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毋忘在莒”与莒光楼

(2019-09-30 14:34:18)
标签:

游记

文化

分类: 游记

“毋忘在莒”与莒光楼

 牧童

踏上金门,国民党将领中一个最熟悉的名字随处可以看到也随时可以听到,这就是胡琏。小时候在长辈的口中,经常性地听到“胡琏掠兵”这句口头禅与这件事。“掠兵”即抓壮丁去当兵。“胡琏掠兵”是一九四九年粤东潮汕的一件大事件,它涉及千家万户,导致许多家庭生离死别,天各一方,生死未卜,也导致许多家庭只剩孤儿寡母,乃至家破人亡……据有关资料记载,胡琏当年在潮汕抓的壮丁有三万多人,也有一说为一万多人。反正“胡琏掠兵”遍及潮汕各地,我的家乡,我的左邻右舍中,就有被胡琏抓壮丁抓走带到金门、台湾的人。从幼年时起,我就知道胡琏是一个恶魔,他的部队不管三七二十一,壮丁就抓,见谁抓谁。

这次到了金门,这个熟悉的名字又随处可以看到也随时可以听到,不过,金门人是把他作为一个英雄来歌颂的,当然,台湾当局也是把他作为一个英雄来歌颂的。

不管怎么说,这个胡琏逃到金门后,便指挥了赫赫有名的金门古宁头保卫战战役,从此改写了台湾海峡两岸的历史。

19525月,蒋介石视察金门,题字“毋忘在莒”。

“毋忘在莒”语出《吕氏春秋·直谏》:齐桓公、管仲、鲍叔、宁戚相与饮。酒酣,桓公谓鲍叔曰:“何不起为寿?”鲍叔奉杯而进曰:“使公毋忘出奔在於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缚而在於鲁也,使宁戚毋忘其饭牛而居於车下。”桓公避席再拜曰:“寡人与大夫能皆毋忘夫子之言, 则齐国之社稷幸於不殆矣!”

莒即莒国,现在山东的莒县即为古莒国所在地。春秋时期,齐桓公小白,曾去莒国避难,一心成就一番霸业,勤学苦练,广揽贤能。成为国君之后,他选贤任能,改革齐政,使国富兵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时期的五霸之首。“九合诸侯”是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结盟,齐桓公也是第一个盟主。在治理国家过程中,以管仲、鲍叔为首的扶臣常提醒齐桓公,毋忘在莒,毋忘初衷,毋忘峥嵘岁月,对齐桓公成就大业,起到了很大作用。

“毋忘在莒”,比喻不忘本,不忘初衷,不忘家乡,不忘峥嵘岁月。

但金门导游对“毋忘在莒”的解释却是另一说:战国后期,燕昭王修黄金台,吸引来千古名将乐毅,乐毅率领燕军几乎灭齐。

《史记·田单列传》载:“燕既尽降齐城,惟独莒、即墨不下。燕引兵东围即墨。城中相与推田单,立以为将军。”

齐湣王在失败中绝望死去,儿子襄王逃到莒地,隐姓埋名在太史家当佣人。逃到即墨的田单挺身而出,先后运用离间计、火牛阵,大败燕军,收复了齐国的所有疆土。之后迎回襄王和王后、王子。这就是田单复国的故事。

蒋介石之意应该是用田单复国的典故,虽然同是莒地,也同是齐国,但齐国早已经田氏代齐,易主易姓了。春秋时的齐桓公姓姜,而战国时的齐襄王却是姓田或陈或妫了。

蒋介石视察金门后,金门防卫司令胡琏建造英雄馆,依“毋忘在莒”的典故遂命名此楼为莒光楼。

莒光楼,仿古代麒麟阁三层式建筑,飞檐画栋,碧瓦朱柱。用以表彰驻扎金门军人的英勇事迹,宏扬“毋忘在莒”的精神。建成后常是金门邮票和风景明信片的主题。此楼已经成为金门的象征。“莒光楼”楼内规划为展示馆,楼内有多媒体简介金门现状、金门建设成果图片、金门观光资源介绍与历史文物等。一楼为简报室。二楼为金门建设成果及当地风俗。三楼有蒋介石巡视金门的照片和历史文物。1992年十一月七日金门解除军管后,莒光楼为观光客游览金门的首站,也是金门著名的地标性建筑。

二零一九年四月二十五日草于陋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绛雪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