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2015-02-12 11:50:18)
标签:

趵突泉外护城河畔

李清照纪念馆

尚志堂

三大殿

碑廊

分类: 五色游记

趵突泉之历史文化·名人故事

517日上午

 

游历了趵突泉公园、五龙潭公园、大明湖景区、曲水亭街、珍珠泉,以及南护城河上的黑虎泉之后,才算明白了济南为何自古就有“泉城”之盛誉,尤其是南护城河,真的是一条用泉水供养的河流啊。

其实,济南不仅多泉,还有悠久的历史和众多的名人、故事。我们在这里只住了三天,只在趵突泉公园里游览了几处涉及历史名人的园、馆、堂,却也使俺老汉很开眼界了。

15日走了一天,累得够呛,16日去玉函山安息园祭拜了七舅江森,并与舅母和小表弟聚会。算是休息了一天。

17日中午我们就要返回北京了,一大早起床后,俺老两口又跑到马路对过的趵突泉公园转了一圈,找补一下遗憾。

http://s10/bmiddle/001GIJj6zy6PTEcgSCJb9&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济南南护城河西端河汊拐弯处

 

南护城河在坤顺门桥转向北流,傍着趵突泉北路奔大明湖流去。在河的转弯处有一处南护城河最西端的一个泉池“灰池泉”,这也是一处在金、明、清三代都列入济南七十二名泉的古泉。

http://s5/mw690/001GIJj6zy6PTEgBqcYa4&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河畔的泉城广场

 

明代《济南七十二泉诗》有诗云:“黑风翻海撼蓬莱,吹遍昆明几劫灰。欲溯水源穷不尽,流来历下净纤埃。”

http://s16/mw690/001GIJj6zy6PTEl6Uerbf&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护城河南汊

 

http://s9/mw690/001GIJj6zy6PTEhUWJa68&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河汊处的灰池泉碑

 

可惜得很,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泉源被填埋且在上面修建了花坛,至2001年重新修复,立碑纪念,2010年再次重修改造,却再无“黑风翻海撼蓬莱”、“欲溯水源穷不尽”的景象了。大自然被人类破坏后,必然会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报复的。

http://s7/mw690/001GIJj6zy6PTEnTNIi76&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坤顺门桥下的游船

 

走过坤顺门桥北边的丁字路口,往桥南是趵突泉公园东门,从桥西的石阶下去,就是护城河,应该算是西护城河了吧。

http://s14/mw690/001GIJj6zy6PTEpBqQRdd&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护城河西水道北角  泉水汇瀑

 

在护城河转弯处,西南角有瀑布通过趵突泉公园围墙间大石叠砌的石桥墩洞倾泻跌进河中,看位置,应该是趵突泉公园里“晴雨溪”北端的溪湾。瀑布前的河水中立有一幢石碑,上刻篆书“泺水”,对岸北边不远处的岸上还有一块刻石,上有“趵突泉”三字。

http://s3/mw690/001GIJj6zy6PTEs4jTAa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篆书泺水石碑

 

http://s11/mw690/001GIJj6zy6PTEtVrjI7a&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护城河畔趵突泉刻石

 

http://s14/bmiddle/001GIJj6zy6PTEvpZhz9d&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复制胡瓒宗缺一点的趵突泉

 

沿河东岸北行,这一带护城河两岸均以大块自然山石驳岸。再往北,河的两岸则以方形花岗岩石块砌岸,岸上行道则以方砖和四方石板交替铺设。

http://s12/mw690/001GIJj6zy6PTEyCo6n1b&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西护城河

 

河水碧绿清凉,惹得很多市民来此游水健身,很是旁若无物般的在“遵德守礼·河道内禁止游泳”的警示牌下畅游这条“泉之河”,呵呵

http://s10/bmiddle/001GIJj6zy6PTEC7rsJc9&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禁止游泳的告示牌下

 

河东岸一片宽敞的空地上,伫立着一通四棱锥体形石碑,上刻碑文“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石碑是仿19295月山东省政府建于泰安岱庙的纪念碑原样制作的。纪念碑的东侧是19959月为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0周年而筑建的 “五三惨案”黑色花岗岩石纪念碑。

http://s2/bmiddle/001GIJj6zy6PTEEmMCZ41&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畅游



 

http://s9/mw690/001GIJj6zy6PTERRP3G98&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  “国耻”浮雕墙

 

碑的面西一侧是“国耻”浮雕墙,再现了济南“五三惨案”侵华日军残暴行径的情景,中部济南古城门楼两侧雕刻有洪钟,上勒“勿忘国耻”、“警钟长鸣”八个字。

纪念碑不远处路边竖立有一块“五三街旧址”刻石。

http://s6/bmiddle/001GIJj6zy6PTEOovKl55&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五三街故址碑

 

五三街原名“顺城街”,1928年国民革命军进占济南,日本帝国主义借口保护日侨,出兵干涉。53日侵华日军残忍杀害了国民政府特派交涉员蔡公时等17名外交人员。进而强占济南全城,在泺源门一带恣意杀戮中国士兵和平民近万人,制造了震惊中外的济南“五三惨案”。紧靠西城根外的顺城街,房舍被全部烧毁,居民无一幸免。为铭记国耻,济南人民于19295月在泺源桥南立“济南五三惨案纪念碑”,并将“顺城街”更名为“五三街”。1978年拓展趵突泉北路时,五三街被拆除。

回到大街上,隔着道路施工的蓝色围挡,只能看到“五三惨案”纪念碑面东一侧的巨型白色大理石台历上镌刻的日期和部分《济南惨案纪略》。

http://s3/bmiddle/001GIJj6zy6PTEVNarU3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台历造型的纪念碑

 

“五三惨案”纪念碑呈南北走向,黑色花岗石砌就,高四米多,长十七米。东侧一面为卧碑,碑的南北东三面有石柱、铁索围护。碑体上刻“济南惨案遗址”六个大字,为当代书法家武中奇题写。卧碑正中是凸起的大理石台历,右页镌 “五三惨案”发生的日期,左页上刻《济南惨案纪略》,为武中奇书丹。台历两边,有汉白玉雕刻的花圈。看不到纪念碑的真面目,只好从网上找些图片参考一下。

http://s11/bmiddle/001GIJj6zy6PTEZ7GFI9a&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济南五三惨案遗址纪念碑

 

重新来到“漱玉泉”边,泉北边就是李清照纪念馆入口。纪念馆前院门楼是一座圆顶飞檐的四柱抱厦,檐额悬“李清照纪念堂”匾,为郭沫若于1959年题书。走进门楼,迎面是一面迎风门屏,前面“一代词人”,背面“传颂千秋”,均为郭沫若题写。

http://s1/mw690/001GIJj6zy6PTF1bTYk50&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李清照纪念堂

 

http://s3/mw690/001GIJj6zy6PTF9YSB4a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郭沫若题 李清照纪念堂匾

 

http://s3/bmiddle/001GIJj6zy6PTFbV8bwf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郭沫若题 一代词人

 

http://s10/bmiddle/001GIJj6zy6PTFcWaJr39&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郭沫若题  传诵千秋

 

李清照纪念馆的主展室是漱玉堂的正殿,歇山飞檐,灰瓦起脊,坐北朝南,殿门上悬郭沫若题写“漱玉堂”木匾。殿门两侧抱柱上悬挂对联,上联:“大明湖畔  趵突泉边  故居在垂杨深处”,款题“李清照纪念祠”;下联:“漱玉集中  金石录里  文采有后主遗风”,款题“一九五九年九月  郭沫若”。

http://s15/mw690/001GIJj6zy6PTFg1qJU9e&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漱玉堂

 

http://s12/bmiddle/001GIJj6zy6PTFjBIMPab&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漱玉堂的匾额   楹联

(三图合成)

 

展厅内正中立有李清照石膏塑像,是著名雕塑家王昭善等人的作品,雕像后有一九五九年夏郭沫若为李清照纪念堂的题诗:“一代词人有旧居  半生漂泊憾如何  冷清今日成轰烈  传诵千秋是著书”。

http://s7/mw690/001GIJj6zy6PTFnjFzM46&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李清照雕像

 

http://s12/bmiddle/001GIJj6zy6PTFowpm35b&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郭沫若诗题

 

展厅里还陈列有李清照生平纪年、行踪图和历代各种版本的李清照以及国内外李清照研究的专著和文章。

http://s13/mw690/001GIJj6zy6PTFr5Mqocc&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李清照生平纪年  行踪图

 

一侧木雕屏风隔断墙上嵌有王仲武书文。

http://s11/mw690/001GIJj6zy6PTFuYthUea&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王仲武书文

 

文曰:

“一代词人李清照

李清照(1084~1156),自号易安居士,宋代济南人。中国古代杰出的女文学家。其出色文学成就享誉古今,蜚声中外。

李清照生于诗书世家,父祖皆为北宋文章名流。父李格非是北宋元祐名士,文章师承苏轼,为苏门后四学士之一。母亲王氏是王拱辰状元的孙女。李清照十八岁时在汴京(即今开封)与太学生赵明诚结婚,夫妇志同道合,情笃意深,度过了一段美好的岁月。后因朝廷党争冲击,李、赵两家遭遇不幸,夫妇二人,屏居青州故里。靖康之难后,她长期漂泊于江南,在国破家亡的凄苦岁月中,度过了自己的后半生,最后终老于临安(今杭州)。

李清照是中国古代女性文学家的杰出代表。她诗词文赋无所不工,尤以词的成就最为卓著。她的词善于表达丰富的女性情感,刻画完美的艺术境界,其作品清新浅近,后人誉为易安体,被公认为婉约派的代表。李清照也是一位爱国文学家,她关心国家的前途和民族的命运,在民族灾难深重的年代,疾声呼唤坚强的斗争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享有极高的学术地位。

李清照的作品,广泛流传于海外,并得到高度评价,在世界女诗人中,李清照堪称一名光采夺目的奇葩。

李清照是中国女性的骄傲,也是中华民族的骄傲。

八十又八王仲武书于泉上”

一侧墙上悬挂李清照木刻像,两边是古琴状木刻楹联。木刻像镌字“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楹联上联:“词人称三李  宋代有二姬”,落款“舒同”。“二姬”者乃李清照和朱淑真也。

http://s5/mw690/001GIJj6zy6PTFBHw0ca4&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易安居士三十一岁之照

 

走过一条绿荫间的石径,那里是纪念堂后院的“静治堂”。

http://s3/bmiddle/001GIJj6zy6PTFImK2K9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绿荫石板路

 

“静治堂”名为赵明诚(李清照之夫)居住莱州时宅邸的名字,取“静心治家”之意。堂前出三间悬山抱厦,两边有抱柱楹联,上联书:“济南泉水洛下园林间气英华钟韵语”,款题“题济南李易安祠楹”;下联书:“故国前尘归来梦影 偏安文献让遗嫠”,下款“一九九零年冬  启功 ”。

http://s3/mw690/001GIJj6zy6PTFPr6z81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静治堂

 

堂内展室有名为“诗坛绽秀”蜡像一组,墙边的多宝格上方有一幅诗卷,上书:“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柳瘦”,诗末款题:“李清照词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甲申年盛夏  柳志光书”。

http://s16/mw690/001GIJj6zy6PTG9E811af&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蜡像  诗坛绽秀

 

还有“父母教诲”、“志同道合”、“流寓江南”等栩栩如生的人物蜡像群组,再现了李清照在不同时期的生活。

http://s4/mw690/001GIJj6zy6PTGcw6GL33&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蜡像   父母教诲

 

纪念堂的西院是易安旧居,院内小桥流水、奇石松竹、亭阁耸立,叠石假山之上,建有一座四角方亭,名曰“淡月亭”。

http://s6/mw690/001GIJj6zy6PTGknXP7d5&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奇石垂柳

 

http://s2/mw690/001GIJj6zy6PTGpgh4B71&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小桥流水

 

http://s13/mw690/001GIJj6zy6PTGlJLUo4c&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淡月亭

 

正厅门前廊檐下悬匾“有竹堂”,是李清照的父亲居住汴京时府邸的名字,取竹子“出土有节,凌云虚心”之意,匾额落款“板桥敬书”。堂门前檐柱上挂楹联:“金石录有几页闲情好梦  漱玉词集多年国恨离愁”,为著名书法家欧阳中石“撰并书”。

http://s14/mw690/001GIJj6zy6PTGrZsMled&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有竹堂

 

http://s5/mw690/001GIJj6zy6PTGtAvMU04&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有竹堂匾 

 

堂内好像又在修整,正面墙上悬挂的李清照大写意画、两边的对联,以及两侧墙上当代书画家赞咏李清照的诗词作品,均不见踪影,壁下放置了一些玻璃展柜。抬头看,只有那块“清芬蕴藉”匾还高悬于后墙檐檩下。“籍”字在此读作“jiè”,乃“含蓄”之意也。http://s2/mw690/001GIJj6zy6PTGvjVaVe1&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清芬蕴藉

 

李清照纪念馆出口门楼为歇山屋顶带硬山抱厦,抱厦厅内亦有一尊李清照全身石膏像,老伴凑过去拍照留念。

http://s9/mw690/001GIJj6zy6PTGwMdsc88&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合个影  沾沾文气

 

尚志书院入口三间门厅为前出檐廊、丹柱青瓦,中间廊檐下悬白底黑字匾,匾书“尚志书院”。檐柱上有楹联:“雅量含高远  清言见古今”,这是丁宝桢任山东巡抚时集古人诗句成联,上联“雅量含高远”为杜甫《移居公安敬赠卫大郎钧》诗:“雅量含高远,清襟照等夷。”下联:“清言见古今”,集自储光羲《题虬上人房》诗:“入道无来去,清言见古今。”

http://s7/mw690/001GIJj6zy6PTGD4B38a6&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尚志书院

 

所谓“尚志”,出自《孟子·尽心上》:“王子垫问曰:‘士何事?’孟子曰:‘尚志。’”朱熹集注:“尚,高尚也。志者,心之所之也。士既未得行公卿大夫之道,又不当为农工商贾之业,则高尚其志而已。”

厅堂内迎门置木雕屏风,上雕刻“贤人尚志”四个大字,取自《庄子·刻意》:“野语有之曰:‘众人重利,廉士重名,贤人尚志,圣人贵精。’”成玄英疏:“贤人君子,高尚志节,不屈於世。”

http://s5/bmiddle/001GIJj6zy6PTGFddUo04&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贤人尚志



屏风背面有清咸丰帝托孤的八大顾命大臣之一,清代著名画家匡源的头像雕塑。厅堂北门又是关闭的,无法照全整个雕塑,只能照下头像。

雕塑的木座上刻有丁宝桢诗句:“读书岂为虚名误  报国须教俗念空”。原诗为:“万骨拼成一将功,伤心何事说英雄。读书岂为虚名误,报国须教俗念空。未必祸深无不悔,纵能乱定力胥穷,年来愁绝还增喜,稼穑从今庆屡丰。”

http://s7/mw690/001GIJj6zy6PTGIqjga26&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匡源头像

 

清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帝驾崩,慈禧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辛酉政变”后,匡源被革职罢官,移居济南,被当时的山东巡抚闫敬铭聘为泺源书院和尚志书院的“山长”,讲学17年,弟子3000多。清光绪七年(公元1881年),六十六岁的匡源病故于泺源书院。

过尚志书院门厅,院内有东西向小溪,溪边有“尚志泉”和奇石“待月峰”。可以看到“尚志书院”厅堂后门外的抱柱联书曰:“鹤有仙心花如人意  山随画活云为诗留”。

http://s13/bmiddle/001GIJj6zy6PTGKlioI7c&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泉 

 

北屋大门前廊檐下悬匾,上书根据丁宝桢手书刻制的“尚志堂”三个大字。门前廊柱上悬挂楹联,上书:“尚志齐贤士人事  礼门义路君子行”,为山东大学教授吉常宏撰书。

http://s9/mw690/001GIJj6zy6PTGM6xPGd8&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尚志堂

 

堂内一侧墙壁上悬挂着4块《尚志书院简介》木刻,下面展柜中陈有很多清末和民国时期山东书局印制的尚志堂、尚志书院编纂的线装《论语》、《书经》和《孟子》等古籍。

http://s2/mw690/001GIJj6zy6PTGOLIcx61&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尚志书院简介》木刻

 

尚志书院原为李清照故居,也是明代进士谷继宗的别墅,亦名“尚志堂”,清晚期著名诗人、书法家何绍基曾人书院主讲。清同治八年(公元1869年),丁宝桢重建书院,因近邻金线泉,亦称“金线书院”,书院大门题名“金泉精舍”。清光绪九年(公元1883年)山东巡抚任道镕修改书院章程,提倡朴学。清光绪十四年(公元1888年)巡抚张曜改书院为“校士馆”,后又改为“山东优级师范选科学堂”,成为专门培养科举人才的机构。

再到泺源堂。泺源堂最早为娥英祠旧址,约在金元年间改为吕祖庙,供奉道教新神吕洞宾。曾巩在北宋熙宁年间(公元17021703年)任齐州太守时,在泺水南北二堂,南堂邻近泺水之源,称“泺源堂”,北堂面历山,称“历山堂”。金代二堂被诗人元好问改成“吕公祠”。至明代,盐运使司张奎光、济南知府樊时英、历山县令吕黄钟又改祠为阁。之后,由恢复“泺源堂”名至今。

http://s10/mw690/001GIJj6zy6PTGSNrlf69&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泺源堂

 

泺源堂坐北朝南,三间两层,正门上悬鎏金隶书“泺源堂”木匾,为清嘉庆年间书法家郑翰丞之遗墨。堂门两边悬挂木刻楹联:“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摘自元代书画家赵孟頫咏趵突泉七律中的颈联,为已故书法家金棻所书。

http://s15/mw690/001GIJj6zy6PTGTYs6a7e&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泺源堂  匾  楹联

 

进得堂厅,迎面是趵突泉涌的大幅图画。

http://s12/mw690/001GIJj6zy6PTHLtIrV5b&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趵突泉  突涌图

 

堂厅内,陈展着趵突泉的历史老图片。

http://s9/mw690/001GIJj6zy6PTHMJgaQ58&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趵突泉   新旧照

 

泺源堂与娥英祠、三圣殿建在同一中轴线上,俗称“三大殿”,是一组颇具规模的明清建筑群。

从泺源堂向北转到杜康泉东边的观澜桥,过桥即是娥英祠。

http://s5/mw690/001GIJj6zy6PTHOF5OI14&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观澜桥

 

祠院月门两侧立有咏趵突泉碑,龙飞凤舞的草体字,我可是真的是认不出那上面的几个字,仅供识文者欣赏吧。

http://s4/mw690/001GIJj6zy6PTN0MszVc3&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两块咏趵突泉诗碑

 

走进祠院,在娥英祠大殿南面矗立着一通古碑,这就是有名的“双御碑”。清康熙帝和乾隆帝都曾多次游幸趵突泉,并手书御题、诗咏。这幢御碑罕见之处在于两位皇帝的手书镌在一块碑上,历朝历代几为仅有。

“双御碑”的复制品如今置于趵突泉南岸“来鹤坊”附近,这里的则为二帝手书原件,碑的北面“激湍”二字,为清康熙二十三年(公元1684年),“康熙甲子孟冬题”。

http://s13/bmiddle/001GIJj6zy6PTN50EPy8c&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双御碑   康熙御题“激湍”

 

南面则为清乾隆十三年(公元1748年)御题诗咏:

济南城南古观里,别开仙境非尘市。致我清跸两度临,却为突泉三窦美。

喷珠屑玉水澜翻,孕鲁育齐向鼎峙。汇为圆池才数亩,放泺达江从此始。

朱栏匼匝接穹楼,祀者何仙钟吕子。曲廊蜿蜒壁勒字,题咏谁能分姓氏。

过桥书室恰三楹,研净瓯香铺左纸。拈咏名泉亦已多,汍兹始可称观止。

曾闻地灵古所云,屯膏殓享恐非理。拟唤天龙醒痴眠,今宵一洒功德水。

落款曰:“是 至此拈香祈雨  再题趵突泉作  乾隆御笔”。

http://s16/bmiddle/001GIJj6zy6PTN80fcbcf&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双御碑  乾隆御笔 再题趵突泉作

 

娥英祠为两层三间,前出抱厦的明代建筑,是为祭祀虞舜两位妃子娥皇、女英而建娥姜祠的旧址。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有记载:“历城有泺水,俗谓娥英水也,以泉源有舜妃娥英庙故也。”足见得娥英祠有着悠久的历史。

http://s1/mw690/001GIJj6zy6PTNdrCtWf0&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娥英祠

 

娥英祠殿门上悬匾:“娥英祠”,为著名教育家吴富恒题写。门两边悬挂对联:“琴瑟友之钟鼓乐  凤凰归矣潇湘吟”,为徐北文书题。

http://s1/mw690/001GIJj6zy6PTNgR7C8d0&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琴瑟友之钟鼓乐  凤凰归矣潇湘吟

 

明清年间,曾对娥英祠进行过重修,祠内明间正中为神龛,里面供有娥皇、女英并肩正坐塑像,神龛前檐悬匾,上书“孝友齐家”。

http://s6/mw690/001GIJj6zy6PTNiVHApf5&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娥皇 女英塑像

 

东北西三面墙上有虞舜和娥皇、女英事迹的壁画。

瞽象害舜敤手报信

http://s3/mw690/001GIJj6zy6PTNuWFCq2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瞽象害舜敤手报信

瞽叟   壬女 塑像

 

井廪之难娥英救舜

http://s8/mw690/001GIJj6zy6PTNElv27f7&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井廪之难娥英救舜



娥皇女英下嫁虞舜

孝亲承欢二女来嫔

http://s15/mw690/001GIJj6zy6PTNV9Lsife&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娥皇女英下嫁虞舜   孝亲承欢二女来嫔

 

巡游四方夫妇相随

舜崩苍梧泪洒潇湘

http://s8/mw690/001GIJj6zy6PTNO37nN07&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巡游四方夫妇相随  舜崩苍梧泪洒潇湘

象  敤手 塑像

 

东西两面壁画前,分别立有舜帝的父亲瞽叟、继母壬女,以及舜帝同父异母弟弟象,同父异母妹妹敤手四人的塑像。

出娥英祠,过东院门,回头看见大门上悬匾:“孕鲁育齐”,为乾隆御笔,出自乾隆咏趵突泉诗句“喷珠屑玉水澜翻  孕鲁育齐向鼎峙”。

http://s10/bmiddle/001GIJj6zy6PTOeKiH729&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乾隆御笔  孕鲁育齐

 

转到娥英祠殿后,就是“三圣殿”。

三圣殿为明代建筑,殿门檐下悬“三圣殿”匾,为蒋维崧书。门两边悬抱柱联:“趵突腾飞  三泉歌唱尧舜禹,中华昌盛  万代长明日月星”,由徐北文撰,朱学达书。

http://s10/mw690/001GIJj6zy6PTOjTFGh59&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三圣殿

 

殿内正中有三间神龛,中为帝尧,右舜左禹,三尊塑像端坐于龛内。中间龛上悬挂“天下为公”匾,龛门两边挂对联:“垂儒家道经  开华夏文明”,为徐北文撰书。

http://s6/mw690/001GIJj6zy6PTOnp71z25&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天下为公  三圣塑像

 

东西北三面殿壁上,绘有尧、舜、禹三位上古帝王的传说故事。

http://s13/mw690/001GIJj6zy6PTOthKXi5c&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尧禅于舜试之百方

 

http://s7/mw690/001GIJj6zy6PTOxcLXgc6&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大禹治水以定九州

 

北墙东侧是“尧禅于舜试之百方”,北墙西侧是“大禹治水以定九州”,东墙上绘的是“舜耕历山三年成都”,西墙上绘的则是“巡狩东岳制礼作乐”。

http://s15/mw690/001GIJj6zy6PTOC5OdU5e&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舜耕历山三年成都

四岳之  东岳羲仲  南岳羲叔

 

http://s3/mw690/001GIJj6zy6PTOETGGmb2&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壁画   巡狩东岳制礼作乐

四岳之   西岳和叔  北岳  和叔

 

东、西两面壁画墙下,各有两尊“四岳”站立塑像。所谓“四岳”就是帝尧的四大诸侯,东岳羲仲,南岳羲叔,西岳和仲,北岳和叔。四人分别主管春、夏、秋、冬四时,和东、西、南、北四方。

南行至趵突泉泉池南岸,是一临池碑廊,廊墙上嵌有很多碑刻,都是著名书法家的作品。匆匆而过,随手拍下一些碑刻。

廊门上方匾额“造化无极”,是欧阳中石题书。南面檐檩上悬匾,书“源清流潔”,是清康熙皇帝游幸趵突泉时的遗墨。

http://s1/mw690/001GIJj6zy6PTOJPSnKd0&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趵突泉碑廊匾

造化无极  源清流潔

 

碑廊惟独立一通石质石碑。http://s2/bmiddle/001GIJj6zy6PTON3lst31&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赵孟頫咏趵突泉诗碑

 

碑上镌:

趵突泉  

泺水发源天下无,平地涌出白玉壶。谷虚久恐元气泄,岁旱不愁东海枯。

云雾润蒸华不注,波涛声震大明湖。时来泉上濯尘土,冰雪满怀清与孤。

诗左有题跋:“右二题皆济南近郭佳处  公谨家故齐也  遂为书此  孟頫”此乃数百首题咏趵突泉诗作中最负盛名的一首,为元代著名书画家赵孟頫作,他的手书真迹现存于台北故宫博物院。

元代著名散曲家张养浩作七律《趵突泉》的碑刻,为山东画家朱学达书于1998年春:

绕栏惊视重徘徊,流水缘何自作堆。三尺不消平地雪,四时常吼半天雷。

深通沧海愁波尽,怒撼秋涛恐岸摧。每过尘怀为潇洒,斜阳欲没未能回。

诗左题款:“张养浩诗趵突泉  岁次戊寅仲春之月  朱学达书”。

http://s12/bmiddle/001GIJj6zy6PTOTCJPt6b&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张养浩七律《趵突泉》碑刻

 

济南文史专家侯林、王文撰写的《趵突泉志勘误》,指出张养浩原七律诗中“四时常吼半空雷”、“怒撼秋风恐岸摧”两句,被误为“四时常吼半天雷”,“怒撼秋涛恐岸摧”。此处两诗句如果真为误笔,确需进行勘正了。

另一块碑上镌刻了北宋文学家、诗人苏辙所作《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韻》,诗曰:

连山带郭走平川,伏涧潜流发涌泉,汹汹秋声明月夜,蓬蓬晓气欲晴天。

谁家鹅鸭横波去,日暮牛羊饮道边,滓秽未能妨洁净,孤高每到一依然。

http://s8/bmiddle/001GIJj6zy6PTOYU1qT87&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苏辙《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韻》

 

诗左题款:“宋苏子由槛泉亭和孔教授武仲韻一首  潍州高小岩  时八十初度”。当为祖籍潍县,生于1919年的青岛书法家高小岩耄耋之年所书。

碑廊拐角的一块碑刻上为明人晏璧所撰《济南七十二泉诗》的咏趵突泉诗,诗曰:“渴马崖前水满川,江心泉迸蕊珠圆。济南七十泉流乳,趵突独称第一泉。” 趵突泉自此开始名冠“第一泉”。不知是什么情况,碑刻上将“晏璧”写作了“颜璧”。

http://s12/bmiddle/001GIJj6zy6PTP4dLKPcb&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济南七十二泉诗》咏趵突泉诗

 

清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癸未)正月,康熙皇帝第四次南巡从京城启程,正月二十四日(1703311日)驾至济南,游至趵突泉,座于柏树下,御书“源清流潔”四字,并赋咏趵突泉诗一章:“突兀泉声涌净波,东流远近浴羲和。源清分流白云洁,不虑浮沙汙水涡。”命士民观看,借题字劝勉官员以身作则,表率垂范。

http://s14/bmiddle/001GIJj6zy6PTP9SaL34d&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欧阳中石书  康熙咏趵突泉诗

 

此诗勒于石碑嵌在碑廊,诗左款题:“清康熙咏趵突泉诗  肥城熙宿村人  中石书”,即为欧阳中石所书。

曾巩作《趵突泉》,诗曰:

“一派遥从玉水分,暗来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常早,润泽春茶味更真。已觉路傍行似鉴,最怜沙际涌如轮。曾城齐鲁封疆会,况托娥英诧世人。”

http://s8/bmiddle/001GIJj6zy6PTPc3Ipx67&690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TITLE="东游记  济南   趵突泉  续一" />

曾巩《趵突泉》诗

 

侯林、王文撰写的《趵突泉志勘误》文中,提及曾有将诗中三句:“暗来都洒历山尘”,误作“晴川都洒历山尘”;“滋荣冬茹温常早”,误作“滋荣冬茹温尝早”;“曾成齐鲁封疆会”,误作“层城齐鲁封疆会”;此三处错误系沿袭任弘远原版及县志之误。碑刻上将“曾成齐鲁封疆会”中的“成”写作“城”,其它则无误。

未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