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无法回避的疼》第五十七章多情招累

(2021-10-28 07:51:05)
标签:

教育

历史

情感

时评

文化

分类: 长篇小说连载

《无法回避的疼》第五十七章多情招累


倪玉的互助会历经了三个阶段,夏历一九九七年至一九九八年为打基础阶段,这一阶段因为小心谨慎,规模不大,会员又多是知根知底的亲朋故旧,所以运转良好,社会信誉极佳。夏历一九九九年至二零零一年为全盛阶段,正是因为前一阶段运转良好,社会信誉极佳之故,慕名登门要求加入的人蜂涌而至,这就未免鱼龙混杂,泥沙俱至。许多炒会的会头,炒会者就是在这一阶段加入的,这些人为以后的危机,乃至倒会埋下了祸根。毒素一旦进入肌体,就要繁殖生长,到了肌体抵抗力下降的时候,它肯定就要肆虐危害。夏历二零零二年一月至二零零二年七月为危机期。而最后的倒会,却是一根导火线引爆了埋在地下的炸药倏忽而至的。

倪玉处世,虽无害人之意,但却乏防人之心。无防人之心,则必为人所害。她的热心而多情、热心而滥情,就更招致来更多的受累、更多的受害。而她又是一个意志脆弱、毅力缺失的人,当她出乎自己意料之外地受累、受害以后,又解不开自己心中的这个死结,这反过来又更深地伤及自身、累及家庭。阿佬处世的精明和倪玉处世的糊涂,两人之间的冲突时时摩擦出火花,这一对心灵根本无法沟通的冤家,注定了他们的一生肯定是多灾又多难的。

倪玉这个人,如果投身于社会公益团体之中,则可发挥其特长(她年青时曾干过),可她后半生却身处尔虞我诈而险恶的江湖之中,她的短处就时时显露,抑其长而用其短,这种错位,造成了她自己的悲剧性,也造成了她家庭的悲剧性。

倪玉一生之中,大大小小多情招累的事例简直数不胜数。

当倪玉的互助会刚处于初创阶段之时,阿佬的表妹夫池湖就上门要向他借钱。阿佬当时的经济尚未摆脱困境,周转资金不充裕,无力帮助他。倪玉向阿佬建议,叫表妹夫参加互助会,让他先标出提款去用。

池湖夫妻因结婚早,儿子已娶媳妇,女儿也已出嫁,目前夫妻无拖无累;夫妻俩又都比阿佬夫妻年轻,又无病无痛,却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所以过得一穷二白,别说余资,连最低生活都没法保障。而他儿子又自顾不暇,哪有能力管他们?阿佬了解了这些情况,通过再三考虑,建议池湖加入二份互助会,先标出一份,用这笔资金在他的村中开一间小杂货店,边卖边逐期缴还会款,剩下那一份留到最后,争取二年后能积累余下那一份的近万元资金,再用这笔资金去扩大经营范围。

这个计划换成别人确实可行,但池湖不行,他欺骗阿佬。他当时嘴巴答应阿佬,心里却在打另一种主意。阿佬因有亲戚这层关系,有心帮他,也没想到池湖会骗他。

池湖一分钱也没缴,倪玉安排池湖从她的互助会里标出一份,扣除应缴的,领了七千多元而去。开始池湖还逐期按时来缴款。阿佬每次见他,总盘问杂货店开了没有?池湖总是找借口说,这也没准备好,那也没准备好;阿佬又忙,只是催他要抓紧而已。

一天晚上,正是池湖这班会开标的时间,阿佬想不到池湖又来了,阿佬问他,你来干什么?想标会?

池湖说,不是,无事从这里路过,顺便进来看看人家怎么标。

池湖跟着人家下批,拆批时,池湖中标。阿佬问,你不想标,怎么批下得那么高?你真要标,先征求我的意见,我会告诉你下多少就能中标。今晚这会你就是少下十元都中标。本来钱就紧,这不又亏了几百元不是?

池湖诺诺说,我也没想到会中?

阿佬说,现在怎办?要不我把它调给别人?

池湖说,既然中了就中了吧,别调了。你放心,过几天杂货店开张后,由家里的去经营,我再出去贩水果。有了本钱,这点会钱我按时缴是无问题的。

阿佬觉得池湖既然这样说,若硬不同意就有碍亲戚的情分了,只好再次叮嘱他,这钱你一定要用来做投资生意的本钱,不可随便乱花。

池湖说,知道知道。

池湖把钱领走后,又接着按时缴了几期,然后就从此再也不来缴款了。阿佬只好逐期代为他垫付至那班会结束为止,算起来一共被他骗去了一万多元——相当于阿佬二年的工资总额。

后来阿佬才知道,池湖欠了许多人的钱,他通过欺骗阿佬夫妻,标出会款后一部分还人家,一部分自然就花去了。池湖夫妻基本还可以说是身强力壮,却宁愿白耗光阴而不想勤快劳动,才招致四处借债,乃至诈骗亲戚!阿佬夫妻的好心就换来这样的结果。

倪玉提起这事总是气恨难消,但这教训并不等于她就能真正吸取。

当倪玉的互助会进入全盛期、当慕名登门要求加入的人蜂涌而至的时候,倪玉并没意识到隐患的毒素又在这时候悄悄潜入,她的多情的错误又再次表现出来,这一次可和前一次大不一样,不仅仅是招累了,而是自掘陷井,加剧了日后自己一家无比深重的灾难。

倪玉只看到表面上的大好形势,她想,社会上有这么多的人参与月兰会,有那么多的人从月兰会得益……她又想到她那游手好闲,不务正业的五弟倪波,又想帮助他。于是倪玉以她年青时在乡村当干部给人的好信誉,竟然去向几位老妇借(),然后用这些钱去参与别人的月兰会。因为她自己的会标额低,赚得少;别人的会标额高,赚得多。她想投放这些资金,一个周期后收回来还借(),把赚的钱拿去给他五弟让他当本钱做生意,她一心一意还是要提携她五弟。

但他不明白她五弟是个无底洞,你就是有百个金山,千个银山也绝对填不满他这个无底洞。这绝不是危言耸听,凡是与倪波打过交道的人,被他借钱的人,说到为何被他借钱,众口一词异口同声个个都叹服他。可惜倪波的聪明不是用于正道,而是用于借钱;或者说他借到钱,不是用于正道,而是用于挥霍。举个例子, 倪波与张三偶然邂逅,他就能编出许多理由与借口,令张三心甘情愿马上拿出二千元借他,而倪波即时又编出另一个更加冠冕堂皇的理由,把这二千元,在酒店与张三一起消费掉一千甚至更多。倪波和人借钱,给借钱给他的人的共同印象是: 倪波比我有钱得有天地之别。谁又会怀疑他没法还呢?直到后来不但不见还回来,而且通过各种方式催讨也催讨不回,这些人才知道自己错了。

说到倪玉一家人对待倪波,帮他,照顾他,给他的钱,倪玉吃三辈子也吃不完。亲属们给倪波的那些钱,若换成别人,这人早就发家致富了。就是因为倪波游手好闲,不务正业,却大开销大花费摆阔装阔的本性难改,才招致亲属们用钱买来一个深刻又坚定的认识:烂泥永远扶不上墙。亲属们从此不理他,因此,倪波至今四十壮年不但一穷二白,而且负了像满天繁星一般的无法计算的大大小小的债务。

阿佬一家以前因倪玉之故,被倪波陆续骗去的钱已为数不少。对于阿佬这种低收入的家庭,特别是骗去阿佬准备用来派上大用场的那一大笔钱,这对于阿佬来说更是刻骨铭心。倪玉始终袒护倪波,阿佬夫妻为倪波也多次翻脸。因此之故,倪玉做这些事是背着阿佬的。接下来倪玉又在自己的会中为倪波空数加入后标出,再领出资金到外面投放,所以阿佬也就知道了这件事——因为后来互助会的会数都由阿佬帮倪玉结算。

阿佬自然是反对倪玉这种做法,但他知道倪玉是不会听他的。他只好警告劝诫倪玉,你不罢手也好,但只能收缩不能扩大,把已投出的标些回来,先把向老妇们借()的钱还回去。

倪玉不仅把阿佬的话当耳边风,而且自己还偷偷去加入别人的会,原因也是想要赚此会和彼会之间的差额。她公私倒是分明,认真搞了三本帐,家庭的——家庭经济一贯由阿佬掌握;她自己的;倪波的。

市场的铺出租以后,阿佬每月把那一千元租金给倪玉理家,倪玉是一个节俭出名的人,她每月的伙食费只用去几百元,水电费、电话费多数还是阿佬自己去缴;倪玉把从生活费中节约下来的钱,全部都拿去投进别人的月兰会。

阿佬家庭的全部经济都在月兰会之中运转,月兰会正常运转的时候,他几乎天天都有现金出入。如果把一万或八千元存在家中一礼拜之久,那么就要少赚几十或上百元,所以,原则上他家中不允许存有千元以上的现金。玉港的月兰会在两天之间骤然全面倒会之时,他家中几乎全无一点现金。如果倪玉多少有些私房积蓄,此时正可应急,可倪玉把她的钱也投空了;不单如此,倪玉借()去为倪波投会的那些被她借钱的老妇们,当倒会之时马上都带着她们的儿女涌上门来急如星火地讨债逼债了,在这大乱之上又增加了许多意想不到的防不胜防的乱。

在阿佬一家被人围攻得寝食都无法安宁的那三个月里,倪波却照样无事人一个,从不见他主动来保护、劝慰、关心过他的姐姐和外甥女。在倒会后,在阿佬陷于困厄之中、为供儿女读书而不得不再次全家过份地节衣缩食之时,倪波还上门来骗了阿佬几百元。

那是二零零四年的十月四日,倪波突然降临阿佬的宿舍,这是阿佬被流放到竹山中学一年之后,倪波第一次——也是空前绝后的仅有一次,他来到竹山中学。还未进门,倪波就说,姐夫,你身上有没有四百元先借给我赴用一天?

干什么用?

我最近叫一辆车为一家厂运送原料,现在我想另换一辆车,所以想把这几天的运费算还车主,明天,最迟后天,我与厂家结算原料货款,就可还你了。

真的这么急吗?

真的。

我现在身上只有四百零二元,如果你真的两天内能送回来,可以让你急用。不过,我这四百元,两百元是盈儿这个月学校的伙食费——盈儿已就读高中,内宿于校;两百元是我这个月的生活费,你可要说话算数,千万不能误我。

保证不误,我后天就送来。

四百元虽然是小数目,但对于此时的阿佬来说,却比天还大,这四百元就是他的一切,是他父女的救命钱——特别是他身处山穷水尽的困境之中。

阿佬又一次犯了错误,他总是以君子之心,度人之腹。他认为在他处于这种最艰难的境地下,倪波要是还是人,就算不来接济他的姐姐、外甥,总不至于在这种时候还来骗他。

倪波四百元骗到手,一去再不回头,再不管阿佬父女的死活。

阿佬等了两天,不见倪波送钱来。第三天,阿佬打电话问倪波,倪波说,明天,明天我送去。第四天,阿佬不见倪波的踪影,等到第五天,阿佬又打电话问倪波,倪波还是说,明天,明天我送过去。第六天,阿佬自然仍不见倪波的踪影。第七天,阿佬再一次打电话问倪波,倪波还是说,明天,明天我送过去。

阿佬万万想不到倪波竟然在这种时候真的还来骗钱!

事已过三,阿佬知道再打电话也没用了,碰上倪波这种人,只能倒一辈子霉了。倪波自然从此再也不敢来见阿佬了。

这还不仅仅是几百元的问题,这几百元不仅令阿佬生了七天闷气,而且又一次使阿佬又受了七天生活无着的意外折磨!

阿佬无法可想,与学校总务商量先暂借几百元,等十号发工资马上还他,但总务说没钱。阿佬只好跑去向蔡封刀借两百元给盈儿做伙食费,自己的午饭在学校食堂吃,早晚两顿就用身上剩下的两元钱买了几小包榨菜以及家中原有的酱油度过了这一星期,坚持至十号发工资。

而倪玉为了倪波而背负的那些借债,在过了好多好多年以后,在那些月兰会会员已基本上不再来逼债之后,阿佬照样还要长期地被上面这些老妇们以及她们的儿女为讨取那些钱而受到种种纠缠勒逼——因为被借钱的老妇们认为借的钱与加入月兰会的钱是不同的。这,实实在在是遗患无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