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后记
(2013-06-24 12:49:22)
标签:
于隐庐人物我要文学创作读者 |
分类: 序跋 |
《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后记
牧童
二零一三年的夏季,酷热与风雨频繁交替,我为他人的一部书稿边读边思考边录入电脑,不分昼夜地伏案埋头苦干,于得又疲又累又没心情。
偶尔上Q,北京的一个朋友说要为我做一本书。这句话拨动了我的一条神经,于是乎,我忙里抽身,挤时间把电脑上的文档编辑一下,作为对又疲又累的这项枯燥工作的休憩,并以此调整一下心情——这毕竟是自己有兴趣喜欢干的事,快乐的人是不会觉得疲累的。
我四处打杂役,所以我只能是一个杂家。潮汕谚语曰:打杂役,赚无食。赚无食就赚无食吧,这就是我的命。既然杂就让它杂吧,无所谓。所以我看看我出过的文集,再出一本杂文集和一本评论集,所有的文学体裁就都全了。因此,我就着手在文档中择文编辑这么两本书。
我曾经说过,我所写的散文随笔,均是随心所欲,率性而为。前面我已出版过三本散文集,在这三本散文集中是包含杂文和评论在内的,而这次不同的是我要在后写的散文随笔中择出杂文和评论分别结集,当然有些篇什的文体界限就不是非常明显了。
《文学评论》部分有些短篇严格界定的话并不是评论,只是所叙内容与评论有关。《影视评论》部分倒是比较单纯,均是对电视剧的简评或观后感。《杂谭散论》部分相对就比较复杂了,有评论人物的,有评论书和人物的,有评论某种社会现象的等等。《附录》部分则是朋友们对我或对我的书的评论,或评一部书,或评一篇作品,或综评我的文学创作。
《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是其中一篇评论的标题,我抽出来把它作为这本评论集的书名。作为一个业余作者,作为一个四处打杂役的业余作者,痴心写下以上涉及的种种文字,我自己也不知是该哭还是该笑?更不知读者们认为是该哭还是该笑!
二零一三年六月二十四日上午草于隐庐斋