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字看起来眼熟,写起来也不难,但念准读音却不容易。而有的字,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说得很准确,但在看书看报的时候遇到它们,却不识庐山真面目,不认识它们。不信?我举几个例子。
趿:怎么念?我问过几位文化程度不低的朋友和同事,他们有的说读“及”,有的说眼熟,但不认识。其实,这个字在生活中很常用,念tā(踏)。就是穿鞋露着脚后跟。如趿拉着拖鞋,趿拉着棉鞋等等。
佞臣:就是用耍小聪明,向皇帝献媚邀宠的臣子。有人读作“妄臣”,有人干脆念作“奸臣”。其实,“佞”的读音是nìng(泞)。
窠:意思是动物的巢穴。因此,有些人把它念作“巢”。其实,它的读音是kē(科)。
纨绔:纨绔子弟,是指那些只知道锦衣玉食的子弟。有人将“纨绔”读作“执挎”。其实,这两个字的正确读法是Wán
kù(丸裤)。
赧颜:是因羞愧而脸红的意思。有人读作“汗颜”。其实“赧”应该读nǎn(腩)。
啮:有人读“齿”。其实读niè(蹑)。
妫:有人念“伪”,有人念“为”。其实应该念guī(规)。
莅临:这是一个在欢迎横幅中常见的词,如“欢迎××领导莅临指导”等等。其中的“莅”怎么念?很多人将它念作“位”。其实,应念lì“立”。
拈:拈轻怕重的“拈”,有人读作“沾”。其实应读niān(蔫)。
掱:这是个啥字?说白了谁都知道——小偷!念pá(扒)。平时人们将小偷叫三只手,就是从这个字来的。
疱:有人念作“包”,其实应该念pào(泡)。
谥号:有人念作“益号”。正确读音“谥”应该读shì(释)。
舐犊之情:有人念作“舔犊之情”。其中的“舐”应该念shì(示)。
恸:悲恸、恸哭的“恸”,很多人念作“动”。其实应该念tòng(痛)。
骰子:打麻将的用具。正确的读音,“骰”应该读tóu(投)。可是,从南到北,打麻将的人几乎都将这东西叫作shǎi zǐ(色子),如果有人用正确的读音说tóu zǐ,别人反而听不懂了。这种现象值得语言学家研究,能否干脆将tóu改为shǎi?
例子:最后说“例子”。很多人将“例”说成“列”。其实,“例”读lì;“列”读liè。
汉语言文字博大精深,除非这方面的学者,要想全部精通的确不易。但多看书,多研究,尽量多掌握它们的读音和含意,对我们是很有帮助,也是必要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