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流河与冼夫人/阳春走笔(之四)

(2014-05-27 16:20:13)
标签:

于隐庐

之地

诚敬

于明朝

工艺品

分类: 游记

阳春走笔(之四)

牧童

 

高流河与冼夫人

 

四月十七日下午,采风团来到阳春高流河畔。只见一条国道的公路大桥架在河上,河里水不大,河滩上荆榛杂草丛生。这河既不起眼也无特色。桥边立着一块大石头,上写“高流古墟”,大石头下面是一个用水泥地基做成外贴红色石板的座基。

墟看不见,因为没有人,一片荒芜。走近看那红色石板,上面刻着一篇《高流古墟记》。这里应是一处古墟遗址。但这样说也不恰当,因为据说这古墟至今尚在延续,只是不是一四七、二五八,也不是三六九赶墟,而是一年赶一次。这一年赶一次的墟市,肯定就不像普通平常的墟市,那就是人山人海,像过一个盛大节日一样。但毕竟又是墟市,所以自然主要还是买卖东西。买卖什么,自然离不开手工艺品农副产品特色小吃等等等等,又自然是因时有异,既保留些传统的,也有趋时的了。

而我认为必须着重指出的是,高流河这一带曾是高凉女杰冼夫人/冼英当年屯兵练武之地。而高流古墟的流传不仅与冼夫人有着直接关系,而且是源于冼夫人。

冼夫人,广东高凉人氏,后嫁于当时的高凉太守冯宝。善于结识英雄豪杰,公元五五零年,在参与平定侯景叛乱中结识后来的陈朝先主陈霸先,并认定他是平定乱世之人,公元五五一年,冼夫人协助陈霸先擒杀李迁仕。梁朝论平叛功,册封冼夫人为保护侯夫人。公元五五七年,陈霸先称帝,陈朝立。公元五五八年,冯宝卒,岭南大乱,冼夫人平定乱局,被册封为石龙郡太夫人。隋朝建立,岭南数郡共举冼夫人为主,尊为圣母。后冼夫人率领岭南民众归附,隋朝加封谯国夫人,去世后追谥诚敬夫人 冼夫人治邑时,曾在高流河畔建起了约六平方公里的练兵场(史称校场),操练千军,保境安民。陈、隋两个朝代,冼夫人就是从这里三次领兵出征广州,先后平定欧阳纥、王仲宣叛乱。

陈太建二年(公元五七零年),冬至前后七天,冼夫人、冯仆在校场地北高流河畔举行军民庆祝胜利大会,展出皇帝赏赐的驷马安车、八音鼓吹和麾、幢、旌、节仪仗和战利品。追悼从梁大通三年至陈太建二年四十年间牺牲的将士和民众,并举行和平胜利大游行。此后,一千四百余年沿袭为每隔四十年百姓自发举行一次的万年缘胜蘸。同时逐渐演绎成如今的一年一度的高流圩。邑人于明朝嘉靖十一年(公元一五三二年),在高流河畔的蚕蛾岭坡建起了一座回龙寺,该寺现为冼夫人纪念馆。

高流圩每年端午节前的初四日仅此一天成圩。它开创了阳春商业贸易之先河。是日,来自周边县、市的商贾将自产的铜、铁、竹木制品以及农具、工艺品、农副产品送到高流圩交易。除此之外,尚有文人墨客趋风而来,于林荫之下,吟诗作对,把盏阔谈;也有青年男女结伴而至,花间溪旁细斟月老相托之事;更有远道的亲朋相邀而聚,共叙亲情。

冼夫人为安定岭南、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社会发展建立了伟大的历史功勋。冼夫人及其儿孙统辖阳春共一百六十三年。岭南各族人民至今仍缅怀她的丰功伟绩。

阳春以独有的风景、奇秀的山水、深厚的文化底蕴、纯朴的民风被世人称为“美丽的阳春,多情的土地”。(文中有关资料引自网络)

                                    二零一四年五月二十五日下午草于隐庐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