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病史
(2021-04-14 15:30:13)
标签:
教育历史情感时评文化 |
分类: 散文 |
英雄经不起疾病的折磨……
——题记
七十“虚”度, 骤然, 一个早上醒来, 得了“中风”。“中风”是笼统的中医的说法, 西医叫“脑梗塞”。得了“脑梗塞”者, 虽不致如脑出血者那样凶险医治无效身亡, 但不管轻重终究是要落下残疾的后遗症的, 远的像心想事成, 或心想要奋斗, 甚或历经艰难曲折的奋斗事才成……近的如语言障碍, 手脚障碍, 生活障碍等等。
力拔山兮气盖世!像项羽这种英雄, 也经不起疾病的折磨……
面对“中风”的现实, 人生的奋斗的目标, 行动方式, 甚至生存方式都要重新设计, 谋划……
如我国古代孙膑“膑足”之后, 原苏联作家保尔·柯察金双眼失明之后, 我国当代作家史铁生双腿残疾之后……总而言之,活着, 就要与天(疾病)奋斗, 与地(生存环境)奋斗, 与人(各种人际关系)奋斗,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奋斗才是活着的真正意义, 奋斗才是活着的真正价值!
得病之初, 原有的一切轰然倒塌……我不得不回忆, 并反思这一生的生病史……
头疼脑热伤风感冒之类小病不论, 三十岁前只记得一件事:
那时因为年青,所以我没日沒夜连续不断地干,如此这般用脑过度,清帐结束,我也落下了严重的失眠症。其临床症状为失眠、耳鸣,耳朵里成天像有一部手扶拖拉机开行时的突突突之声在响。我住过院,也吃了许多药,没效;后来带着这病去读师范,在学校时也四处求医问药,还是没效;约拖了四年之久,后来自己进行总结:如此费心伤神,干脆下了决心,再不去求医问药了。说来也怪,当我不理它之后,不知不觉中病却好了,好得我都无办法记忆它是什么时候好的。
——拙作《关于身体》
三十岁后, 也只记得两件事, 其一:
三十几岁以后,我身上发痒,据说是得了寻麻疹,其症状是来无影去无踪,它想来时就来,它想去时就去,来时痒得不得了,去后又一切如常。我几乎把本地挂治痒之“专家”问了个遍,但反反复复,终不见癒。后来我又总结:把心一横,也再不去求医问药了,决定用自己的土法对付,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同样,奇迹又降,不知不觉中它也匿迹了,不见了。
这说的只是一种过程,当然是一种表面现象,也即医生统称为标的东西吧。那么本呢?恐怕就比较复杂了。而其中精神因素恐怕是一个不容忽视的根本原因?
——拙作《关于身体》
其二:
一九九一年三月底,我因病住进了医院。医生们怀疑我是肺结核,还未确诊,他们就大开结核药给我吃,除了一天到晚地输液,每天还要扎八支青霉琏霉素针。我躺在病床上,忍受着病魔的疯狂折磨,高烧一退或精神稍好一点,就从枕头下抽出《红楼梦》来读,护士们窃窃私议奇怪我怎么还有精神看书。她们哪里知道,我是在准备四月份《红楼梦研究》课的应试。我就这样被折腾了十几天而病情却徘徊不前毫无好转。我要求到汕头市中心医院切片透视,终于被确诊为大叶性肺炎。回来后的第二天我就坚决要求出院。
……
我躺在家中,只要有一点精神就复习一点,我打定主意,抓住多少算多少,考出多少算多少。考期在即,可我虚弱得下不了床,一步三喘,三步天旋,五步地转。考试那两天,我强打精神,踩着单车,尽管力不从心,浑身乏劲,踩踩歇歇,歇歇踩踩,我还是坚持赴考。天可怜见,《语言学概论》和《红楼梦研究》竟然都顺利通过,而后者还考了八十分,是我本科段自考科目中的佼佼者。
——拙作《黄卷青灯伴祸灾——十年自考风雨大事记》
我是把“其二”作为我十年“自考风雨大事记”来总结的, 但在客观叙述中也可看出此病是很严重的, “大叶性肺炎”以“肺结核”治, 耽误折腾了十几天, 而我的心思是专注应试顺利通过,根本不把病情当一回事……
直到这次“中风”之前, 所有的病我都从战略上藐视它。“中风”之后, 这“中风”才引起我的重视!七十岁, 这是我人生一个分水岭, 何去何从, 这以后的道路怎么走?与天(疾病)奋斗, 与地(生存环境)奋斗, 与人(各种人际关系)奋斗, 生命不息, 奋斗不止……奋斗, 这就是活着的真正意义、活着的真正价值!
二零二一年四月十三日下午草于无为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