多调皮多固执甚至充满坏心眼的孩子,都永远会被这种教育法征服,只是时间长短而已。

现在各位家长的孩子,基本都是在6岁以下,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孩子很多的性格、想法、习惯等等都会在这个时期留下烙印。我带过最多的学生,也就是这个年龄段的学生了,有的学生,真的是非常地调皮,打闹的时候,就差把整栋楼给拆了。我见过我学生打闹最严重的一次,把教室的门反锁了,一群男生女生在屋子里疯闹,连仓库的水桶都搬到了屋子里,到处扬水,还有的孩子,把厨房的菜刀也拿了进去,威胁着玩起来,那个场景,可以想想,是非常危险的,那菜刀一个不小心,可能就要了一条命。


可是,就是这样的情况下,依然没有一个孩子受到处罚。我和他们谈话,之后仍然是情感投资,在这以后,他们再也没有以往那样不懂事的闹过,更有意思的是,有些孩子居然不再叫我“老师”,而是叫我“妈妈”。对于这个称呼,我是非常尴尬的,一个未婚的看上去很年轻的(当然自以为很年轻)怎么能被这样一帮孩子叫做妈妈,我还嫁人不嫁人啦?每天放学的时候,都会有孩子说“妈,跟我回家吃饭吧”。晕~

打骂孩子,是很多家长和老师,在孩子十分调皮淘气的时候给与的方法,这实在不能称之为“教育”。
就像上面我讲的这帮调皮的孩子,我想很多家长和老师的处理方法都会是,打骂。
但是老师不同于家长,老师是在任何任何情况下,都不可以打骂孩子的,这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家长作为孩子的监护人,当然有权利去打骂孩子,但是,我相信,永远有比打骂更好的办法。

我的情感教育法,被我用在很多学生身上,基本是“百发百中”,包括我家里的几个亲戚小孩子。

家长的打骂,要么给孩子留下心理阴影,要么就是越打越皮。孩子犯了很严重很严重的错误?不怕,错误不是阻碍孩子成长的,相反,正是帮助孩子成长的。没有完美的孩子,没有天生就懂事的孩子,任何一个孩子都会犯错误,正因为她是孩子,她才会犯错误,她有资格被原谅,但是,相同的错误,不可以超过三次,超过三次,不是孩子的问题,而是家长的教育方法出错了。家长该反思的,是自己,而不是孩子。这是很多家长在犯的错误,总是说“孩子怎么样怎么样”,而很少说“是因为我怎么样孩子才…………”。

以上是ibaobao个人之见,欢迎大家反驳,也欢迎积极讨论。
一切为了孩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