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古今两知识

(2010-12-28 13:00:00)
标签:

俄罗斯

宋体

乡里乡亲

周朝

管辖

上网

漫游

狐群狗党

手机

电脑

哑巴亏

分类: 知识、图片及其它

一、“乡里”的含义 

 

先说古代的事。

在现代,“乡里”是一个词组,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农村,如乡里人,即农村人;二是家乡,如乡里乡亲,即家乡的亲戚朋友。但在古代,“乡里”不是词组,而是两个单独的词,乡是乡,里是里。

我国的乡制起源于周朝。西周时5家为邻,5邻为里,4里为族,5族为党,5党为洲,5洲为乡。如此算来,当时的地方建制是“邻”管辖5户;“里”管辖25户;“族”管辖100户;“党”管辖500户;“洲”管辖2500户;“乡”管辖12500户。由此看来,2000多年前乡的管辖范围和现在差不多。

此后,便有了“乡里”、“乡党”、“乡村”的称谓。这些称谓泛指乡里,是地域称谓,无其他含义。有的人将“乡党”理解为乡里的狐群狗党,这是对古代地方建制“乡”、“里”、“党”不甚了解造成的。

自周朝后。乡的建制保留至今。尽管春秋战国时,诸侯并吞,“国”常换,但乡的建制却无多少变化。到秦汉时,设十里一亭,十亭一乡。到唐代,因人口增多,经济进一步发展,遂以“百户为里,五里为乡”,里置里正,乡置耆老,一乡管辖人户五百左右。此后的宋、元、明、清各朝,皆沿袭效仿,不废乡的设置,只是在辖治范围和管理人户的多寡上略有变化。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乡”一直是最基层的地方政权机构。它的主要职能是检招户口、收授田地、征敛赋役等。

 

二、上网流量怎么算?

 

说完古代的事,再说现代的事。

在现代,手机和电脑是人们不可或缺的东西。可是,有的人对手机和电脑的上网流量不甚了了,有时吃了哑巴亏。

那么,手机和电脑的上网流量是什么?怎么计算?

上网流量的计量单位是“KB”。所以,上网的流量就是用了多少“KB”。1KB=1024字节=512个汉字;1M=1024KB=1048576字节=524288汉字;1G=1024M=1048576KB=1073741824字节=536870912汉字。浏览纯粹的文字网页和发纯粹的文字,用不了多少流量,但浏览图片、下载、听歌、看电影、看电视,流量都要以M和G计算。例如,一张图片可能有几百上千KB,看10多分钟的视频要30M左右。据报道,一位女士在俄罗斯用手机上网十多分钟,加上国际漫游费,花了3000多元人民币。大家说贵不贵?

 

注:根据报刊整理编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