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练路上的怀念
(2024-08-28 11:14:28)
标签:
健康情感时评时尚文化 |
分类: 散文 |
为了应慧姐之邀,我于二零二四年八月十四日早上又重启晨练之旅……
路线:从隐庐斋到老干部大学去散散步。途中要穿过闹市: 一段约一公里长的果蔬肉菜市场,二轮、四轮机动摩托,单车来来往往, 人流摩肩接踵。这段路必须集中精神, 瞻前顾后, 正步侧身, 以避免各种各样的可能的碰撞……
或许有人会说: 你可以绕路拐道, 避开这段闹市呀?可我的骨子里潜藏着冒险的因素, 也可能是不甘平庸也未可知?我想挑战自己, 挑战未来, 挑战生活, 挑战命运……
十四日走了弯路。十五日, 我像一个侦察老兵, 边走边侦察, 为的是选择一条最近的捷径。
过了闹市街, 我横过马牙大道, 又顺马牙大道往北, 斜刺里往东又横过二零六国道,走到市老干部大学大门。
散步结束,原路返回。当我悠哉游哉地回到二零六国道南, 又拐回马牙大道东边的时候, 往西望去, 是侨联大厦北边那座红楼。那座红楼里有一个绿色的小园林, 它有我的一个已故的故友, 曾经有一段美好又伤感的往事:
有一师范同窗,欲寻一失联朋友,辗转相托找到我。我尽心竭力,也辗转相托寻觅,终于为其找到,由此我识得黄细平君。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细平君频邀我前往相聚喝酒……相隔不远,我也想一聊同为兵团战友时的蹉跎岁月……戊戌腊月廿一,我与细平君初次见面,彼此就觉有缘。
许多曾经共患难的人,回乡后不但老死不相往来,邂逅时也形同路人,细平君至今却仍保留着兵团时期的纯朴感情与豪放好客风格。因我之到访,他又电召另两位兵团战友前来相聚暢谈。
只言片语中,获知细平君之回乡充满传奇性。九十年代初,一位后来调至广州的兵团战友三飞农场定要把他调离海岛,农场党委书记明确宣布坚决不放人。而兵团战友却坚决非调他不可,要农场提任何条件都可,结局兵团战友借资给农场为其补发全场拖欠的干部职工工资,农场才同意细平君调离……
席间细平君偶谈及他近日在微信上连发了他回忆的一段童年生活,以缅怀他的慈母恩情,有人劝他出一本纪念册。我随口说我可帮他编辑做成一本书。一拍即合,他在席上马上把微信收藏发我,我即复制编辑。南祯为之写一篇序,并整理校对文字,我为其排版插图。《童年牧歌》由此而诞生。
更使我意外的是,细平君目前夫妇居住的两套打通的两合一大房子,外加房子前用下一层那套大房子的天台而建造的一个家庭园林,竟也为人所赠!不过这是他儿子的朋友赠他儿子的,他儿子又让给其父母居住。父子两代人的朋友一出手都是大手笔!
再看细平君《童年牧歌》中所写的母亲,当知其家族三代为人处世豪侠仗义之渊源有自矣……
腊月底,我编定《童年牧歌》,帮细平君完成一桩心愿,不亦乐乎?
戊戌(2018年)腊月廿八偶记于陋斋
——《童年牧歌》跋语
我在《梦绕北河•十八. 修改<</span>逐梦记>和<</span>童年牧歌>》中这样写道:
二零二零年九月下旬, 我中风住院,十月中旬出院后, 联系细平君联系不上, 又联系细平君原来的朋友阿莫, 阿莫抽空来访,谈了细平君逝世一事,说大约七月半那二三天走了。他也是听别人说的, 因为细平君走了他的儿子们也没有通知他。
阿莫说: 细平君身体衰竭住了几次院。他就是平时喝酒太多!导致长期营养不良。他走了, 他的儿子也不和我们联系!唉!一辈人有一辈人的朋友。
此时, 传来了《三国演义》电视剧的主题曲: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细平君, “一壶浊酒喜相逢”,成了我永久的回忆……细平君,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也成了我永远的回忆……
斯人已去, 红楼依旧。朝阳迎秋, 周而复始。
二零二四年八月二十七日上午草于隐庐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