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字是什么意思?我国古代字典《说文解字》解释说:“元,始也。”意思是说元字是“开始”的意思。如果按《说文解字》的解释,那么,一些古书中的元字就很难让人理解了。例如,《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说到先轸被杀时写道:“狄人归其元。”又如《孟子 ·
滕文公下》中写道:“勇士不忘丧其元。”这两句话中的元字,用《说文解字》的解释怎么能够说得通?
这两句话中的“元”究竟是什么意思呢?看了《左传 ·
襄公九年》对元字本义的解释就明白了。《左传 ·
襄公九年》说道:“元,体之长也。”这里的“长”,念zhang,长辈的长。所谓“体之长”,意思是人体之首。人体之首不就是人头吗?用人头来解释上述两句话中的“元”字就很顺当了:《左传
· 僖公三十三年》中说的“狄人归其元”,意思是说狄人杀了先轸后,把先轸的人头送还;《孟子 ·
滕文公下》写的“勇士不忘丧其元”,其中的“忘”,通“亡”,躲避的意思,整句话的意思是说“勇士不怕丢脑袋”。
元字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了很多种意思,如“头”、“首”、“一”、“始”、“大”、“玄”等等。其中,“头”是本义,“首”、“第一”、“开始”、“大”是从“头”义引申而来,都是引申义。而“玄”义不属引申义,为避讳字,是清朝为避讳康熙皇帝玄烨的名字,将玄字改为了元字。
从以上不难看出,字的引申义与本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可以追根溯源,像元字的本义是“头”,人体最高的部位,因此便引申出“首”——首先;“第一”——状元;“开始”——元旦;“大”——元凶等等词义。这些字和词的意思,都可以追溯到“元,体之长也”这个源头。由此可见,了解字的本义,对理解字和词的含义是很有帮助的。
不过,有很多字的本义与现在的字义已经风马牛不相及了。比如“斤”,《说文解字》说:“斤,斫木斧也。”意思是说,斤字是伐木斧子的意思。而现在的斤字,则是斤两的意思,与本义已经不相干了。又如“然”,《说文解字》说:“然,烧也。”意思是说,然字是燃烧的意思。而现在,燃烧的燃已另有“燃”字代替。更有意思的是“字”字,现在的“字”字是文字的意思,而它的本义却是女人生孩子的意思。如果不了解“字”字的本义,读起古文来是很困难的。比如,《山海经
· 中山经》中说:“苦山有木,服之不字。”意思是说,苦山有一种树木,女人吃了会不生育。又如《易经 ·
屯》中说:“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意思是说,女子贞没有生育,十年后生育了。如果读者不知道“字”的本义,是不是会很难懂得这些古文的意思?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